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必須充分發揮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隨著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推進、作戰力量的全域化發展,后勤部隊駐地分散、管理資源分布不均,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一系列新需求、新矛盾、新任務。加強資源統籌共享,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質效,是后勤部隊基層黨組織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傾向性問題和矛盾分析
根據檢查調研以及日常掌握的情況來看,一些后勤部隊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在統籌部署、具體落實、優化內容、成效評估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矛盾。
(一)營區分散,全面覆蓋難以保證。調研中發現,部分單位部署營區通常分散,異地駐訓日趨常態,一套班子管多個攤子,地理距離遠、工作頭緒多、機關指導難,集中組織教育難度大。盡管部署了視頻會議系統,但教育效果不如現場教育的代入感強,官兵融入度不夠,教育效果打了折扣。青年官兵獲取信息據網、日常生活靠網、情感表達借網、休閑娛樂用網,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有話語權,知識來源的多樣化和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使得教育者的主導地位面臨巨大挑戰,后勤單位“集中教育難”更加劇了這種趨勢。
(二)人員緊缺,骨干隊伍質量不高。當前,一些后勤單位軍官尤其是政治軍官存在缺編,進而導致思想工作骨干隊伍建設不完善,容易出現“不想為、不善為、不敢為”的“三不為”現象。部分骨干缺乏“大政工”“大教育”理念,對教育不夠重視,對自身在抓教育中的職責理解片面,議教思考不深入、建言獻策不主動;部分骨干不會統籌計劃,教育針對性不強;部分骨干知識面窄,理解問題缺乏內在邏輯,大道理講不通、實道理講不透。
(三)組織不力,制度協作不嚴不密。部分骨干仍習慣于“我給官兵講什么”,而不是“官兵需要我講什么”。沒有真正深入摸清官兵需求,就無法將主要精力放在提純教育內容上,做了再多工作也可能是“勞而無功”。部分骨干對教育制度的理解掌握不夠全面,組織教育缺乏整體設計,“兩個經常”落實不嚴,教育內容簡單拼湊,理論邏輯掌握不清,聚焦問題點到為止,教育流程有形無質,找不到“關鍵點”就牽不住“牛鼻子”。
(四)方法簡單,分層教育難引共鳴。隨著當前任務屬性多元、異地駐訓頻繁、人員流動量大,受教需求日趨細化,簡單的教育模式已難以支撐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部分單位受教育場地、硬件設施、網絡條件的限制難以豐富教育形式,政治教員較為固化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也帶來一種“審美疲勞”。基層官兵履歷經歷、知識結構均不同,單位對官兵差異化需求缺乏掌握,導致單位教育“一本經”、對象教育“一鍋煮”、層次標準“一刀切”,組織教育只重留痕,沒有與官兵建立有效的情感聯系,難以引發共鳴。
(五)標準模糊,教育實效難以統一。在一些單位調研發現,仍以到課率、滿意度、教案質量、計劃落實等情況來檢驗基層思想政治教育的質效。單純地講教案、做筆記、看人頭,會導致官兵理論學習的興趣不濃、理解不深、掌握不透。同時,機關檢查督導教育工作的標準模糊,往往以提問應知應會內容、查閱留痕記錄等方式來評估,導致基層跟著檢查走,忙于背記應知應會、補抄筆記、印發知識要點等。基層將大量精力放在與提升教育質效關系不大的方面,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嚴肅性。
二、提升后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質效的對策措施
后勤部隊要積極適應當前現實環境變化,創新改進教育方法,全面統籌單位資源,建立合力共享機制,構建共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
(一)抓導向鑄忠誠,對接供需著眼大局。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化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對準官兵活思想,用通俗化、大眾化的語言去講清理論,用身邊發生的事去印證理論,開小口、挖深井,說官兵明白的話、聽得懂的話,把道理講到官兵心坎上。把學與習、教與育統一起來,在官兵成長成才方面持續用力,把教育搞得更有味道、更有溫度、更有力量。發動官兵問題大家擺、是非大家辨、答案大家找,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人人當主角的生動局面,在交流交鋒中打開戰略視野、打破慣性思維,用真理真情真實堅定信仰信念。結合熱點焦點和傾向性問題設置討論話題,引導官兵用“三五句話”“三五分鐘”發表觀點、展開討論,共享學習成果。
(二)抓制度促規范,常態修正入腦入心。隨著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規范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法規制度陸續出臺,成為我們開展工作的依據抓手和根本遵循。《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規定》首次明確了“領導講大課、基層講小課、官兵講微課”的授課要求,劃分了不同層級施教者的能力梯次,明確了門檻標準;《關于構建新時代人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意見》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走進信息網絡”,明確指出要創新“三個半小時”的實現形式。常學常新、把握要義,全面清理與法規文件不相適應的陳舊觀念和慣性做法,優化舉措、接續用力,確保各項制度依規落實,切實以制度的權威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嚴肅性。
(三)抓隊伍強能力,分層并舉多維發力。按照大教育觀要求,優化隊伍結構,壯大施教力量,按照“三會一好”要求和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標準,選好建好用好思想工作骨干隊伍。尊重官兵參與討論、開展思辨的權利,讓能力突出、見解獨到、群眾信服的官兵上講臺,探索推開談心式、辯論式、演講式教育新模式。通過培訓、幫帶、觀摩、比武、實踐等形式,引導大家練好內功、提高說功、增強做功,讓思想政治教育從“流水線”走向“定制化”。課程設置上既要有共同能力“基礎課”,還要有緊貼崗位實際能力“專業課”。機關統籌資源搞好集中輪訓,基層立足自身搞好補差培訓,讓思想政治教育從“獨角戲”變成“交響樂”。
(四)抓統籌增合力,集約資源優化生態。強化“大政工”理念,切實發揮黨委思想引領、機關計劃統籌、教員督導把關作用。針對營區分散實際,持續探索固化思想政治教育區域協作機制,建好用好精品共享課堂,機關統籌分解教育課題、政治教員領題施教,將“單打獨斗”轉變為“兵團作戰”。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評價體系,既要看計劃、準備、施教、總結等主要環節落實情況,更要把官兵面貌、部隊建設、完成任務、內部關系和安全穩定等情況作為驗證教育實效的重要指標。把部隊、家庭、社會銜接起來,把理論灌輸、文化育人、生態浸潤、政策激勵結合起來,把重大任務、階段性工作、伴隨保障、季節特點、傾向性問題糾治融合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最大效益。
(五)抓陣地造聲勢,緊貼時代豐富手段。通過引入大數據、云計算、VR、AR等技術,不斷增強硬件設施的適用性、滿意度,為豐富教育手段載體提供可能。針對年輕官兵“網生一代”的特點,讓思想政治教育向“網絡+”躍升,引導官兵安裝“學習強國”“學習強軍”等學習成才APP,訂閱關注“學習軍團”“中國軍網”“中國軍號”等公眾號、抖音號,拓展播客、快閃、動漫、彈幕點評等新型方法,增強教育時代感體驗感。評選讀書之星、舉辦讀書沙龍、分享讀書體會,使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習慣蔚然成風。持續開發富有內涵新意、官兵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和平臺載體,不斷豐富教育資源供給側,在潛移默化中助力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實。
【作者單位:92354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