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該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三周年,這三年,父母們在法律的指引下,學習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在愛與規則間找尋平衡,塑造孩子堅韌的品格與健全的人格。三年間,家庭與學校、社會的聯動更為緊密,教育的合力逐漸形成。它見證著家庭氛圍的改善,也推動著整個社會對家庭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
我們特邀南京市玄武區司法局、南京市玄武區人社局公益律師繆友菊,結合律師專業角度以及工作背景寫作文章,進一步宣傳和普及該法律,讓更多人認識到家庭教育不再僅僅是家庭內部的事務,而是受到法律規范和約束的行為,促使家長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提升全社會對家庭教育法治化的重視。
家庭教育,多維守護永不缺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詳細規定了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責任,以及科學育兒的方式方法,督促父母肩負起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對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培育和引導。這一開創性立法,讓家庭教育不再是模糊的家務事,而是有法可依的國事,意義非凡。身為一名常年在法律一線,處理諸多涉及未成年人權益案件的律師,我對這部法的感觸尤為深刻,它就像一場“及時雨”,直擊當下家庭教育的諸多痛點。
今年我代理的一起未成年犯罪的案件,就與父母教育的缺失以及教養不當有重大關系。
小軍(化名)和小麗(化名)兩家是多年的鄰居,雙方父母關系都不錯。小軍比小麗大四歲,上初中后,身體發育產生較大變化,對性開始產生好奇。小軍的家長平日只盯著小軍的學習,對其他身心成長的信號均忽略,間接導致小軍在懵懂好奇中犯下大錯,誘導同樣尚未成年的小麗與自己發生了關系。小麗家長發現后報案,小軍被以強奸罪提起公訴,而小麗患抑郁癥休學在家。回顧這起案件,小軍步入青春期后,因父母忽略了孩子身心成長,缺失必要的道德與性教育引導,致使他觸犯了法律的紅線。而小麗尚處稚嫩小學階段,無法正確認知和處理這樣的關系,家長同樣監管缺位,沒能給孩子撐起安全的“心理護盾”,在這復雜困境中,弱小的她無力招架,小小年紀就患上抑郁癥。
這個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它深刻地反映出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也凸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家庭守護應是全面且多元的:品德教育是定海神針,賦予孩子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確保他們在人生岔路不迷失;成才教育絕非僅課業上的拔優,更是挖掘潛能,助力孩子找到閃光點;身心健康教育是根基,如同呵護幼苗般精心照料孩子內心世界,助其抗壓、樂觀向上。父母切不可“唯成績論”,一葉障目,不見孩子成長的整片森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很好地提醒了我們,家庭教育應是充滿溫度的,這份溫度體現在父母溫暖的懷抱、耐心的傾聽與鼓勵的眼神中,孩子在愛的滋養下能勇敢地探索世界。然而,僅有溫度卻不足以確保家庭教育的航船平穩前行,法律的尺度明確父母的教育責任與義務,它提醒著父母,在關愛孩子的同時,也要遵守教育的方式與邊界。父母的教育,應體現家庭教育的溫度,也要守好法律的尺度,讓孩子在溫暖與規則并存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家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
身為一名律師,在多年執業生涯中,看到許多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僅憑著本能或傳統觀念去培育子女,從而引發悲劇與紛爭。然而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些家庭內部也存在各自的教育困境,有時單靠家庭自身是難以有效解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施,促使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家庭教育的生態,形成家庭、學校、社會多元主體聯動的教育格局。
因此,學校作為教育的專業機構,不能僅僅局限于知識傳授,更應承擔起指導家庭教育的重任,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向家長傳遞先進的教育思想,分享教育經驗,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與成長需求;社區在家庭教育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家庭教育講座與培訓活動,為家庭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社會組織與公益機構同樣大有可為,它們可以整合各方資源,為家庭教育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法律援助以及個性化的教育方案。
家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關系到每一個孩子的未來,每一個家庭的幸福,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只有全社會齊心協力、各盡其責,才能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和諧、充滿愛的成長環境,才能讓孩子茁壯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構建法治社會、文明社會添磚加瓦,讓每一個家庭都成為法治精神傳承與弘揚的起點,讓每一個孩子都沐浴在法治與關愛的陽光下,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
淮安:情系冬至,守護成長
“冬至如大年,人間小團圓?!睘檫M一步做實做細關愛留守困境兒童工作,用心用情守護兒童健康成長,2024年12月21日冬至時節,淮安市婦聯組織巾幗志愿者愛心媽媽團隊來到省、市鄉村振興幫促點——漣水縣陳師街道紅旗村、悅來村,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包餃子、讀繪本、話冬至。
活動從孩子們最愛的游戲環節展開。愛心媽媽們精心準備了跳繩、彩環等體育器材,帶著孩子們分組熱身。配合各類互動游戲,孩子們很快融入快樂的氛圍中。在包餃子環節,愛心媽媽們耐心示范包餃子步驟與技巧,孩子們認真地學習模仿,在歡聲笑語中,大家默契配合,形態各異、飽含溫情的餃子很快便擺滿了餐盤。隨著一鍋鍋熱氣騰騰的新鮮餃子上桌,現場彌漫著濃濃的人間煙火氣。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
讀繪本環節,從冬至的節氣特點、傳統習俗,到歷代文人墨客筆下的冬至詩詞,愛心媽媽娓娓講述,為孩子們展現了一幅幅豐富多彩的冬至畫卷。生動有趣的講解讓孩子們聽得入神,對冬至這一傳統節日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與認識,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編輯"喬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