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描述
小趙是一名上等兵,工作努力上進,自我要求嚴格。高中時學習成績還不錯,向往軍人職業,立志想當一名軍官。遺憾的是,高考時以幾分之差與心儀的軍校失之交臂。入伍后,他希望通過考學圓自己的軍官夢。士兵考學的要求比較高,既要文化課和軍事訓練成績好,還要獲得“四有”優秀士兵表彰,同時對年度考核等次也有要求。
還有兩個月就要考試了,一邊是緊張的復習備考,一邊是繁重的工作任務,各方面都要兼顧,他覺得壓力很大。有時候感覺很焦慮,特別是最近兩個星期以來,晚上總是睡不好覺,白天頭昏腦漲,打不起精神,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和戰友發脾氣。小趙既希望時間快點走,這樣煎熬的日子能夠早點結束,同時又希望時間慢點走,好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內心非常糾結和苦惱。
二、案例分析
壓力是由刺激引起的伴有軀體機能以及心理活動改變的一種身心緊張狀態。壓力源多種多樣,最常見的壓力源往往來自我們身邊發生的各種生活事件。士兵的壓力源主要來自學習訓練、日常工作、組織管理、生活環境等。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
(一)小趙的困擾屬于一般心理問題范疇
小趙近段時間因學習和工作任務繁重、時間緊迫而產生心理壓力,除了晚上睡不好覺、白天精神狀態不佳、偶爾情緒失控外,無幻覺或妄想等情況,與單位領導交流時能準確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其他社會功能沒有受到大的影響,內心沖突由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引發,產生不適癥狀的時間大約為半個月。綜上,小趙的情況屬于一般心理問題范疇。
(二)小趙的壓力來自多個方面
小趙的壓力源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各種壓力交織在一起,容易讓其產生內在資源不夠、難以應對任務要求的失控感。
第一,學習壓力。部隊不同于院校,沒有像教室、圖書館這樣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也沒有老師專門進行授課輔導,備戰考學的戰士也不多,因而備考氛圍不夠濃厚。此外,平時的工作、訓練、教育等內容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時間,為了取得好成績,小趙必須付出更多努力。
第二,訓練壓力。對于考學士兵來說,軍事訓練與文化知識學習同等重要,因為軍事素質考核與文化課成績一樣,都有“一票否決權”。小趙以前比較喜歡健身,在力量訓練方面有一定底子,單杠引體向上不在話下。但是他缺乏耐力,長跑不行,常常在及格線邊緣徘徊。這個短板為小趙帶來心理困擾,畏難、擔憂等情緒不同程度存在。
第三,工作壓力。小趙既是考生苗子又是業務骨干,每天有許多業務工作需要處理。由于連隊人手緊張,各個崗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而且小趙自我要求嚴格,常常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自己滿意的標準。工作上的壓力不小,時常會沖擊學習時間,只有晚上和周末的業余時間,他才可能自由支配用來學習。
第四,人際壓力。小趙白天全身心投入工作,晚上和其他業余時間幾乎全部都拿來學習,和同宿舍戰友溝通交流的時間明顯減少。領導在找他談心的時候,小趙坦言,本來時間就很緊迫,他必須爭分奪秒,哪有空閑時間和大家談天說地、扯東扯西。讓小趙苦惱的是,大家好像慢慢有點疏遠他了,和最要好的伙伴之間的關系也沒有以前那么親密了,這也讓他產生莫名的壓力。
三、對策建議
現實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過高的壓力會制約個體的工作學習狀態,降低自我效能感,引發心理倦怠,甚至產生身心疾病。反之,過低的壓力則會讓個體覺得無聊空虛,缺乏行動的動力。一般來說,中等程度的壓力比較合適,它能夠讓個體保持一種良好的身心狀態和績效水平。
(一)調整認知偏差
不少士兵都有因學習工作生活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情緒的體驗,尤其是大戰大考或大項任務前難免會惴惴不安。備戰軍考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小趙應當積極調整自己對學習、訓練、工作、生活的認知偏差,一方面要認真備考,另一方面還要合理調控動機水平和焦慮水平,以便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各項工作中。
一是正確看待壓力事件。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的“ABC理論”指出,影響我們心情的其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看法和認知。常見的消極認知往往具有“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和“糟糕至極”的特點。如果面對產生負性情緒的事件,能夠找到一些符合實際的想法來代替偏頗的猜想,壓力往往會隨著認知的改變而減小。對于小趙來說,首先要正確認識學習、訓練以及工作的重要性,合理調整三者之間的關系,做到統籌兼顧,各有側重。其次,要正確認識軍考的難易程度,循序漸進,徐徐圖之,切忌急功近利,陷入無盡的內耗當中。第三,要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以便設立合理的目標,制訂可行的復習備考計劃。
