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紙質書備受冷落的今天,有些地方的圖書館已經遠離了“天堂的模樣”,逐漸被“排山倒海”的學習資料填埋。
但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中央圖書館,是個美麗的例外。它被命名為Oodi,在芬蘭語里意為“頌歌”,花了近9800萬歐元(約7.6億元人民幣)、十年建成,成為了世界上造價最貴的圖書館之一,《時代周刊》曾將其列入“全球100個最佳目的地”之中。
可Oodi的特別之處不在于揮金如土,而是賦予讀者極高的自由度——在這里,人們除了可以看書,也可以帶娃、做飯、開會、看電影、打游戲、織毛衣……它甚至沒有保安和安檢,無論是西裝革履的職場人還是衣衫襤褸的流浪漢,都有進入的權利。
冬天的赫爾辛基,是一個被雪花和星星燈裝點的童話王國。作為圣誕老人的官方故鄉,芬蘭的圣誕氣氛永不落幕,再大的雪都掩蓋不住七彩城堡的夢幻。
而頌歌圖書館的存在,就像是一艘停泊在雪地上的巨型木制輪船。除了頂層,它的外墻完全由云杉木制成,線條優美柔和,氣質也很符合森林覆蓋率超過80%的芬蘭。
它的“內艙”與肅寂的外表形成了強烈反差,圖書館內就像一座專為i人建造的游樂場,大樓分上中下三層,分別營造出三種不同的氛圍感。
一樓是人流涌動的快節奏空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整排國際象棋對弈場,上面座無虛席,旁邊就是電影院、畫廊和餐廳。
二樓是一個拱形的封閉式架空層,每走幾步就有不同的小型工作室和創客空間,寫作、做木工、織毛衣、錄歌曲或DIY任何感興趣的事情都可以。
你甚至可以找到一間世界上最不務正業的會議室——配備兩個爐灶和烘焙設備,還有平底鍋、攪拌機和咖啡機。一邊開會一邊做飯,一邊搖紅酒一邊看PPT,時間不就這么過去了?
館內的激光切割機、縫紉機都可以免費使用,3D打印一件物品僅需支付0.7歐元的材料費。市民可以在這享受雕刻器皿、珠寶,縫紉刺繡,以及為窗簾貼花的自由,主打一個高手在民間。
耳機、吉他、錄音室、剪輯室的設置,給圖書館添上了幾分藝術氛圍。但附近的游戲機、溜冰鞋、網球、血壓儀等一些應有盡有的物件,又似乎在明示人們可以把這兒當自個家。在游戲室,能看到不少銀發老頭的身影。
三樓才是真正的“圖書天堂”所在地,內有隨時更新的十萬冊藏書、各種形態的座椅供不同的讀者選擇。不想被打擾的人,還可以縮進半封閉式、會轉動的圓形球椅里,它就像一個蚌殼,可以讓讀者暫時與世隔絕。
但這一層也不是只為藏書設計的空間,里面配有咖啡館和兒童游樂園,家庭主婦也能一邊帶娃一邊閱讀。
頌歌圖書館歡迎一切孩子進入。三樓的北端藏有很多童書,父母可以在階梯座位上給孩子喂飯,也可以在嬰兒護理室找到微波爐,給孩子加熱食物。
圖書館還特地在其中一個書架上設計了一扇暗門——善于探索的孩子,就能找到并通往一個巢穴般的“南瓜屋”,那是供親子閱讀的故事室。
圖書館也為單純想放空的人而建。夏天的時候,頂層會開放一個“市民陽臺”,可以眺望赫爾辛基美麗的城市景觀,Gap青年(在畢業之后、工作之前,選擇暫停學業或職業,進行一次長期旅行或從事其他個人興趣相關活動的年輕人)可以在這里“偷得浮生半日閑”。
如果不想待在圖書館里了,外面就是一個戶外公園,有大型攀爬網和運動場,還可以用借書證免費借籃球和滑板。
因為其多元的接納性,頌歌圖書館在2018年開放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就迎來了100萬游客。它是芬蘭獨立100周年的紀念禮物,也是適用于全家人的活動場所,“噓”,不再是圖書館里唯一的流行詞。
這不失為一個時代的奇跡——在很多國家的紙質書店相繼倒閉、圖書館逐漸沒落的背景下,芬蘭仍能斥巨資打造一個全民圖書館,并能在總人口不到70萬的城市,做到日均萬人到訪。
2024年3月20日,聯合國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幸福指數報告》,芬蘭七年蟬聯最幸福國家。自2018年以來,芬蘭就一直穩居榜首。這也剛好是頌歌圖書館開放的那一年。
國民的幸福感,的確與圖書館這些構成個人幸福基礎的文化機構息息相關。
在《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書中,作者提供了一組數據:芬蘭在1928年就制定了圖書館法,是北歐國家中最早的一個。在芬蘭,80%的人民使用公立圖書館,平均每位芬蘭人每年造訪圖書館的次數超過10回,每年芬蘭人平均會借出書籍、雜志等二十來本。
可見,圖書館在國民生活中舉足輕重。特別是頌歌這種圖書館,看起來不務正業,但它可以容納人們在里面自由掌握自己的生活,是吸收知識和快樂創作的場所。
頌歌也是未來圖書館的榜樣。在開館之前,赫爾辛基市圖書館曾舉辦了一場國際會議,聚集了來自15個不同國家的圖書館和服務設計專家,共同探討什么是圖書館的未來。
挪威Toyen圖書館館長Reinert Mithassel認為,圖書館不是放書的地方,而是人的地方,所以公民及其需求對圖書館來說是最重要的。
赫爾辛基市首席設計官安妮·斯坦羅斯則指出,聰明而緩慢的生活可以“拯救世界”。雖然時代都在追求更快、更好、更智能,但假若我們坐在時速30至50公里的舊車上,我們才可以看清路人的臉,認出周圍的環境,才會感到放松,有時間思考。
這是她向往的城市環境,真正的圖書館應該提供的是這樣的氛圍。
這場關于圖書館的世紀討論,為后來的頌歌圖書館奠定了底色與基調。可見,芬蘭是一個實驗文化濃厚的國家。任何人都可以毫無目的地前來圖書館——它鼓勵看書,也鼓勵創作,獻給大腦放空、渴望輸入的人,也獻給異想天開、渴望輸出的人。
芬蘭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是“擁有幸福的人應該將其隱藏起來”。
如果說“公園20分鐘效應”是真的,那頌歌圖書館應該也適用于這個理論——只要在里面待上20分鐘,即使什么也不做,也能看見博爾赫斯所指的“天堂的模樣”。
(源自《新周刊》,方可薦稿)
責編:小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