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和挑戰,并提出促進我國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從市場規模、技術進步以及法律法規角度,闡述了電子商務在中國經濟和國際市場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指出了國際市場環境復雜、技術差異與數據安全問題、物流與支付體系難題等方面的挑戰。盡管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已經全球領先,但仍需面對多方面的挑戰,包括國際市場準入壁壘、技術標準差異、支付與物流效率問題等,這些挑戰對企業的運營和全球競爭力構成重要影響。文章針對提到的問題,為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提出了可行的對策建議,包括優化跨境貿易環境、加大技術投資和提升數據安全、加強國際合作完善物流和支付體系等,旨在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高質量發展,同時推動我國國際貿易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貿易壁壘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以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國電子商務的市場也呈現蓬勃發展趨勢,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呈現強勁增長勢頭,交易總額已超過10萬億元,穩居全球領先地位。這一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國內經濟的增長,還為國際貿易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隨著國際市場環境的復雜化和技術差異的挑戰增加,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在跨境貿易中面臨著技術存在差距、數據安全難以保證、物流和支付體系標準模糊等諸多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中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現狀、影響因素以及面臨的挑戰,并分析相應的應對策略和發展建議。
二、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影響
1.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21世紀以來,我國電子商務的市場規模逐漸龐大,近年來更是持續快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1月至5月,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32.5%,交易總額超過10萬億元,始終保持在全球領先地位。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支付的便捷,移動電商發展迅速,借助社交媒體平臺,逐步形成特有的商業模式。一些跨境電商平臺,如天貓國際、考拉海購等,引進大量海外品牌,從傳統的電子產品、服裝百貨,到生鮮食品、醫藥保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同時還能夠滿足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同時注重產品質量和口碑。在法律法規方面,我國出臺了《電子商務法》,規范電子商務行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在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共同推動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之一。
2.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
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是深遠而多方面的,具體表現在市場拓展、貿易便利化、產業升級、跨境支付和物流等多個領域。第一,電子商務能夠使我國企業突破因地理位置而產生的限制,解決產品銷售的地域限制問題,將產品銷售到全球各地。第二,區別于傳統的交易模式,電子商務的發展降低了國與國之間交易的成本,使得買賣雙方可以直接進行交易,在節省交易時間的同時也省下不必要的交易開支,大大提高了我國國際貿易交易效率。第三,電子商務促進了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采用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提高運營效率和競爭力。跨境電商的發展激勵企業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國際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不僅提升了產品質量,而且推動了企業升級。總體來看,電子商務不僅拓展了我國市場覆蓋,降低了交易成本,促進了產業升級,還推動了跨境支付和物流體系的發展。
三、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挑戰
1.國際市場環境復雜
我國在進入國際市場時,電子商務企業常常面臨嚴格的市場準入壁壘。各國的法律法規和市場準入標準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產品認證、知識產權保護、消費者保護、數據隱私等方面的規定不同,這些差異阻礙了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增加了運營成本和復雜性。不同國家對于電子商務企業進入本國市場設有不同的準入門檻和限制。印度對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市場準入設置壁壘,包括對外資的股權限制,并且印度對電子商務平臺的監管也比較嚴格,對中國企業運營造成一定影響。例如,2023年印度以非法匯款為由對小米公司的48億元資金進行凍結。此后,印度還針對中國企業提出特殊要求,就是必須由印度籍人士擔任在印度的中國企業的高管。除此之外,某些國家還會針對食品、藥品等特定產品設有嚴格的進口許可和審核制度,這要求電商企業在進入市場前需經過復雜的審批和認證過程,將會使我國企業進入國外市場的難度和成本增加。稅收政策上,國與國之間政策的差異會對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價格和利潤率造成影響。一些國家對進口商品征收的關稅較高,而另一些國家則征收較低的關稅實行優惠稅率,甚至可能實行豁免,并且稅收的征管方式和程序也存在不同,這使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稅務合規難度增加。各國之間電子商務政策的差異給我國電子商務企業帶來了適應和合規的困難,在增加了運營成本和復雜性的同時,還可能影響企業的市場進入速度和整體競爭力。
