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廳2023年度基本科研項目“政策工具視域下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路徑研究”(編號:JYTMS20231855);遼寧財貿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自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編號:11)
摘 要: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保護現狀及其帶來的經濟效應。首先,從制度體系與政策環境、登記數量與種類分布、保護措施與成效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保護現狀,包括法律法規建設、管理機構與職責、相關政策與優惠措施的實施情況,以及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登記數量、種類分布和具體保護措施的成效。其次,對經濟效應進行了深入評估,分析了地理標志認證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市場競爭力提升的表現,探討了地理標志促進的農業規模化經營和產業集聚效應,以及品牌效應對消費者認知和農產品銷售的影響。最后,研究了地理標志引導下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以及其對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現狀
一、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現狀
1.制度體系與政策環境
(1) 法律法規建設情況
遼寧省在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方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主要依據的法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及《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農業部令第11號)等。這些法律法規,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登記、管理、保護和利用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自2008年2月1日起實施,明確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定義、登記程序、管理要求及法律責任,確保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獨特品質和特色得到有效保護。遼寧省在此基礎上,結合本省實際,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進一步細化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管理和保護工作。
(2) 管理機構與職責劃分
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管理涉及多個部門,但以農業農村部門為主導,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管理體系。省農業農村廳負責全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登記申請受理、初審及日常監管工作,具體工作由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或相關處室承擔。各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本地區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推薦、申報及后續監管工作。此外,遼寧省還成立了地理標志保護協會和省級農產品地理標志品質鑒評專家組,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登記、品質鑒定和品牌推廣提供專業支持。這些機構各司其職,共同推動了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作有序開展。
(3) 相關政策與優惠措施
遼寧省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鼓勵和支持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申請、登記和保護。這些政策主要包括財政資金補貼、稅收優惠、品牌宣傳支持等。例如,對成功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的產品,省、市、縣三級政府會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用于支持產品的品質提升、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同時,政府還積極搭建平臺,組織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參加國內外展會,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登記數量與種類分布
(1) 總體登記數量及變化趨勢
近年來,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數量穩步增長。截至最新數據,全省共有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近百個,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等多個領域。這些地理標志產品的登記成功,不僅提升了遼寧省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
從變化趨勢來看,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這得益于政府部門的積極推動、農業企業的主動參與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未來,隨著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2) 主要農產品地理標志種類及其分布
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種類豐富多樣,涵蓋了糧油、蔬菜、食用菌、果品、花卉、中藥材等多個類別。其中,種植業產品占據主導地位,包括大米、花生、地瓜、大蒜等多種作物。畜牧業和水產業方面也有不少代表性產品,如大連海參、盤錦河蟹等。
這些地理標志產品主要分布在遼寧省的各個市、縣(區),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集群。例如,大連地區以櫻桃、海參等水產品著稱,盤錦以大米、河蟹等農產品聞名遐邇,北鎮以葡萄產業獨樹一幟,阜新以花生種植和加工為核心優勢產業。
3.保護措施與成效
(1) 包裝標識與品牌建設
在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過程中,包裝標識和品牌建設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之一。遼寧省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高度重視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產品包裝標識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規范和標準,確保產品包裝的規范性、統一性和辨識度。同時,政府還積極引導和支持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建設,通過組織品牌推介會、參加國內外展會等多種形式,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例如,北鎮市政府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負責北鎮葡萄地理標志農產品的保護工作,規范地理標志使用,確定包裝箱樣式,統一印制了帶有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包裝箱、精品禮盒等,強化了產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2) 監管機制與質量控制
為了確保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獨特品質和特色,遼寧省建立了完善的監管機制和質量控制體系。一方面,加強對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監管力度,確保產品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檢測體系,定期對產品進行抽樣檢測,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可靠。此外,政府還鼓勵和支持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生產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和追溯體系,實現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可追溯,確保產品質量可追溯、可控制。這些措施的實施,有效保障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獨特品質和特色,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消費者信任度。
(3) 宣傳推廣與國際互認
宣傳推廣是提升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遼寧省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強對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宣傳推廣工作,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例如,通過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多種傳播終端立體宣推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組織舉辦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專題宣傳活動,鼓勵和支持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生產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和推介活動等。
遼寧省還積極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國際互認工作,加強與國外相關機構和組織的交流合作,推動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例如,通過參加國際農產品博覽會等活動,展示和推廣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這些努力不僅促進了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出口創匯,也為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整體形象和地位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經濟效應評估
1.價格提升與市場競爭力增強
(1) 地理標志認證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
地理標志認證作為一種官方認可和品質保證,對農產品價格具有顯著提升作用。在遼寧省,獲得地理標志認證的農產品普遍表現出價格上揚的趨勢。這主要歸因于地理標志認證帶來的品質認可和消費者信任度的提升。以盤錦大米為例,獲得地理標志認證后,其市場價格相較于普通大米有了顯著提升,且銷售渠道更加多元化,市場份額也進一步擴大。地理標志認證不僅提升了農產品的品質形象,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明確的品質保證,從而推動了農產品價格的上漲。
(2) 市場競爭力提升的具體表現
