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在各種全面實施預算管理有關政策相繼出臺的背景下,強化預算績效管理的理念已成為新的發展趨勢。預算績效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安排,其落地實施效果將直接關系到財政資金的有效運用與可持續發展,因而應當受到事業單位各級管理者的高度重視。作為科研事業單位,做好預算績效管理,一則能夠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二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以往預算資金分配固化的局面。本文在總結有關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科研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簡要闡釋了科研事業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推動各階段的重點難點等問題,并積極探索相應的改進措施,為完善構建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的格局提供借鑒。
在2017年10月,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次年9月國務院隨即出臺了《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其中明確要求:力爭用3-5年時間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推動政府效能提升,加快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科研事業單位做為國家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推動力量,更應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創新預算管理方式。因此,需要在實施的過程中打通各個環節,梳理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不斷完善管理流程,有效地提高資金使用和管理效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績效管理的基本含義
預算績效管理是會計主體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目標為導向、以項目成本為衡量為尺度。通過立項、編制、審批、執行、監督、差異分析和考評等過程,實現企業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管理體系。同時,預算績效管理也是一條多視角的管理鏈條,其本質是預算管理,通過引入績效的理念,以目標為導向,從多角度去評價項目實施的效果,并以最終的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參考依據的一種管理模式。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能夠全面拓展績效管理的層級,也能全方位展示績效管理的格局,對于衡量政策或項目預算使用的效益、投入與產出形成的相互對應關系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
有利于加強內控建設推進治理體系的提升 首先要強化內控建設,通過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來對預算管理工作進行約束,以促使預算管理工作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同時用制度約束預算使用部門的行為,使其緊緊圍繞績效目標進行業務活動。這樣就形成了內部控制和預算績效管理相輔相成,又互相約束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礎上,通過建立單位內部預算績效管理機構的方式,定期對績效目標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包括預算資金的考核,績效指標的考核等。并將形成的考核結果上報給單位負責人或部門負責人,將預算管理的壓力落實到執行部門,以此促進部門對預算執行的修正,以及下一年度預算目標的改進。
有利于財政資金的優化配置 預算績效管理正是實現資金優化配置的有力抓手,它可以利用目標導向約束資金的使用,通過合理的評價機制,發現資金使用“失效”的項目,并對項目進行清理、整合。實現由“爭資金”轉變為“比項目”,推動財政資金優化配置,提升資金的整體性和協調性,達到“資金必有效,無效必追責”的生態效果。
有利于強化對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的監控力度 有效的發揮監督作用,并對項目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管控,同時將預算管理的責任落實到每個項目負責人,以實現項目績效指標的完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預算單位要嚴格控制資金使用,強化剛性約束,做到無預算不支出,杜絕先支出后申請,并以此為要求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績效管理機制。通過對項目節點進行跟蹤比較,有助于管理者在過程中發現問題和不足,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解決,從而提高預算績效管理的時效性。這樣一來,單位的預算執行將更有約束力,能夠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覆蓋,強化了預算執行的監控力度。
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中的難點
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不足,預算管理理念陳舊 一提到“預算”兩字,大家一般都會下意識的聯想到跟財務有關,本能的將預算績效管理這項工作的業務范圍縮小了。一方面,由于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缺乏溝通以及信息的不對稱,以至于不能在單位內部形成正確的預算績效管理生態,從而導致績效目標的偏差。另一方面,從財務部門自身的角度出發,預算績效管理是一項新生事物,不僅需要保持原有的財務預算管理基礎,還需要涉及業務部門的相關知識。這就要求財務人員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還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由于工作內容的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也將隨之增大。
績效指標設置的科學性不足,評價結果的適用性不強 一方面,科研項目的專業性較強,涉及的目標范圍廣泛。由誰來制定目標,制定目標是否具有代表性,是不是能聚焦當下國家科技創新高地。另一方面,業務流和資金流是否能形成相互的匹配,會不會出現隨意制定指標的情況。并且,由于績效評價的時效性,會不會出現為了達到短期目標,而出現影響中長期發展的情況。
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不健全,評價結果應用不到位 績效評價是預算績效管理的最終環節,將評價的結果應用于單位的預算管理,并為下一年度預算編制服務,如此才能使整個績效管理形成閉環[2]。利用好績效評價的結果,能夠為下一步資金的安排提供重要依據,這種聯動的機制能有效推動資源的優化配置。但是,在部分事業單位中,預算和績效管理是相對獨立的,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并不強,這就削弱了績效評價的約束和激勵功能,不僅影響了事業單位預算控制工作的有序開展,也妨礙了事業單位績效評價工作的有效落實。這一問題的具體表現是:第一,部分單位尚未搭建起完善的管理體系,由此導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難度大,缺乏協調性和組織性。第二,評價缺乏全面性,一些單位預算績效評價工作更多側重于執行過程和結果,未能從全過程入手做好系統全面的考評;第三,不注重績效考評結果的應用,影響了績效評價職能與價值的充分發揮。
