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是要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和辦學原則,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推動馬克思主義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發揮應有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和關心思政課建設,作出了一系列指示批示,各級黨委高度重視,積極探索思政課改革的方法路徑,為黨建業務工作融合提供支撐條件。
2024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又作出的重要指示,總結了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歷史性成就,明確了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形勢任務,闡述了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內容要求,澄明了新時代思政課建設主體責任,為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建工作和思政課教學融合提供了科學指南。
1.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發展,打造融合發展的新模式,聚焦破解黨政工作“兩張皮”問題。樹牢“黨建引領、學科筑峰、雙融互促、立德樹人”的馬克思主義學院“一盤棋”、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的理念,形成“抓好黨建帶業務,抓好業務促黨建”的良好氛圍。黨的十八大以后,高校的黨的建設日益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認真貫徹落實2021年《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要求,在黨政班子配備上要求雙向進行,在黨政聯席會議上,推行黨務問題列為第一議題制度,有力地推進黨的建設與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深度融合。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建和業務工作協同推進,建立黨、政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雙方共同謀劃、頂層設計、分工落實、融合發展的推進工作機制。打造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品牌效應,形成“黨建與教研結合”“黨建與項目結合”“黨建與平臺結合”等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特色品牌,有力地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有機融合。黨建工作品牌特色創建培育項目建設與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有機融合,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為鑄魂育人的金課,形成“思政課程育人”“實踐教學育人”等具有馬克思主義學院特點的黨建特色品牌。
2.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建與業務工作同推動、同落實、同到位,探討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大力破解教學工作“一頭熱”問題。學生黨的創新理論和思政知識入腦入心靠老師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需要各種品牌的滲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需要老師正面引導、正確引導。思政課教師課堂教學效果是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政工作的主抓手,是黨務與業務兩項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當下,思政課堂學生的抬頭率、點頭率、獲得感有待提升,教師授課水平和組織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能力有待提高。應當注意避免出現課堂上老師講課激情四射、學生學習熱情不高的“一頭熱”現象。這一方面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對學生講道理。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制度,加大激勵措施。需要教師將黨建業務融入課堂教學,尤其是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黨的創新理論融入日常思政課教學。思政課教師講深講透講好講準講活思政課需要進行理論再學習、教學方法再改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破解“一頭熱”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實施黨建引領工程,以黨建促進教研、以教研深化黨建,探索黨建與教研一體化發展模式,讓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提升教學科研水平的動力,讓教學科研成果轉化為提升黨建工作質量的實效。
3.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建與業務工作同督促、同檢查、同評估,進行運行機制的新嘗試,避免出現黨務業務“硬融合”問題。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建工作與行政管理工作高度一致,黨建工作才能促進業務工作。黨的創新理論是教學的相關內容,黨務工作和教學工作相關聯,兩項工作一同督促、一同檢查、一同評估、融合發展。馬克思主義學院精準定位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契入點,探索以組織領導、政治學習、教學科研、組織架構、服務地方、測評考核等方面為切入點,實現黨建與業務多點融合、有效融合的長效機制。黨員對準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切入點精準發力,在黨建和業務工作中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榜樣,把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好;切實把黨員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能力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優勢,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好,匯聚黨建與業務融合強大力量,以高水平黨建工作引領推動學院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1.研究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落地落實辦法。研究黨建、業務和群團工作三方協同推進“雙融合”的有效路徑。建立黨、政、群團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三方共同謀劃、頂層設計、分工落實、融合發展的推進工作機制。研究“雙認領”(黨支部認領業務任務、教研室認領黨建任務)黨建項目辦法,制定并落實《“雙認領”黨建工作實施方案》,建立“閉環式”管理評價機制和定期調度機制,引導黨員師生認領黨建和業務工作任務,發揮好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支部簽訂《黨支部年度“雙認領”任務書》,認領基層黨建、思政工作、立德樹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重點工作。黨員簽訂《黨員年度“雙認領”任務書》,認領黨建理論研究和相關業務任務,主動幫助生活困難、學習困難的學生和心理弱勢群體,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
2.研究打造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的品牌效應。研究打造“黨建與教研結合”“黨建與項目結合”“黨建與平臺結合”和“校地黨建結合”等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特色品牌,有力地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有機融合。實施黨建引領工程,以黨建促進教研、以教研深化黨建,探索黨建與教研一體化發展模式,讓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提升教學科研水平的動力,讓教學科研成果轉化為提升黨建工作質量的實效。黨建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形成了鮮明特色。研究黨建工作品牌特色創建培育項目建設與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有機融合,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為鑄魂育人的金課,形成“思政課程育人”“實踐教學育人”等具有馬克思主義學院特點的黨建特色品牌。
3.研究培育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搭建“黨總支—黨支部—黨員—群眾”四級架構,構建“教工黨支部與教師隊伍和教研室、黨員與群眾”的“結對共建”的基層黨建工作體系,打通基層黨建工作的“最后一百米”,形成上下貫通、左右配合、整體聯動的全方位、多層次、梯次化的各方聯動共建、黨建與業務融合的格局。切實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榜樣,把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好;切實把黨員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能力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優勢,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好,匯聚黨建與業務融合強大力量,以高水平黨建工作引領推動學院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不斷探索以組織領導、政治學習、教學科研、組織架構、服務地方、測評考核等多方面工作為切入點,實現黨建與業務多點融合、有效融合的長效機制。
項目基金:2022年度江西省高校黨建規劃重點研究項目“民辦高校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路徑”(課題編號:22DJZD023)、江西服裝學院校級科研課題“中國服飾文化融入服裝院校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研究”(課題編號:JF-LX-20243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1.江西服裝學院■ 吳雄生1 ;2.3.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馬江華2 吳文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