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對宏觀經濟形勢的波動與運輸行業的結構性調整,商用車行業在挑戰中積極尋求機遇,正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同時,海外市場也頻頻傳來佳音,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回首過往,皆為序章??v觀2024年,在國家政策、市場需求、技術變革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商用車行業實現穩健發展,其中新能源商用車產銷及商用車出口表現亮眼。在以質提量基調下,我國商用車上下游產業在新能源、自動駕駛、重卡換電、智能網聯等領域,也在不斷提速增質,加快商業化落地。
回望2024,《汽車縱橫》梳理出商用車行業十大年度事件。
新能源商用車年銷有望超50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我國新能源商用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51萬、49.76萬,同比分別增長27.26%、29.68%。其中,國內新能源商用車銷量46.2萬輛,同比增長31.1%,占商用車國內銷量比例為17.2%。細分市場來看,1-11月,新能源客車產銷量分別為11.53萬輛、11.3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26%、34.15%;新能源貨車產銷量分別為39.47萬輛、38.4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74%、28.41%。
商用車企業在新能源領域不斷取得產銷上的突破。如2024年8月25日,一汽解放在鄭州舉行了新能源萬輛突破活動,這是一汽解放新能源發展歷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事件;10月31日,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聯合新疆托克遜堂瑞物流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交付80輛東風天龍KL充換電一體化牽引車,并簽訂1000輛戰略合作協議等。
縱橫快評: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推進,商用車綠色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作為碳排放大戶,商用車的綠色轉型不僅關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更是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一環。從2020年銷量2.1萬到如今50余萬輛,我國新能源商用車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充分展現出我國商用車行業在新能源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
商用車年出口逼近百萬輛大關
2024年1-11月,汽車出口534.5萬輛,同比增長21.2%。其中,商用車出口82.6萬輛,同比增長19.3%。2020年我國全年商用車出口23.5萬輛,2021年出口47.82萬輛,2022年出口58.2萬輛,2023年出口77萬輛。
2024年我國商用車出口大幅增長,離不開各商用車企業的努力。如2024年11月24日,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向印尼棉蘭市交付了60輛高端純電動公交,這是印尼單個品牌客車采購最大單;一汽解放全年出口銷量約6萬輛,同比增長32%;尤其在上半年,單月出口均值接近5500輛。10月,186臺中通客車陸續交付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為當地公共交通綠色轉型及發展帶來新動能。
縱橫快評:隨著自主品牌商用車的技術升級與產品力增強,其海外認可度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地緣政治沖突、產業鏈重構等因素,為我國商用車出口提供了新機遇和新挑戰。在國內存量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進軍海外市場無疑是一個好選擇。
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新標準發布
2024年10月9日,國家強制性標準《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正式發布,并將于2025年7月1日開始實施。相比上一版本主要變化有五方面:一是本版車型燃料消耗量限值力度加嚴了12%至16%不等;二是增加了與限值對應的CO2排放量參考值的計算方法;三是更改了生產一致性要求;四是增加了認證擴展要求。另外,此項限值標準測試工況轉換為中國工況CHTC測試。此前三個階段的重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是按照重型車世界統一工況修正的C-WTVC工況進行測試。
縱橫快評:新標準將進一步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基于國情采用中國工況CHTC測試,不僅有利于促進我國商用車節能減排技術的提升,還將進一步推動我國重型商用車行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舊換新行動加速商用車更新
2024年,《國務院關于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關于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的通知》等以舊換新政策陸續發布。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的《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更是明確了報廢、置換商用車的資金補貼金額,加快了報廢、更新高耗能高排放老舊商用車的進度。8月20日,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公告,部署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安全有序更換動力電池工作,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縱橫快評: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極大地激發出市場活力,有效地促進商用車消費的回暖,還將為商用車綠色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總體而言,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地,不僅僅是對商用車市場的短期提振,更是對行業長遠發展的深遠布局。
政企加快推動重卡換電應用落地
2024年2月20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展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為試點實施單位,要求各參與單位進一步落實具體舉措,計劃在2026年推廣換電重卡不少于2萬輛。意見要求,在多種短倒需求場景,推廣“車電分離”運營模式的換電重卡應用和換電站建設。建設跨場景、跨城市群的重卡換電站網絡,針對換電站的用地規劃、電網接線及收費標準等開展研究。建立換電車輛綜合智慧運營平臺,開展站網互動的示范效應。
2024年3月,寧德時代董事長、CEO曾毓群在兩會《關于加快推進重卡電動化進程的提案》、《關于抓住本質推進電池與電網雙向融合互動(B2G)的提案》兩份提案中均涉及換電;12月18日,寧德時代宣布旗下巧克力換電解決方案正式投入使用;9月4日,江淮1卡amp;全路程200輛換電1號輕卡交車儀式在江西贛州舉行。
縱橫快評: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重卡換電模式日趨成熟,但是目前我國重卡換電站的數量和布局密度不能滿足換電重卡的需求,增勢較緩。盡管換電重卡現階段發展仍面臨種種困難,但行業對于這一模式仍然持樂觀態度。政策驅動、基礎建設加速布局,將給換電重卡推廣提供新動力。
中國載貨汽車生產企業聯席會十堰宣言發布
2024年3月,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4中國商用車論壇在湖北省十堰市舉辦。論壇以“新步伐·新成效·新提高助力商用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置“1場閉門峰會、1個開幕式暨大會論壇、6場主題論壇”及同期技術成果展示和走進企業等活動。
在論壇閉門峰會上,中國載貨汽車生產企業聯席會(C8)十堰宣言正式發布:堅持自主創新,堅持合作共贏,堅持綠色發展,堅持誠信經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實業做實、把技術做尖、把產品做優、把品牌做強,奮力開創中國汽車工業更加美好的明天!
