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強調,要“探索政治工作服務保證戰斗力建設的作用機理”,“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斗力建設各個環節”。開展作戰政治工作訓練,必須從基層這個“部隊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抓起,著力抬高思想站位、把握重點發力、完善制度機制,促進政治工作理論與作戰實踐有機結合,提高做好未來戰爭中政治工作的能力,為完成作戰任務提供堅強保證和有力支撐。
一、抬高思想站位,認清作戰政治工作訓練的意義
我軍自誕生以來,作戰政治工作在凝聚軍心、瓦解敵軍、確保戰爭勝利上發揮了巨大作用,是我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新形勢下,搞好基層作戰政治工作訓練,對提高作戰政治工作能力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對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和奪取作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一是強化功能作用的必然要求。習主席強調:“政治工作是人民軍隊的生命線,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作戰政治工作訓練作為實戰化軍事訓練活動中重要組成部分,是鞏固提高部隊戰斗力的有力舉措,是不斷提高政治工作實戰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是和平時期部隊政治訓練的一個現實課題。但在當前訓練實踐中,部分官兵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統籌謀劃不主動、參與訓練不積極等問題,政治工作權威性遭遇挑戰,必須高度警惕政治工作弱化現象,大抓作戰政治工作實戰化訓練,強化政治工作主陣地意識,深刻把握作戰政治工作訓練的地位、作用和現實意義,加快適應未來戰爭信息化新特點,積極推進作戰政治工作思維理念、指導方式、方法手段創新,著力增強作戰政治工作的實戰效能。
二是提高能力素養的有效途徑。作戰政治工作訓練是提高政治機關、政治干部和兼職骨干組織指揮能力的重要途徑。從一些單位平時演訓實踐看,有的基層政治干部工作作風還不夠過硬,研練作戰政治工作走形式、走流程,理論素養和實操技能比較欠缺,不懂不會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戰時政治工作方案預案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分隊兼職骨干僅僅掌握戰時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能力水平不系統、不全面。組織作戰政治工作訓練,就是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學習和掌握作戰政治工作組織與實施方法,練統籌謀劃、練指揮編組、練流程規范、練崗位能力,在訓練實踐中培塑戰略思維、規范作戰指導,有效提高軍政一體指揮的能力、駕馭信息網絡的能力、戰場宣傳鼓動的能力和開展心理攻防等綜合能力。
三是深化斗爭準備的實際舉措。作戰政治工作訓練是做好軍事斗爭準備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戰爭已從物理域、信息域拓展到認知域,政治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通過不斷強化基層作戰政治工作訓練,不僅可以傳承我軍傳統經驗,永葆我軍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繼續鞏固和發揮作戰政治工作威力,而且能夠根據近幾年現代戰爭新特點、新戰法,研練戰時政治工作新措施、新對策;主動適應作戰政治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新特點,拓展訓練內容、創新訓練方式、提高訓練層次,推進作戰政治工作提質增效,不斷提高政治工作對提升戰斗力的貢獻率,為深化軍事斗爭政治工作準備、制衡制勝強敵提供堅強服務保證。
二、把握重點發力,拓展順應時代的方法手段
基層作戰政治工作訓練是打通從理論到實踐的關鍵一環。從訓練實踐看,部分官兵對基礎理論掌握不深不細,研重難點課目不透不精,組訓方法手段略顯陳舊,參與訓練積極性不高,導致訓練質效低層次徘徊。必須強化基礎理論研練、緊貼軍事演訓融入、靈活方法手段運用,著力推動作戰政治工作訓練質量效益整體提升。
一是抓住理論研究這個根本。理論是行動的先導,作戰政治工作理論與軍事斗爭實踐相輔相成。聚焦政治工作同誰打仗、打什么仗、仗怎么打等基本問題,大興學習戰例、研究戰爭之風,深刻汲取我軍開展戰時政治工作的歷史寶貴經驗,主動研學現代局部作戰特點規律,強化政治工作戰史戰例知識儲備和掌握;注重瞄準強敵對手,緊貼擔負的作戰任務,研究作戰對象戰術層級的作戰特點、作戰思維、軍情政情、社情民意、宗教信仰等各種情報信息,研練政治工作的著力重點和訓法打法,更好地適應戰場態勢發展、掌握戰場主動;區分崗位層級和組訓對象,突出抓好相關法規研學,掌握指導理念、方法手段、標準要求,真正提高按綱施訓的質量。