崗位設置職責分工不明確,責任未壓實 首先,大多數科研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工作未能在各部門推廣開來,這是因為該項工作主要是由財務部門的職工兼職進行的。而且,由于績效考核工作量大,若崗位設置上沒有傾斜,那么將很難按時完成好這項工作。其次,在一些科研事業單位中,由于管理人員缺乏一定的學科專業知識儲備,致使對工作的標準尺度等難以掌握,甚至對單位的工作流程也不甚清晰,從而影響績效考核的結果。再次,事業單位的工作范圍比較廣泛,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事業單位的工作要求變得更細致、更專業化,對職工專業素質的要求也隨之變得更高,但是,事業單位中存在部分職工仍然沒有與時俱進,尚未轉變觀念,沒有適應現代預算績效管理的專業化需要。最后,運用現代化先進的信息技術可使預算績效管理更趨高效,但在事業單位內部進行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大部分都是由業務部門來填報電子績效表格,再由財務部門對其進行匯總后上報,甚至一些單位直接是由財務部門來填寫表格,然后直接上報,缺乏獨立的績效考核部門??傮w上,由于崗位設置分工不明確與職工素質角度延伸兩方面的問題,導致事業單位現行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存在著工作方法滯后、工作周期長、專業性不強、監督不足等問題。
全面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高效策略
轉變理念,提升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認知 第一,認知層面要高度重視。作為科研事業單位,應意識到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水平,豐富預算績效管理理論,積極學習和匹配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要求,為單位切實有效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夯實基礎。單位各級人員,應明確認識到預算績效管理刻不容緩,應將其作為內部工作的重點來推進。第二,要注重理念創新。對于單位的各部門或者科室人員,要意識到預算績效管理不只是某一部門的工作,而是需要各部門協調、配合的。因此,應從理念上創新,改變以往“各自為政”的認知,并明確各部門或者崗位人員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應履行的職責及要求,從而更好的發揮崗位作用,在內部形成部門間聯動配合的工作機制,以促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有效推進。
提升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科學性,強化評價結果的適用性 首先,要對預算指標進行明確、具體、量化。在選擇方法時,應該盡量采用多種方法,為不同學科方向的項目指標制定目標明確的、有針對性的方法,避免指標的內容過于單一和僵化,與實際不符。在正式開展提煉和定量工作之前,要進行全面的調研,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更多的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以此為基礎,對預算指標進行量化和細化,確保指標的內容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并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其次,對于科研事業單位而言,應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明確科研單位的特殊性及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需要關注的重點,進而有側重性地把控??蒲惺聵I單位應注重建立與本單位相契合的指標體系,確保考核指標更具針對性,能夠適應單位預算管理工作。最后,應不斷更新和完善指標,科研事業單位應結合自身業務活動特點和變化情況,對考核指標不斷優化調整,確??己酥笜说挠行院瓦m宜,以更好的反映科研單位的業務活動,為科研單位決策調整提供有效依據和參照。
優化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加強評價結果的運用 為有效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單位應注重強化部門溝通,嚴格以國家政策為依據和導向,在結合單位運行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對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進行優化改善。找到現行體制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并對其進行及時的修正,讓新體制變得更合理、更實用,這樣才能對后續工作進行有效的指導,避免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出現盲目隨意的情況發生。
其次,可以充分借助大數據及技術手段,對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并深入的挖掘分析,促使數據得到有效的利用。
同時做到動態監督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過程,并對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偏差和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及時的調整。最后,還應當對績效評價的結果進行適當運用:一方面,單位管理人員要重視對績效評價工作的監督和管理,要堅持“自上而下”的原則,在強化績效監督剛性要求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績效評價理念的宣貫,為績效考核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可以運用以點帶面的方式,選取一些項目作為試點,全面實施績效評價。
重視崗位的優化設置,壓實責任主體 首先,單位應該建立長效的預算績效監督體系,并組建一支專業的預算績效管理團隊。在單位組織架構上,單獨設立績效管理部門,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和工作內容。
其次,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要集合財務、業務、信息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高整體的管理工作水平。同時建立學習和培訓制度,定期對業務部門進行培訓,加強業務部門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強化各崗位間的配合協作。最后,要壓實各崗位主體責任,明確崗位的具體工作職責范圍,并制定年度工作任務目標。注重頂層設計,通過協調各部門,提高單位內部預算績效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并不斷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保證職責分工明確,工作落實推動到位。
綜上所述,預算績效管理在事業單位各項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開展科學、高效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對加強內控建設推進治理體系的提升、提升財政資金的優化配置、強化對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的監控力度有較大的幫助。但經過分析后發現,在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當前一些科研單位仍存在缺點。為促使科研單位管理增效,應注重從認知上轉變,加快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以提升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科學性,強化評價結果的適用性;構建健全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加強評價結果的運用;重視崗位的優化設置,加強人才的引進與培養,保證預算經費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以此推動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