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30日,新賽季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杯在北京開賽。這是國際雪聯主辦的國際A類賽事,也是2026年米蘭冬奧會資格積分賽,賽事成績與積分將計入選手世界排名。這是蘇翊鳴新賽季的第一戰,也是在奪金福地的第三次亮相。
蘇翊鳴曾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獲得單板滑雪大跳臺冠軍,一年后重返首鋼大跳臺,摘得世界杯金牌,持續展現強勁實力。本賽季世界杯首站瑞士庫爾站期間,蘇翊鳴的肩部仍伴隨有小的傷勢,在首鋼“雪飛天”的復出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2024年夏天,蘇翊鳴進行了針對新賽季的夏訓,主要內容是儲備體能和提高動作難度。北京站比賽前,蘇翊鳴表示在歐洲的訓練收獲很大,會把期待轉化成動力,嘗試一些新練習的比較有挑戰性的動作,希望在比賽中能出彩。
資格賽中,蘇翊鳴在第一組首位登場,第一跳用高質量的正腳內轉1800獲得88.00分,隨后在第三跳帶來當天首個反腳外轉1980動作,點燃全場,取得82.75分,以總分170.75分排在小組第二晉級。與其他選手落地后直接滑向出口不同,蘇翊鳴落地后張開雙臂,迎著觀眾的方向沖過去,直到被緩沖墻撞倒,引來現場高分貝的歡呼。
在這片熟悉的場地,蘇翊鳴展現出舍我其誰的氣概。對即將到來的決賽,他展現出決心,稱一定會全力以赴,用最高難度的動作盡力做到最好。
每次試跳之后,蘇翊鳴都不會離場,而是觀察后面選手的動作并給予掌聲。他說,大家都是好朋友,站在同一個賽場上為熱愛的事情努力,看到精彩的動作會發自內心地祝福。在現場不難發現,每次試跳后,蘇翊鳴都會用手揉揉肩膀,可見身體狀態還沒有達到最佳。
第二天的決賽,蘇翊鳴發揮欠佳。第一輪中,他反腳出發,騰空內轉1980,可惜落地摔倒,只拿到25.25分。第二輪試跳,他繼續挑戰反腳內轉1980,落地后重心不穩摔倒,得到23.00分,遺憾地失去爭奪獎牌的機會。他揮拳猛捶地面,心中的不甘可見一斑。觀眾也為他送上鼓勵的吶喊與掌聲。最后一跳中,蘇翊鳴奮力一搏,難度系數較大的正腳內轉1980動作順利落地,取得89.00分的當輪最高分,以第十名的成績結束了此次征程,最終淚灑現場。

和蘇翊鳴長期合作的日籍教練佐藤康弘透露,過去一年,蘇翊鳴出現了兩次比較嚴重的傷病,一次是腳踝,一次是肩膀,休整了一個月,能參加比賽已經足夠幸運。蘇翊鳴解釋道,落地不穩刺激到關節,但影響不大,自己仍會全力以赴做出最高難度的動作,在新賽季有好的發揮。
蘇翊鳴在比賽中6次跳躍,選取的動作難度和飛行高度都不錯。但受傷病影響,完成度不佳,決賽前兩跳出現重大失誤。他承認,自己最看重的最后一個1980轉體做得不夠好,需要更干凈利索地完成。
蘇翊鳴說:“回到首鋼意義非凡,因為最大的夢想是在這片賽場上實現的,能感受到大家對我的支持,讓我充滿力量。這個賽季,我會盡可能參加全部比賽,因為已經到了米蘭周期,要盡快拿到足夠的分數。”
然而,從世界頂尖選手在北京站的發揮來看,蘇翊鳴未來的征程充滿挑戰。日本選手荻原大翔是世界上首位做出2160動作的單板滑雪運動員,在決賽中展示了極好的競技狀態,第一跳正腳內轉1800獲得86.00分,第二跳做出正腳外轉三周偏軸轉體1800,獲得83.50分,勇奪桂冠。意大利選手馬泰奧利在第一跳中落成人類歷史上第七個2160,也是國際雪聯正式比賽中的首個2160動作,獲得97.75的高分。中國選手楊文龍令人眼前一亮,他在決賽第二跳正腳內轉1800動作質量極高,平穩落地,收獲季軍,刷新個人最好成績。他們挑戰地心的跳躍、充滿創意的動作和對滑雪的瘋狂,都讓蘇翊鳴有一種緊迫感。

