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建偉,1978年出生于山東濰坊,2003年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70油畫公社社員,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特約創作員,山東省油畫學會常務理事,第五批齊魯文化之星。
XinJianwei,borninWeifang,Shandongin1978,graduatedfromShandongNormalUniversityin2003,isamemberoftheChinaArtistsAssociation,memberoftheChinaOilPaintingSociety,memberofthe70sOilPainters’Commune,contributingcreatoroftheBeijingAcademyofChinaXieyiOilPainting,executivememberoftheShandongOilPaintingSociety,andoneofthefifthbatchofStarsofQiluCulture.
至今沒見過辛建偉,是萬能的網絡使我們相識并熟悉。由于編寫油畫圖史的原因,所以我特別關注各種展覽信息以及網絡帖子,在漫漫的圖像大海中,辛建偉不同時期的幾幅作品竟多次引起我的注意。最早看到的是他畫的一幅家鄉蘋果樹的寫生,畫面中溫馨和諧的土黃色調和張揚不羈的枝干線條,交錯的枝干洋溢著旺盛的生命力,讓我甚為喜歡。我放慢了瀏覽的速度,將其放大反復欣賞,畫面的局部表達也很精彩,無懈可擊。
之后,我又看到過他的一幅寬銀幕構圖的山石。畫面中,山石大小錯落、疏密相間,構圖充滿陌生感,并且運用肌理材料技法營造斑駁以及自然流淌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我很快通過山東的朋友找到他加上了微信,現在,我們經常交流、切磋、探討,談得很投機,好像已經是忘年交一樣。
通過交流,我感覺辛建偉是一個非常儒雅、穩重、踏實的年輕人,是一個有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又敢于不斷探索的畫家。他生活的城市濰坊經常舉辦各種全國性油畫大展,尤其與中國油畫學會合作策劃的旨在推舉新人的“可見之詩”品牌展影響很大。這么優越的藝術氛圍,讓辛建偉有了比其他年輕人難得的開拓眼界的機會。

當然,辛建偉深知踏上油畫這條路必定是山高路遠,不會平坦。眼界開闊了,但眼花繚亂的各種流派、各種樣式也曾讓他有過困惑糾結,究竟如何選擇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路,是他始終關心和思考的問題。他也深知自己的受學基礎尚淺,不可能畫出那些恣意的色塊和張揚的線條。所以,他既沒有選擇張揚的表現,也沒有選擇循規蹈矩的寫實,而是逐漸走上了一條自己覺得合適的“冷寫意”——也就是“理性的放松”“有節制的表現”的一種折中之路。也許這只是他近期的階段性目標,但無論如何,他清楚自己眼下最重要的是做什么,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地基打得牢,樓層才能建得高。
辛建偉從很多成功的畫家身上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妙諦,那就是無論線條多么張揚、色彩多么炫麗,他們都善于把握畫面的構成。所以他覺得自己首先需要熟稔掌握畫面構成的原理,為此,他下了一番功夫。

最近,辛建偉推出了一批家鄉風景系列,這些作品一反以往厚重樸拙的風格,更加理性,更加簡練。他近乎詩人煉字般反復推敲,詩韻雋永,安靜和諧。辛建偉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容不得半點瑕疵,他反復用眼睛掃描,確保畫面中沒有一點不適合的色塊影響整體的完美。
他已然超脫了對眼前實際自然對象的照抄,而是注重是否能夠自由地把握對象的“勢象”韻律。當他能夠把“第一自然”升華為“心中的自然”,把眼中看到的東西梳理、概括、提煉,進行形體的歸納后,便達到了“畫若布弈”的境界,即把對象變為可隨意操控的棋子而隨心所欲地安排畫面,營造畫面的韻律。當然,也可以說“得韻忘形”。他甚至有意識地融入一些抽象元素、抽象意味,重在追求畫面節奏、韻律,平中有奇,靜中有動,達到“氣韻生動”。

辛建偉說:“走在繪畫這條路上,很多時候是孤獨與兩難的,如何更好地‘看見’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簡潔、單純、靜謐、詩意、平和、淡然、空靈……這些詞匯是我對自己近期作品的概括,努力追尋抽象意味的形式,挖掘個人精神性格和氣質,是我近期作品的探索方向”。
編輯/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