二是突出結合融入這個關鍵。著力強化軍事訓練與政治工作訓練體系聯動思維,同步計劃、同頻部署、同時擺練、同向檢驗。注重把戰時政治工作融入實戰化軍事訓練各個環節、各個階段,做到訓練需要什么政治工作就開展什么、官兵出現什么問題政治工作就研究解決什么問題;結合野外駐訓、戰備演練、實兵演習、非戰爭軍事行動等任務,構設實戰環境、營造戰斗氛圍,靈活組織作戰政治工作指揮、戰前動員、火線入黨和立功創模、戰場宣傳鼓動、戰時心理防護、俘虜處置等內容訓練,保證作戰政治工作訓練貫穿行動任務實踐全過程,給作戰政治工作創造“打仗”機會。特別是針對不同任務、不同環節、不同環境及時跟進服務,保證哪里有軍事行動、哪里就有政治工作訓練,著力解決政治工作結合融入不夠、“單打獨斗”“兩張皮”現象問題,走出“自我設計、自我循環、自我檢驗”怪圈,切實提高作戰政治工作訓練質效。
三是注重改進創新這個要求。著眼現代戰爭作戰行動樣式演變,改進創新作戰政治工作訓練方法手段至關重要。借鑒基礎訓練“五化”組訓模式,通過遴選素質過硬的政治干部,組織重難點課目的專題集訓攻關,規范教學設計、制作課件、備課試教、示范講解等標準要求,根據課目分層級制定教學分工,巡回組織示范觀摩演示,提升教練員組訓專業化任教水平;針對部隊分散人員集中難的問題,搞好時間、場地、器材、教練員等資源統籌協調,推開集約化組訓方式,部分小散遠單位可借助軍職教育平臺或依托課目示范教學視頻,集中組織輪訓,推動作戰政治工作訓練到底到邊、落地有效;依托一體化指揮平臺組織政治機關干部,進行文書擬制發送、宣傳動員、輿論法理斗爭和心理攻防行動等訓練,練強指揮決策和情況處置能力;借助軍地協作資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搭建VR互動體驗場景、AI大數據模型、模擬應激訓練室,探索模擬化訓練路徑,推動作戰政治工作訓練向科技化、信息化、網絡化轉型升級。
三、完善制度機制,加強系統規劃的組織領導
制度機制具有管根本、管長遠的作用。當前一些單位的作戰政治工作訓練,還存在時間上缺乏保證、參訓人員難以集中、組訓機制不夠協調、考核評估不夠細致,以及訓練保障條件滯后等問題。必須健全組織領導、加強統籌謀劃、突出精準施策,完善相應的制度機制,推動作戰政治工作訓練深入開展、常態運行、長效落實。
一是堅持黨委統抓機制。各級黨委要肩負起統攬全局、總責抓訓的主體責任,切實把作戰政治工作訓練擺上位,納入黨委議事日程、進入部隊工作統籌。各級政治主官當好第一責任人,要嚴格落實黨委議訓制度,定期分析形勢,查找作戰政治工作訓練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跟進完善訓練計劃方案,及時協調解決矛盾困難,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法舉措,推動作戰政治工作訓練在基層全面走深走實;利用政工會、教育準備會、干部夜校等時機,給作戰政治工作訓練研練提供時間和平臺,集聚官兵智慧和力量,激發官兵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著力提升作戰政治工作訓練質效;由黨委統一協調建立機關部門協作機制,及時跟進指導和督導檢查各層級訓練落實情況,形成合力抓訓的局面,確保作戰政治工作訓練內容與軍事訓練內容同步推進、同步落實。
二是完善人才培養機制。人才是強軍興訓之本,要加強作戰政治工作訓練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作戰政治工作組訓施教的“領頭雁”和“明白人”。結合預任政治指導員集訓、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一線帶兵人集訓等時機,將作戰政治工作重點內容納入集訓培訓,按照專題授課、戰例剖析、實操練習、討論互動、難題會診等形式,逐課題逐內容進行學習,提高培訓針對性和實用性;遴選優秀政治干部前往軍地院校參加專題培訓,結合軍地豐富信息資源,在交流共享中進一步開拓視野,提升作戰政治工作組織實施的能力;結合崗位實踐平臺,組織政治干部開展“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活動,全面提高軍政綜合素質和實際運用能力,努力成為“兩個行家里手”;針對作戰政治工作兼職骨干,強調一兵多專、一崗多能,培養輿論宣傳、法理斗爭、心理攻防、媒體運用等高新技術運用人才,進一步配套機制措施、搭建平臺舞臺、拓寬發展路徑,全面打造專業技術骨干隊伍。
三是堅持跟蹤考評機制。堅持把考核評估作為檢驗作戰政治工作訓練水平的有效抓手,做到有練必考、以考促訓。結合階段轉換、專項任務、演習演訓等時機,采取平時考、任務考、專項考、年度考等方式,構建理論考核、實操檢驗、綜合運用的考評體系,推進訓練考核常態化制度化;注重細化作戰政治工作訓練考核標準,明確作戰背景、行動任務、戰場環境、情況想定等,通過集中統考、隨機抽考、分批補考等方式覆蓋全員,與軍事訓練一同組織實施,一并納入成績評定,及時做好審核把關;突出抓好戰時政治工作演練,通過量化考評指標體系,將政治工作無形、定性的特點轉變為可視、客觀的實踐,有效檢驗官兵綜合運用能力;堅持用好榮譽激勵措施,把政治工作訓練實績作為檢驗與衡量官兵能力水平的重要標準,作為立功受獎、評先評優和選人用人等方面的重要依據,真正把政治工作訓練成績與個人成長進步聯系起來;堅持定期講評、問責,做到獎懲到位,樹立鮮明導向,不斷推動作戰政治工作訓練向更高層次發展。
【作者單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77228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