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創新重心回歸美國,一批軟件、生物技術和清潔能源公司發展迅猛,正在引領新一波創新潮流
2024年的全球經濟有兩股值得關注的力量:一是降息引發的樂觀情緒,二是地緣政治危機引發的不確定性。雖然企業都把可持續發展當作頭等大事,但如此動蕩的環境又不可避免地考驗著它們的適應能力。
從2017年起,《財富》雜志和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ConsultingGroup)每年都要評選未來50強(Future50)榜單。榜單評選的正是那些面向未來、善于化危為機的創新企業。這些企業有望在未來實現驚人的增長,同時為股東帶來豐厚的回報。這些企業被波士頓咨詢公司稱為具有高度活力的企業,它們有能力在科技、經濟和政治變革中主動適應、創新發展。該榜單既是提供給廣大投資者的一個實用工具,也是面向那些尋求合作伙伴與學習榜樣的企業領導者的一份指南。
在2024年的評選中,我們不僅選取了上市公司,還首次涵蓋了那些融資10億美元以上但尚未進行IPO的非上市公司,使“未來50強”榜單可以更好地反映世界范圍內那些具有高度活力的企業。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現在一些由風投或者私募支持的公司會越來越長地保持非上市狀態。我們還更新了評選方法,納入了新的數據來源,以便更加科學地評價一家公司的技術架構的可擴展性,以及其增長情況和創新團隊的構成情況等。我們的評選范圍涵蓋了全球的3,000多家公司,并得出了最終排名。
2024年“未來50強”的上榜企業在過去五年間的銷售額增幅平均是對照組的四倍,股東回報率平均是對照組的三倍,而且它們未來還有望繼續取得類似的佳績。而且從歷史經驗來看,《財富》“未來50強”榜單上的企業,未來也很可能會登上《財富》美國500強和《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例如英偉達公司(Nvidia)曾經先后五次入選“未來50強”(今年是第六次),它也在2024年首次登上了《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同樣,財捷(Intuit)、ServiceNow和Workday此前也曾經入選“未來50強”,之后也登上了《財富》美國500強榜單。
科技公司領銜
和2023年的情況一樣,2024年的“未來50強”企業中,超過半數是軟件供應商,這再次說明“軟件為王”的觀點尚未過時,也證明了軟件行業比實業有更加強大的可拓展性優勢。另外,那些表現卓越的科技公司也會有意識地通過高活力行為來保持自己的領先優勢,比如包括大力招募頂尖人才、重金投入研發,以及積極拓展市場等戰略。
2024年入選的大多數軟件公司都是B2B型的公司,其中,網絡安全和編程支持系統類公司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協作軟件制造商Atlassian位居榜首。數據基礎設施行業也有多家企業上榜,例如排名第9位的Snowflake和排名第11位的Databricks。在B2C賽道上,游戲平臺Roblox(第2位)、社交媒體巨頭Snap(第12位)、MohallaTech(第39位)和快手(第41位)也都取得了很高的評分。
隨著企業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由探索階段邁向應用階段,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增長引擎。2024年幾乎所有的上榜科技公司都在其產品里融入了人工智能元素,而且榜單還涵蓋了幾家做核心基礎模型和人工智能編程的企業,比如OpenAI(第5位)、Anthropic(第46位)和ScaleAI(第27位)。英偉達(Nvidia,第34位)在缺席一年后重新上榜,因為該公司生產的GPU在驅動大語言模型上具有獨特優勢。
除軟件之外,榜單上還有六家企業在生物制藥和診斷方面有著突破性進展。榜單上的兩家能源公司都主打清潔能源,其中,阿達尼綠色能源公司(AdaniGreenEnergy,第35位)在大規模太陽能和風能項目上處于領先地位,CommonwealthFusion公司(第45位)則致力于打造全球第一座核聚變發電廠。排名第40位的CelsiusHoldings公司是一家能量飲料制造商,它也是2024年榜單上的唯一一家消費型企業,它的上榜也說明好的營銷手段仍然能夠為客戶和股東創造巨大的價值。
美國保持領導地位
這份榜單還表明,美國的全球創新中心地位依舊不可撼動。在今年的50家上榜企業里,有38家公司將總部設在美國。美國擁有龐大的風險資本和上市資本市場,因此吸引著世界各地有野心和有能力的創業者。
美國占據創新主導地位的另一個原因是,美國本身就在一些發展迅速且要求較高創新性的行業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例如媒體、金融、半導體和醫療技術等行業。另外,美國在后疫情時代成功實現經濟軟著陸。當英國和歐洲的幾大經濟體陷入停滯,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在放緩之時,美國經濟卻一直在穩步向前發展。
與美國相比,歐洲的風險投資在各個階段都相對滯后,此外還有一些其他不利因素的制約。盡管如此,在2024年的“未來50強”榜單上,歐洲的占比仍舊略有上升,從2023年的兩家公司提高到了五家公司。其中既有側重人工智能技術的軟件公司,比如做自動駕駛的Wayve(第44位),也有BioNTech(第50位)這種致力于攻克癌癥的生物技術公司。
中國在2024年的上榜企業數則出現明顯下降。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于經濟下行、政府對科技行業加強管控、融資條件趨于嚴格、美國對華投資下降等原因,中國近年來的創新生態正在陷入停滯。同時這也反映了中國的創新經濟模式高度依賴公共科研投資,而這些投資往往流向了大學或者大型“國家龍頭”企業。
盡管如此,中國還是有一批很有前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例如月之暗面、零一萬物等公司。這些公司雖然并未進入我們的“未來50強”榜單,但已經開始在全球開源大語言模型排名里占據頭部位置。而且中國依然在一些所謂的國家重要產業中保持領先地位,比如汽車、電池和可再生能源等。
2024年的“未來50強”榜單表明,即便處于動蕩時期,仍然有企業可以快速增長,并且創造可觀的價值。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的榜單上,有12家公司成立還不到十年。當然,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為這些公司創造規?;l展所需要的條件。而且即便是這些條件,也很容易受到經濟和地緣政治壓力的影響。對于所有創業者、打工人、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來說,支持這些具有變革潛力的公司取得成功,并持續培育后續的一代代創新企業,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
作者凱蒂爾·耶爾斯塔德(KetilGjerstad)是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的董事總經理兼高級合伙人,也是集團戰略業務全球負責人。約翰·哈諾斯(JohannHarnoss)是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合伙人、副董事,也是波士頓咨詢公司亨德森研究所(BCGHendersonInstitute)的研究員。此外,維亞切斯拉夫·羅曼諾夫(ViacheslavRomanov)、馬利·芬利(MarleyFinley)、加布·布斯洛夫(GabeBouslov)和馬爾·馬丁(MarMartin)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