2.技術差異和數據安全問題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不斷發展,在技術和安全問題上也要加以重視。在技術上,由于各個國家的發展水平不一致,導致技術的規范和要求產生差異。發達國家的技術發展較快、標準較高,我國的發展程度不及發達國家,導致我國與發達國家進行貿易活動時難以滿足其技術要求;而相較于發展較慢的國家,我國的技術發展程度和標準較高,因此產生的技術水平之間的差異同樣也影響著電子商務貿易的順暢進行。這種問題在支付系統、物流技術和平臺兼容性方面尤為突出。技術創新和應用也是一個關鍵問題,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加大創新力度來提升用戶體驗、提高運營效率。但現階段我國企業處于技術創新爬坡期,創新能力和創新投入相較于發達國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導致我國貿易水平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不穩定。在安全問題方面,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面臨的主要風險就是數據泄露問題。用戶數據的安全和隱私是現代化企業在發展中需要突出重視的,數據泄露問題的發生會使企業面臨嚴重的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失,使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處于不利位置。并且許多國家出臺了嚴格的數據保護法律法規,如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對數據的存儲、傳輸和使用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3.物流和支付體系問題
面對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國際貿易中的物流體系和支付體系問題層出不窮。我國跨境物流和倉儲水平相對滯后,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跨境電商需求。一方面,物流體系的效率問題和可靠性是電子商務面臨的重要問題。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市場需求迅速增加,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時效慢、服務質量下降等問題導致在國際貿易過程中不滿意度持續提高,不僅影響企業的發展,還影響我國的貿易規模。在跨境電子商務中,國際物流的復雜性更為顯著,涉及多國法律法規和跨境貨物清關流程,手續復雜且貨物繁多,嚴重影響了我國國際貿易的周轉速度。另一方面,支付體系的國際化和安全問題是電子商務面臨的另一個挑戰。跨境支付的復雜性導致支付結算速度和費用成本問題突出,不同國家的結算速度、結算方式、貨幣轉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各個國家的支付體系也存在差異,導致支付結算周期長,還會產生一定的費用成本。全球范圍內的支付標準和規范存在差異,這導致跨境支付系統之間難以實現互聯互通。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監管體系和監管要求存在差異,政策制度的差異導致支付機構和商戶的合規成本和風險增加,企業的交易成本提高,支付安全性難以得到保障,用戶隱私數據保護、交易安全性和反欺詐措施等多個方面的隱患共存。
四、促進我國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1.優化跨境貿易環境
我國的電子商務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面臨著諸多挑戰,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要積極優化跨境貿易環境,進一步縮小電子商務政策和市場準入方面的差異。首先,完善國際市場準入的政策協調。我國可以通過與各國建立更加開放和透明的對話機制,共同制定電子商務行業的國際規則和標準,同時優化我國電子商務政策和法律法規,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推動國際市場準入標準和流程的協調和健康發展。在產品認證、知識產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數據隱私等方面,制定普遍通用的國際標準,減少我國企業與其他國家在開展貿易活動時因遵循不同國家標準而產生的不必要成本,促使貿易的順利進行。其次,支持我國企業增強國際化能力。我國政府可以在國內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幫助,幫助企業開展國際市場的市場準入研究、法律咨詢、產品認證等工作。同時,支持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合作,提升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以更好地了解和適應貿易國家的法規要求和市場需求。注重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的人才培養和信息共享,建立電子商務領域的信息共享平臺,及時了解各個國家的政策變化和市場需求,共同推進我國企業的發展,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最后,優化稅收政策和貿易便利化措施。國內通過調整稅收政策,降低電子商務企業在國際市場運營的稅負,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優勢。簡化出口退稅和電子支付等貿易便利化措施,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和市場進入門檻。