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地理標志農產品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口感,能夠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從而在市場上獲得更高的認可度和占有率。其次,地理標志農產品往往與特定的地域文化和傳統相聯系,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品牌價值,這進一步增強了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最后,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通常遵循嚴格的品質控制標準,確保了產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這也為消費者提供了額外的保障,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遼寧省,獲得地理標志認證的農產品在市場上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地位,還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2.規模經營與產業集聚效應
(1) 地理標志促進的農業規模化經營
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認證和推廣往往與農業規模化經營相結合。在遼寧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區域通常具有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生產條件,這為規模化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地理標志的認證和推廣,可以吸引更多投資和生產要素向這些區域集聚,推動農業規模化經營。例如,盤錦大米的地理標志認證不僅提升了大米的品質和價格,還促進了盤錦地區水稻種植的規模化發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農業產業帶。
(2) 產業集聚的形成與發展
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成功推廣和市場化運作往往伴隨著相關產業的集聚和發展。在遼寧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并吸引了相關配套產業集聚。例如,隨著大連海參地理標志知名度的提升,大連地區逐漸形成了集海參養殖、加工、銷售以及餐飲服務于一體的海參產業集群。這種產業集聚效應不僅提升了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整體競爭力,還推動了區域經濟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
3.品牌效應與消費者認知
(1) 地理標志品牌的認知度與信任度
地理標志作為一種特殊的品牌標識,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在遼寧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效應逐漸顯現,消費者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認知度和信任度不斷提升。這主要得益于政府和相關機構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宣傳和推廣。通過各種渠道和媒體的宣傳,消費者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質和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而形成了對地理標志品牌的認知和信任,進一步推動了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市場銷售和消費。
(2) 品牌效應對農產品銷售的影響
品牌效應對農產品銷售具有顯著影響。在遼寧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效應逐漸顯現,對農產品銷售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首先,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效應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其次,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效應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使產品在市場上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最后,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效應還促進了產品的銷售渠道多元化和市場拓展。例如,隨著“北鎮葡萄”地理標志品牌的推廣和認知度提升,北鎮葡萄的銷售渠道不斷拓寬,不僅在當地市場占據重要地位,還成功進入了國內多個大中城市市場。
4.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1) 地理標志引導下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認證和推廣,對遼寧省的農業產業結構產生了顯著的引導作用。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程中,地理標志成為重要的推動力。引導農民和農業企業更加注重農產品的品質和特色,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具體來說,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成功推廣,使農民和農業企業更加關注農產品的地域特色和品質優勢。他們開始注重農產品的生產環境、種植技術、加工工藝等,以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這種關注點的轉變,直接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民和農業企業開始從傳統的、低附加值的農業生產模式,向更加注重品質和特色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轉變。同時,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推廣還促進了農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例如旅游業、餐飲業、加工業等,都與農業產生了更加緊密的聯系。這種跨產業的融合發展,不僅提升了農業的綜合效益,也推動了整個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2) 產業升級的具體表現與成效
在地理標志的引導下,遼寧省的農業產業升級取得了顯著的表現和成效。首先,農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得到了顯著提升。通過地理標志的認證和推廣,遼寧省的農產品在市場上獲得了更高的認可度和美譽度。這不僅提升了農產品的銷售價格,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其次,農業產業鏈得到了延伸和完善。在地理標志的推動下,遼寧省的農業產業鏈不斷向上下游延伸。上游的種植業、養殖業與下游的加工業、銷售業等形成了更加緊密的聯系。這種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善,不僅提升了農業的綜合效益,也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最后,農業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了增強。通過地理標志的認證和推廣,遼寧省的農業產業在市場上獲得了更強的競爭力。同時,地理標志還促進了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引導農民和農業企業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推動了農業產業綠色發展。
5.農民增收與鄉村振興
(1) 地理標志保護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地理標志農產品的保護對農民收入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首先,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市場價格通常高于普通農產品。這是因為地理標志農產品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口感,能夠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因此,農民通過生產地理標志農產品可以獲得更高的銷售收入。其次,地理標志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更加多元化。由于地理標志農產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更容易進入高端市場和國際市場。這種多元化的銷售渠道為農民提供了更多銷售機會和收入來源。最后,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加工業、旅游業等,都與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產生了緊密的聯系,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來源和就業機會。
(2) 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作用
地理標志農產品的保護和發展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首先,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成功推廣提升了鄉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使鄉村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投資熱點,進一步推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其次,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帶動了鄉村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加工業、物流業、餐飲業等,都與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產生了緊密聯系。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為鄉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推動了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最后,地理標志農產品的保護和發展還有助于提升鄉村的生態環境和文化內涵。為了保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獨特品質和口感,農民和農業企業會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傳統文化的傳承。這種注重生態環境和文化內涵的發展模式不僅提升了鄉村的生態環境質量,也豐富了鄉村的文化內涵和旅游資源。
三、結語
綜上所述,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保護工作不僅為農產品質量的提升和市場競爭力的增強提供了有力保障,還為農業產業的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注入了新活力。未來,遼寧省應繼續加強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保護工作,完善相關政策體系,提升品牌影響力,以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的繁榮發展和農村經濟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陳怡帆.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困境與出路[J].河北企業,2024(5):148-151.
[2]勵瓊樂.互聯網環境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保護及發展研究[J].中國商論,2024(5):127-130.
[3]何倫鳳,曾睿.“農村電商+農產品地理標志”運營模式的發展路徑研究——基于SWOT-CLPV模型的分析[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22,23(1):161-172.
[4]馮連第.淺談遼寧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農業經濟,2020(1):136-137.
[5]馮連第.遼寧省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建設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9(4):82-84.
作者簡介:萬策(1992.12— ),男,漢族,遼寧葫蘆島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