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經營效益不但關系到自身的生存發展,而且會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國有企業的融資能力高低是決定企業能否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其融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融資結構。本文從產業升級的視角出發,探討了合理的融資結構對國有企業產業升級的重要性,分析了國有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融資結構優化策略,并以實際案例掲示了融資結構優化對國有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旨在提升國有企業融資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推動國有企業實現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產業升級;國有企業;融資結構;資本市場;金融工具創新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和技術革新的加速推進,產業升級不僅是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還是保障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不僅承擔著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社會責任,還承擔著推動技術進步、引領行業創新的重要任務。然而,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國有企業在資金需求、技術創新以及市場開拓等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國有企業傳統上主要依賴銀行貸款與政府支持來獲得資金,雖然這種單一的融資模式在過去為國有企業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來源,但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其局限性日益凸顯。一方面,隨著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國有企業的資金需求越來越大,資金使用期限越來越長;另一方面,技術創新要求國有企業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靈活配置資源。這些都對國有企業的融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優化融資結構已成為國有企業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拓寬融資渠道、引入多元化投資主體、創新金融工具等方式,國有企業可以有效緩解產業升級過程中的資金壓力,推動技術引進與創新,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產業升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些資金將被用于技術研發、設備升級、市場拓展等關鍵環節。合理的融資結構對國有企業產業升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合理的融資結構能夠確保國有企業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從而推動產業升級平穩進行。②合理的融資結構能夠有效降低國有企業的融資成本。不同融資渠道的融資成本存在差異,通過精心策劃和選擇,國有企業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成本最低的融資渠道。③合理的融資結構能夠為國有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合作伙伴創造機會。例如,通過股權融資,國有企業可以吸引那些擁有豐富行業經驗、先進技術或市場資源的投資者。④合理的融資結構還能促進國有企業創新。新型的融資方式,如綠色金融和資產證券化,為國有企業在傳統融資渠道之外開辟了新的資金來源,也為國有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這些新型的融資方式不僅能夠降低國有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其融資效率,還能夠引導國有企業進入新的業務領域,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為國有企業產業升級和長遠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總的來說,合理的融資結構在國有企業產業升級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一)融資方式單一
現階段,部分國有企業仍然依賴傳統的銀行貸款融資方式。這種融資方式雖然穩定,但利率較高,并且過于單一的融資方式不利于分散財務風險。還有部分國有企業雖然已經意識到債券和股權融資方式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對金融市場的深入了解,對金融市場的利用不充分。
(二)融資策略較為保守
部分國有企業的融資策略往往較為保守,缺乏創新意識和靈活性,對新型金融工具和融資方式持謹慎態度。例如,部分國有企業可能認為綠色金融和資產證券化等新型金融工具的風險較高、操作復雜,因此,他們不愿意嘗試這些新型金融工具。然而,這些新型金融工具在滿足企業特定融資需求、降低融資成本等方面卻具有很大的潛力。
(三)與戰略投資者合作深度不足
部分國有企業與戰略投資者的合作深度不足。戰略投資者不僅可以為國有企業帶來資金,還可以在技術、市場和管理經驗等多方面為國有企業提供支持。然而,部分國有企業未能充分利用這些資金進行有效的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也沒有聯合戰略投資者,利用這些資金深入開展技術研發與創新,因此,他們在技術上過于依賴外部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
(一)促進融資渠道多元化
在產業升級大背景下,國有企業的資金需求量巨大。為了滿足產業升級對資金的需求,并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國有企業必須擺脫對單一融資渠道的依賴,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其中,股權融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股權融資方式,國有企業不僅能夠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還能夠引入戰略投資者。這些戰略投資者可能會為國有企業帶來新的技術、管理理念和方法,助力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發行債券也是一種可持續、低成本的融資方式,有利于國有企業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使國有企業的負債期限與資產期限更加匹配,避免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商業票據作為一種靈活的短期融資工具,能夠在短時間內為國有企業籌集到所需要的流動資金,確保國有企業正常運營。
同時,國有企業需要充分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如財政補貼、貸款擔保、稅收優惠等,以降低融資成本和風險;通過改組、改制,轉變為上市公司,以籌集發展資金,降低資產負債率。
此外,國有企業還應放眼國際,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資源。例如,通過境外發行債券,國有企業不僅能夠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負債結構,還能夠推動國內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
(二)加強戰略投資合作
