摘要: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形象的寫作素材,讓學生認真去觀察,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的教學,更好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水平,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大幅度提升,給寫作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寫作教學" 有序觀察" 大量閱讀" 參與批改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關鍵環節。通過寫作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小學生視野的開闊,可以促進小學生開展大量閱讀,讓小學生養成認真觀察事物的好習慣,可以促進小學生遇到的問題先認真分析,再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具體的寫作教學中,由于小學生平時對生活中的事物觀察得不是很仔細,導致下筆書寫時對客觀事物和社會現象的印象比較模糊,難以下筆成文。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小學生汲取豐富的知識,通過認真觀察多媒體展示的圖文并茂的客觀事物和社會生活現象,訓練了學生獨特的思維和多向思維。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閱讀材料,為寫作積累了很好的素材,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可以欣賞到別的學生的佳作,又從給別人的作文批改中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再加上老師的精彩的點評,能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這就給語文課堂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小學生汲取豐富的知識。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難免遇到這樣的情況,先給學生布置命題作文,或者給學生布置材料作文,然后再給學生一些提示啟發。當學生開始寫作時,一個個抓耳撓腮,一個個眉頭緊鎖,不知從何處入手,有無話可寫的感覺,然后老師再引導、再啟發,但還是作用不大。究其原因是學生對客觀事物和社會現象只有模糊的印象,沒有進行認真的觀察,對客觀事物缺少多層面、深入細致的觀察,對社會現象缺乏全方位的思考。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彌補這一不足。利用多媒體教學,老師從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找出與學生認知水平和社會生活實際相匹配的信息,這樣的信息便于學生主動去發現與寫作相關的素材,主動去探索未知的領域。
(一)幫助學生進行細致有序的觀察。小學生年齡小,尚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對現實生活缺乏認真細致的觀察,也不善于分析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事物之間的相互發展,以至于寫作時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所想。這樣寫出的作文就會出現重點不突出、條理不清晰的情況。這時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有序地去觀察多媒體展示的人物和事件,認真去比較事物和人物之間的異同,多角度去觀察客觀事物,全方位地分析社會現象。通過從大到小、從遠到近、從部分到整體、從表面到本質的順序對客觀事物和社會現象的處理,學生學會了如何多角度地去觀察事物,學會全方位處理信息,學會有重點地去深入觀察分析。這樣能有效觸發學生的寫作動機,挖掘題材的價值,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提供給學生大量的閱讀材料。寫作是輸出,閱讀是輸入。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只有認真細致的觀察還是不夠的,還要培養小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提供配有色彩鮮艷的圖畫和優美動聽的音樂的閱讀材料,再加上多媒體豐富多彩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真正讓作文教學真實發生,讓學生由“要我寫”變為“我要寫”。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老師的點撥,學會如何選擇信息,如何處理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如何自己去尋找信息,從而為自己日后的寫作提供適切的材料,學會多種寫作方法。學生在海量的閱讀中,充分去感知,深入去思考,從而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培養思維習慣,訓練思維獨到性,培養思維的多向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小學生參與作文的批改。學生對寫作材料的分析往往不夠深入,學生對寫作材料的表達比較膚淺,部分教師嘗試讓學生自己批改作文,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在小組內互相批改,最后老師再綜合批改。但這樣的方式由于學生的生活閱閱歷有限,再加上操作的程序比較復雜,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這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先把作文批改的要求出示在多媒體上,讓學生了解,和學生共享,學生才能真正參與批改。然后教師再把學生的作文按不同的等級進行分類,把這些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這時全班學生都集中注意力去閱讀屏幕上作文,教師邊指點邊示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還可以對別人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老師給予精到的點評。這樣學生參與了作文的批改,真正體驗到了批改的快樂和批改的成就感。老師可以讓學生采用口頭批改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采用書面批改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獨立批改,也可以讓學生接力批改。在這一過程中肯定作文中的成功之處,糾正作文中的共性錯誤,提出作文中值得思考的問題。這樣既節省了大量的批改時間,又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給寫作課堂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