二是培養成長型思維。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將壓力看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備戰軍考,不僅是智力和體力的再充電、再提升,更是磨礪人的意志品質的過程。這段風雨交加的日子,必將成為人生長河中最值得回味的日子,也只有經歷過這段磨練,才有機會看到美麗的彩虹。此外,要學會在一點一滴的進步中找到獲得感和滿足感,拾起自信,從而始終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
三是積極心理暗示。面對問題時,要減少自我攻擊和否定,少用“不”“不能”“不行”等詞語,多說“我試試”“也許我可以”“換個角度想想”“辦法總比困難多”,增加積極的、開放的、靈活的自我暗示。這樣在壓力面前,個體心理能量損耗才會減少,心態會更加樂觀,思維會更加敏捷,學習會更加高效。
(二)學會自我放松
自我放松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如呼吸法、想象法和音樂法等,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水平,使人的肌肉逐步放松,大腦逐漸平靜,從而達到生理上的松弛、心理上的放松,使個體內環境趨于平衡和穩定。
一是呼吸放松法。呼吸放松法是通過控制呼吸的頻率和深度,獲得身體和精神上放松的方法。如腹式呼吸法:深吸氣3—5秒,吸氣深長而緩慢,腹部慢慢鼓起;屏息1秒;慢慢呼氣6—10秒,同樣是深長而緩慢,腹部逐漸凹進去;再次屏息1秒;如此往復,直至放松下來。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在軍營生活中,可隨時隨地使用。
二是正念冥想法。正念冥想是一種專注于當下、不加評判地覺知和接納自身感受及情緒,以減少負面反應的心理調適方法。找一個舒適的地方坐下,閉上眼睛,調整呼吸,想象自己身處于靜謐的森林、浩瀚的大海等美景中;在冥想狀態下,將注意力轉向身體各個部位的感受,不做任何評價和判斷;而后將注意力轉向自己的思想和情緒,觀察它們的流動,不批判、不評價,接受其存在。這種方法可在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使用。
三是系統脫敏法。美國學者沃爾樸認為,人和動物的肌肉放松狀態與焦慮情緒狀態是一種對抗過程,一種狀態的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起抑制作用,當個體處于肌肉放松時,焦慮情緒就會有所緩解。具體來講就是在放松的基礎上,通過反復多次呈現不同強度的刺激源,循序漸進使得患者的神經過敏性反應逐步減弱直至消除,它對緩解焦慮情緒效果明顯。這種方法有一定難度,可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三)掌握平衡藝術
備戰軍考對小趙而言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進行積極的心理調適外,還應當在改進學習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改善身心素質上下功夫。
一是有效管理時間。管理專家斯蒂芬·科維提出一個四象限的時間矩陣,即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把它們安排在四個不同的象限里: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也不緊急,然后根據優先級順序依次處理。就小趙而言,首先應該完成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如每天必須要做的業務工作等,否則就會感到壓力過大;然后有計劃地去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如復習備考、體能訓練等,因為它們無法避開;把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盡量交由別人去做,不必每件事都親力親為;盡量不做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如追肥皂劇、刷短視頻等,虛耗時間。
二是培養健康休閑方式。軍營文化體育設施多種多樣,為官兵休閑娛樂提供了便利條件。在閑暇時間培養讀書、跑步、打球等健康休閑方式,不僅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強健體魄,還可以豐富業余生活,增進戰友情誼。科學研究證實,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的體育運動,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內啡肽,使心情更愉悅,從而有效減輕心理壓力。
三是發展高沉浸感的愛好。學習、工作之余的興趣愛好可以增強自我認同感,從而使人們更快樂,也使人們在學習、工作中充滿干勁。小趙在繁重的學習、訓練、工作之余,每周抽出一點時間去唱唱歌、寫寫字、練練樂器,每付出一點點的努力,就能收獲大大的樂趣和滿足感,同時也有利于增強信心、消解壓力。
總之,士兵的壓力來源復雜多樣,不同崗位、不同銜級、不同年齡的士兵所遇到的學習、訓練、工作、生活壓力問題,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程度也都有所差別。對此,針對不同壓力來源,可從多種角度尋求紓解辦法,探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壓力應對“組合拳”,從而順利地走過軍旅之途,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