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縣轄15個鄉鎮辦事處,總人口74萬,耕地面積4.67萬hm2,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農作物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近年,武陟縣積極推進小麥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優質小麥發展,實現了優質小麥提質增效。
一、選用優良品種
近年,武陟縣根據優質小麥品種在大田的表現、市場需求和專家推薦意見,選擇推廣了新麥26、鄭麥366、鄭麥379、豐德存麥5號、懷川916、中麥578等品種,在兩合土質或偏黏土質的中高肥力地塊集中連片種植。按相關部門要求統一進行種子包衣,杜絕“白籽下地”,有效控制了病蟲害,確保了優質小麥生長安全。
二、深耕細耙整地
土壤深耕有利于農作物根系下扎,促進農作物生長。
按照“秸稈還田地塊必須深耕,旋耕地塊必須耙實”的
要求,連續旋耕2~3年的麥田必須深耕(深松)1次,
耕深在25 cm以上。秸稈還田的秸稈粉碎長度應≤7 cm,均勻拋撒地表,努力做到“切碎、撒勻、深埋、壓實”。深耕后耙耱使土表平整。
三、科學合理施肥
整地時,在秸稈還田和增施生物有機肥的基礎上,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合理施用化肥。一般施用生物有機肥在600 kg·hm-2以上,化肥選用配方復合肥料(20-15-10或18-18-9)40~50 kg·hm-2。連續3年秸稈還田的地塊可酌情少施或免施鉀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四、適期適量播種
一般半冬性強筋品種(如新麥26、鄭麥366、鄭麥369、豐德存麥5號等)適宜播種期為10月15—25日,播種量為150~225 kg·hm-2;弱春性強筋品種(如懷川916等)適宜播種期不宜早于10月25日,播種量為187.5~225 kg·hm-2。若播種期推遲,應適當加大播種量。具體播種量應根據品種的千粒質量、發芽率、整地質量、墑情和播種期等綜合確定。
五、提高播種質量
保證優質小麥一播全苗需要適宜的土壤含水量,一般黏壤土適宜含水量為20%,壤土適宜含水量為18%,沙土適宜含水量為16%。在小麥適宜播種期內,應按照“寧可適當晚播,也要造足底墑”的原則,做到足墑下種,確保一播全苗。如果遇陰雨天氣,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進行晾墑,待墑情適宜時再整地播種。播種深度以3~4 cm為宜,并做到深淺一致,落籽均勻,不漏播、不重播,防止缺苗斷壟。旋耕播種麥田,一定要在播種前或播種后鎮壓,或用帶鎮壓裝置的小麥播種機械隨種隨壓,以踏實土壤,防止播種過深形成深播弱苗。
六、加強冬前管理
小麥出苗后,應根據土壤墑情適時澆水。缺苗斷壟地塊,要及早用同一品種的種子浸種催芽后開溝補種,種后覆土蓋實,以促其早出苗、出齊苗。對旺長的麥田,要及時進行深中耕斷根或鎮壓,控旺轉壯。麥田鎮壓應特別注意土壤墑情,掌握鎮壓時間,對土壤過濕或土壤封凍的田塊不宜鎮壓。雜草發生嚴重地塊,要根據冬前氣溫情況,選準農藥,適時開展化學除草。防治節節麥可以選用甲基二磺隆,防治雀麥可以選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復配制劑,防治野燕麥、看麥娘可以選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精惡唑禾草靈等藥劑及其復配制劑,防治播娘蒿、薺菜可以選用雙氟磺草胺、二甲四氯鈉、唑草酮、雙唑草酮等藥劑及其復配制劑。防治時間宜選擇在小麥3~5葉期、雜草2~4葉期、晴天無風天氣進行。
七、早春田間管理
(一)氮肥后移,重施拔節肥
優質小麥春季追肥要前氮后移,重施拔節肥。對于分蘗少、群體不足的二類苗、三類苗麥田,應結合澆水或趁墑施尿素75~120 kg·hm-2和適量的磷酸二銨;拔節末期進行第二次追肥,施用尿素105~150 kg·hm-2。對群體適宜、生長健壯的一類苗麥田在拔節孕穗期(3月下旬)基部第一節間定長、第二節間伸長、倒二葉露尖時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50~225 kg·hm-2。
(二)適時化控,預防倒伏
小麥返青至起身期是預防倒伏的關鍵時期,要結合不同品種的特征特性,對長勢偏旺、抗倒能力差的品種,起身前可每公頃用15%多效唑可濕粉劑750 kg,兌水750 kg均勻噴霧,以縮短基部節間,降低株高,增強抗倒伏能力。
(三)精準用藥,綠色防控病蟲草害
小麥紋枯病、根腐病防治可用24%噻呋酰胺懸浮劑300mL·h m-2,兌水750 kg·h m-2噴灑小麥莖基部,間隔10~15天再噴1次。防治麥蜘蛛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20~150 mL·h m-2。當日平均氣溫超過6℃以后,選擇晴好天氣于10:00—16:00及時進行化學除草。化學除草要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并嚴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發生藥害。
八、中后期管理
(一)科學澆水施肥
小麥返青期,高肥力地塊可結合澆水追施尿素75 kg·hm-2。對群體偏少、長勢較弱和前期未追肥的低肥力麥田,可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50 kg·hm-2。高肥力麥田要早澆灌漿水,保證小麥籽粒正常灌漿,同時可改善田間小氣候,抵御干熱風為害。一般在揚花后7天內澆完,收獲前不再澆水,避免過晚澆水降低蛋白質含量和角質率,影響品質。澆灌漿水應關注天氣變化和掌握水量,不要在風雨天氣前澆水,切忌大水漫灌,以防倒伏。
(二)實施“一噴三防”,防治病蟲害
小麥揚花抽穗期是多種病蟲集中發生為害的高峰期,若防治不力,將給小麥產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小麥揚花抽穗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展“一噴三防”,重點防治蚜蟲、吸漿蟲等蟲害和赤霉病、銹病、白粉病等??捎?5%氯氟·吡蟲啉懸浮劑300 mL·hm-2、30%己唑醇懸浮劑150 mL·h m-2、磷酸二氫鉀3000 g·h m-2,或15%氯氟·吡蟲啉懸浮劑300 mL·h m-2、30%己唑醇懸浮劑150 mL·h m-2、磷鉀型大量元素水溶肥3000 g·h m-2,制成混合溶液,均勻噴施。
九、適時收獲
優質小麥在蠟熟中期(即麥穗變黃,葉片枯黃,莖稈金黃有彈性,大部分籽粒變硬)收獲產量最高、品質最優,收獲時要嚴格按品種單收、單打、單貯,防止混雜降低優質小麥商品等級。收獲后,要及時晾曬,防止遇雨和潮濕霉爛,做到顆粒歸倉,實現豐產豐收。
作者簡介:吉金金(1983—),女,河南武陟人,本科,農藝師,主要從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責任編輯" " 程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