蘇翊鳴說:“為了冬奧會,我肯定要去完成一些更難的動作,不管是圈數、抓板質量還是完成度。這些都要慢慢去學,需要一些時間。我會在每一場比賽積累經驗,目標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在冬奧會賽場再次拿到金牌,為祖國和自己增光添彩。”
單板滑雪的難度在北京冬奧會后提高到新層次,蘇翊鳴的1980動作現在頂級選手已能輕松完成。2160動作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選手選擇突破的難度。蘇翊鳴說:“挑戰新難度是一件好事,項目的進步十分重要。在賽場上實現更高難度,吸引更多的青少年,這是每個選手的義務。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自己也能夠做到。”
夏訓期間,蘇翊鳴6點半起床做準備。訓練之外,他喜歡極限運動,常常去沖浪或去湖邊游泳。他說:“我喜歡戶外,因為有新鮮的空氣,可以接觸到更多事物。偶爾處于訓練外的狀態,換一換環境和自己的心態,對訓練也有幫助。”
大跳臺比賽中,選手在空中會停留兩三秒,看起來是非常快的過程,卻需要很多細節組合在一起,要求選手有極高的專注度。一個細節的失誤,都會影響整個動作的完成度和流暢度。蘇翊鳴先在氣墊上練習,在腦海中建立對動作的基本概念,然后讓身體跟上大腦,在跳臺上用無數次的實踐建立肌肉記憶。這正是蘇翊鳴喜歡滑雪的原因——永遠能夠帶來新鮮感、未知感甚至是恐懼感。他認為,每次戰勝恐懼之后的喜悅和成就感,是在其它運動或事物上體驗不到的。
新動作的研發不僅體現在難度上,還有創意,因為動作多樣性也是打分的一環。蘇翊鳴說:“單板滑雪是藝術的表達,用身體結合自己的想法,以新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個過程中,我會和教練溝通,一些選手的動作也會給我靈感,讓我創造自己的動作。”
訓練的時候,蘇翊鳴戴著耳機隨機播放歌單,比賽或訓練中挑戰新動作時,他會挑一首喜歡的歌一直循環,讓自己更加專注。他說:“每次的歌曲幾乎都不一樣,我會選擇音樂去面對不同挑戰和困難。在最放松、最緊張或者最特殊的時刻,音樂陪伴著我。每一首歌里講述的故事能夠產生的共鳴,不同旋律帶來的不同感受,這些都很重要。”
蘇翊鳴的偶像是被稱為“天空之神”的加拿大單板滑雪運動員麥克莫里斯。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向后翻騰三周1440動作的人,在職業生涯中多次嚴重受傷,甚至險些喪命,但他一次次站起來。麥克莫里斯后來重返奧運賽場,摘下北京冬奧會坡面障礙技巧銅牌,與蘇翊鳴一起登上領獎臺。蘇翊鳴說:“他對單板滑雪的態度是我一直追求的。不僅是冬奧會,他出現在許多和單板滑雪相關的場景,和大家一起享受不同的快樂。我和他把單板滑雪都不只是看作一項運動,更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距離米蘭冬奧會只有一年時間,卻以失利開啟新的階段,蘇翊鳴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他對此十分淡然:“競技體育中,沒有人能保證一直贏下去。前一天失敗了,第二天需要做的就是爬起來,在同樣的場地去做好更難的動作。”
從4歲首次嘗試單板滑雪開始,到18歲生日前三天登上2022北京冬奧會領獎臺,再到如今整理心情備戰2026米蘭冬奧會,支撐蘇翊鳴十幾年如一日的,是他內心深處對單板滑雪的熱愛。
滑雪改變了蘇翊鳴的人生。成為單板選手后,他養成了全力以赴、堅持不懈的性格,也開闊了眼界。他認為,如果沒有接觸單板滑雪,就不會有機會在十三四歲的年齡去全世界參加比賽,沒法認識到不同國家的朋友,這是非常寶貴的人生經歷。
北京冬奧周期的每一天,蘇翊鳴早上醒來,都以金牌勉勵自己,訓練的動力很足。實現夢想后,他陷入了空虛,很長時間沒有目標,對滑雪的熱情銳減。在他看來,當自己不能發自內心地去熱愛一件事時,是無法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所以,他用了一段時間休息,讓熱愛慢慢回到內心。

小時候,蘇翊鳴可以全身心放在單板滑雪上,如今他長大了,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但是把精力100%放在訓練上卻越來越難。過去一年里,他一直嘗試把重心放在訓練當中,像北京冬奧會周期一樣。他說:“不久之前,我才覺得找到了像北京冬奧會那樣的感覺,非常開心。我渴望得到米蘭冬奧會的金牌,接下來會全身心備戰,去完成這個夢想。”
蘇翊鳴享受單板滑雪,這種熱愛不分場合。他說:“無論比賽還是業余時間,我都享受單板滑雪帶來的快樂,唯一的不同在于比賽時的快樂是處于壓力下的。只要站在自己的雪板上,我就會覺得一直在追隨內心最熱愛的事。不管是比賽還是平時和朋友一起滑雪,區別不是很大。度假時對滑雪的態度會有不一樣,因為不需要特別細致的計劃,想到哪兒就滑到哪兒,無論想做什么、玩什么,都隨心所欲。”
第一次接觸單板滑雪,他就知道,這項運動能夠陪伴一生。北京冬奧會以后,蘇翊鳴感覺肩上有了更多責任,因為很多青少年關注著他,把他當作偶像。蘇翊鳴說:“我特別幸運,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職業結合起來。我一定要努力,讓他們看到一個更好的我,幫助每一個喜歡單板滑雪的人。我還是那個充滿熱愛并一直付出全部努力的少年。”
蘇翊鳴以雪板為載體表達對生活的熱愛,當雪板成為職業和日常生活的連接點時,來自熱愛的特殊力量激勵著他在雪場的每一次飛躍。雪場與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塑造了蘇翊鳴獨特的生活態度,在熱愛中為自己的人生帶來改變,為單板滑雪做出貢獻。
日前,2026米蘭冬奧組委公布了詳細賽程。首個比賽日,上屆冠軍蘇翊鳴將沖擊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的金牌,希望他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