國有企業可以與戰略投資者建立合作關系,獲得多方面的助力,共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投資者往往在技術和專業知識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通過與戰略投資者合作,國有企業能夠直接接觸到先進的技術和業務模式,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開發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同時,戰略投資者通常擁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較多的市場資源。通過與戰略投資者合作,國有企業可以借助這些優勢資源,拓展市場空間,提升品牌知名度,從而快速占領市場。此外,戰略投資者會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不僅能夠幫助國有企業打破產業升級中的資金瓶頸,還能夠為國有企業開展研發、市場推廣和人才引進活動提供直接支持,從而加速國有企業產業升級的步伐。值得一提的是,國有企業與戰略投資者合作,還能夠促進知識共享和技術轉移。例如,通過與戰略投資者合作,國有企業可以學習戰略投資者的先進管理經驗、市場運營策略等,從而提高自身的整體運營水平;能夠快速掌握新的技術成果,增強自身的技術實力。
除了能夠獲得技術與資金支持外,通過與戰略投資者的合作,國有企業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自身的國際化進程。戰略投資者往往擁有廣泛的業務網絡和較強的市場理解力,這對國有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戰略投資者通常具有豐富的國際市場經驗和廣闊的全球視野,對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有著深入了解。通過與戰略投資者合作,國有企業可以更好地適應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制定國際化發展戰略,規避跨國經營過程中的風險。此外,良好的公司治理不僅是企業吸引外部投資的關鍵因素,還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國有企業可以借鑒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理念、方法、經驗,優化內部決策機制,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從而提高運營效率。
(三)運用新型金融工具
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新型金融工具層出不窮,為國有企業融資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這些創新金融工具,如資產證券化、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等,不僅拓寬了國有企業的融資渠道,還在優化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降低其融資成本、提高其資金使用效率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
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轉換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的證券的過程。通過資產證券化,國有企業可以將一些難以直接變現的資產轉化為具有流動性的證券,從而快速回籠資金,提高資產周轉率。
可轉換債券是指發行公司依法發行、在一定時間內依據約定的條件可以轉換成普通股的公司債券。對國有企業而言,發行可轉換債券既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又能夠在未來根據市場環境和自身的經營狀況,靈活調整股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
認股權證是一種由上市公司發行的證明文件,持有人有權在一定期限內以約定的價格認購該公司發行的一定數量的股票。通過發行認股權證,國有企業可以吸引希望通過股權增值來獲取收益的投資者,從而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這些創新金融工具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和風險收益組合,因此,它們受到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合理運用這些新型金融工具,有利于加快國有企業的資金流轉速度。
通過優化融資結構,國有企業的經營績效會得到顯著提升,這在國有企業的實際運營中也得到了驗證。
以某大型國有企業為例,通過優化融資結構,該企業的財務成本明顯降低。以往,該企業的融資方式單一,主要依賴銀行貸款,利息負擔較重。在優化融資結構后,通過綜合使用債券和股權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該企業的財務成本降低了約15%,凈利潤率同比增長了約8%。
通過優化融資結構,該企業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通過債券和股權融資,該企業在一年內籌集了超過10億元的資金。這些資金被用于擴大生產規模、進行設備更新以及產品研發,使該企業的年產量增加了約20%,新產品上市速度也提升了約15%,市場競爭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此外,通過股權融資,該企業成功引入了一批擁有行業領先技術的戰略投資者。此舉不僅為該企業帶來了2.5億元的資金注入,還為該企業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持和充足的市場資源。在合作的第一年,該企業的市場份額就提升了約5%。
通過優化融資結構,該企業的內部管理結構也得到了顯著改善。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的融資環境,該企業調整了現有管理層,并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這些措施極大地激發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整體運營效率。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該企業的訂單處理時間縮短了約20%,客戶滿意度提升了約10%。
通過優化融資結構,該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合理范圍內,信用評級也從“BB+”提升至“A-”,新發行的債券利率也因此下降了50個基點。
通過具體的數據可以看出,優化融資結構對國有企業績效的積極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不僅有助于國有企業降低財務成本、增強資金實力、引入戰略投資者,還有助于國有企業有效化解財務風險,提升信用評級,從而實現經營目標。
產業升級是當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優化融資結構是國有企業在產業升級中取得成功的關鍵措施。因此,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者,國有企業必須重視優化融資結構,積極擁抱變革,靈活運用各種融資策略,以滿足產業升級的多樣化需求,在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目標的同時,為推動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許海勤.探討國有企業債務融資結構優化的對策[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23(04):82-84.
[2] 華晴晴.國有企業債務融資結構優化對策探析[J].河北企業,2021(11):138-140.
[3] 陳思語.國有企業融資結構優化與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23(23):32-34.
(作者單位: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