2.加大技術投資和提升數據安全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不斷發展,更要不斷完善和提高技術和數據安全,提升我國電子商務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方面,注重技術標準與規范的提高。制定和完善更加貼近國際標準的電子商務技術標準和規范,確保我國電子商務平臺在國際市場上的可操作性和競爭力。支持企業在支付系統、物流技術和平臺兼容性方面開展創新,提升技術水平,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政府部門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領域的應用和研發投入。建立科技創新的政策支持體系,包括稅收優惠、科研資助等政策,激勵企業增加創新投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強安全防護和數據保護。我國企業需要強化電子商務平臺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加強電子商務領域數據安全方面的研發投入,以國際標準要求自身轉型升級,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數據泄露問題。同時遵守國際數據保護法律法規,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和隱私,提升企業的法律合規性和信任度。加強與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學習發達國家在數據保護技術上的優勢和創新點,建立國際交流平臺,進行經驗分享和技術合作,做到取長補短,推動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硬實力。
3.加強國際合作完善物流和支付體系
針對我國電子商務面臨的物流體系和支付體系問題,我國要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以促進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高質量發展。首先,建設更加完善全面的物流體系。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扶持等方式推動我國物流企業的進一步轉型升級,建立更為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優化國內物流網絡布局,提高物流體系的現代化水平和運營效率。同時,緊跟信息化時代步伐,推動物流智能化,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簡化通關流程,加快清關速度,提高國際物流的時效性。其次,建立更具有安全性和國際化的跨境支付體系。建立世界各國互聯互通的支付網絡和標準,在推動國際支付體系便捷化的同時降低成本。加強跨境支付監管協調,推動各國支付體系的兼容性,降低各國在貿易過程中的支付風險和成本。在技術層面,積極宣傳使用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保障用戶交易安全和數據隱私。及時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新需求和新形勢,確保電子商務運營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最后,進一步強化各國之間的合作和協調。一方面,通過與主要貿易伙伴國建立更加緊密的國際合作,共同制定各個國家認可的貿易標準、物流體系和支付體系等,促進我國與伙伴國電子商務的便利化和規范化。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和倡議,推動全球電子商務環境的良性發展,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我國要有效解決電子商務的物流和支付體系問題,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高質量發展,提高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五、結語
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我國正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和交易環節中的諸多挑戰,技術差異和數據安全問題以及物流和支付體系問題始終制約著我國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領域的快速發展。我國要通過加大技術投資、提升數據安全、加強國際合作以及完善物流支付體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應對在國際貿易中產生的問題,推動國內電子商務企業的轉型升級,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高質量發展,使我國電子商務企業可持續長久的發展,在國際市場中更具有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戴艷娟,沈偉鵬.跨境電商改革與出口企業數字技術創新——基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準自然實驗[J].西部論壇,2024,34(01):47-62.
[2]馬述忠,張道涵,陳逸凡.跨境電子商務與市域協調發展——兼論跨境電商的普惠邏輯[J].經濟學動態,2024(03): 77-95.
[3]周健,劉慧.電子商務發展與經濟增長互動創新發展研究[J].經濟問題,2024(06):83-90.
[4]李星佳.經濟新常態下的電子商務發展特點及趨勢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24(08):12-15.
[5]李林.數字經濟時代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4(10):44-46.
[6]宋科.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創新策略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04):73-74.
[7]劉英.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21(09):129-131.
[8]張慧君.淺談跨境電商在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的利與弊[J].金融客,2023(12):37-39.
[9]孫雨萌.跨境電商對我國國際貿易與宏觀經濟的影響[J].產業創新研究,2023(05):118-120.
[10]江運芳.新貿易形勢下跨境電商物流聯盟風險與防范[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2,43(10):61-65.
作者簡介:劉子澤(2000— ),男,黑龍江七臺河人,哈爾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