縱橫快評:卷價格、卷成本、卷流量……近些年,“內卷式”惡性競爭已成為汽車行業的一大亂象和困擾,價格戰持續沖擊汽車市場秩序和生態。技術創新、服務升級、合作共贏才是擺脫價格戰桎梏,實現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殺手锏?!笆咝浴睘樾袠I企業增強行業自律、建立良好經營環境、攜手打造行業整體優勢“搖旗吶喊”。
商用車企業出現重要人事變動
2024年,商用車行業企業人事出現了重大變動。2024年8月,在執掌山東重工超15年后,譚旭光“功成身退”,滿慎剛正式接棒;DavidK?lls?ter于8月1日起正式出任斯堪尼亞銷售(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一職;11月,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牟月輝任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科技委主任委員;康明斯中國和北汽福田聯合宣布,自10月1日起,原康明斯排放處理系統中國和日韓總經理陳劍將出任北京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福田康明斯的各項業務及運營工作等。
縱橫快評:商用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正在快速推進,并根據場景進行多路線嘗試,而每一次人事變動都肩負著變革、創新的使命。適當的人事變動可以為企業注入新的思路和力量,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
中國商用車品牌成國際車展“風景線”
2024年9月,2024年德國漢諾威國際交通運輸博覽會(IAATransportation2024)在漢諾威舉辦。本屆車展共吸引了41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余家參展商。中國重汽、陜汽重卡、東風股份、廈門金龍、中通客車、比亞迪、上汽大通、法士特等老牌勁旅,以及未勢能源、速豹科技、葦渡科技、奇瑞零米輕卡、壁虎汽車等新銳企業,均攜帶旗下最新智能綠色產品參展。
中國商用車上下游企業,以高智能、高性能、高環保為特色的展品,成為本屆IAA車展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展示出中國創造的硬核實力。山東重工的參展陣容尤為引人矚目,濰柴、重汽、陜重汽、法士特、漢德車橋、中通客車、亞星客車等七大品牌齊聚一堂,展示了其在重卡、輕卡、客車、皮卡等各領域的全面實力。
縱橫快評: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出口國,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出現在國際展會舞臺上,集中展示中國品牌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在與海外車企同場競技的同時,也在努力尋求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展示出中國品牌走向國際的自信。中國商用車品牌出海,大有可為。
商用車新能源轉型加速
2024年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部、國家數據局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新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其中,和貨車相關的內容如下:加快交通運輸和可再生能源融合互動;鼓勵在具備條件的高速公路休息區等推進光儲充放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探索推廣應用新能源中重型貨車。
企業在新能源領域也動作頻頻,2024年11月15日,長安汽車旗下的商用車品牌長安凱程宣布長安凱程品牌從2025年起將只投放新能源產品;11月26日,廣汽集團正式發布商用車“135”發展戰略,提出力爭到2030年,營收規模達300億元,加速向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轉型。在新能源商用車技術應用方面,多項極限紀錄被不斷刷新。例如,比亞迪2025款T2DM混動輕卡實現續航超1100公里的佳績;歐馬可智藍ES1新智版創造1度電行駛4.11公里的驚人紀錄。
縱橫快評:作為碳排放大戶,商用車的綠色轉型不僅關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更是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一環。當下,商用車行業邁入“存量競爭”時代,疊加商用車新能源化的時代發展潮流,商用車行業新一輪的科技變革和產業升級浪潮已經來臨。
商用車自動駕駛加快商業化應用落地
2024年6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四部門有序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的通知,通知公布了首批進入準入試點的汽車企業,宇通、上汽紅巖成為首批進入試點的商用車企業。同月,交通運輸部等13部門印發的《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提到:鼓勵企業在符合要求地區大規模使用新能源無人配送車,提升郵件快件中轉效率。
在企業端,2024年5月,“行龍一號”物流無人卡車在蘇寧物流上海奉賢園區成功完成測試;12月,智加科技宣布其成功完成行業首個倉到倉全無人駕駛運營測試。與此同時,主線科技、九識(蘇州)智能、斯年智駕、雷科智途等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也在積極輸血,相繼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11月,希迪智駕(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沖刺“自動駕駛礦卡第一股”。
縱橫快評:由于技術成熟度、法律法規等原因,在開放場景實現大規模及低成本的商用車高級別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進度稍緩,但智能網聯與自動駕駛依舊是科技圈與汽車圈焦點所在。目前,全球自動駕駛市場已經進入百家爭鳴時代,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正蓄力待發,力爭重新定義未來出行與物流運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