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圈層化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獲得感的追尋、困境及引導

2025-02-01 00:00:00鄭苗張家靖劉向陽
高教探索 2025年1期
關鍵詞:大學生

摘要:在圈層化背景下,處于“成人初顯期”的高校大學生,其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之間并不同步,在追尋獲得感的過程中有著獨特體驗。對高校大學生開展研究發現,傳統評價體系仍然被認為是獲得感的主要來源,但日益激烈的競爭及身心疲憊的內卷導致多數大學生獲得感較低,進而產生對友善環境的期盼。基于上述考量,本文提出拓寬道路,提供豐富多彩的可能;因材施教,創新引導青年的話語;家校聯動,增進家庭港灣的共情;平和樂觀,探索適合發展的方向等引導路徑。

關鍵詞:圈層化;大學生;成人初顯期;獲得感;傳統評價體系

收稿日期:2024-03-12

作者簡介:鄭苗,廣州航海學院黨委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助理研究員;張家靖(通訊作者),廣州航海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輔導員,高級工程師;劉向陽,廣州航海學院土木與工程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副教授。(廣州/510725)

*本文系2023年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高等教育專項)研究課題“圈層化背景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建構研究”(編號2023GXJK447)、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2024年度課題“圈層化視域下的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研究”(課題編號202317159)、廣州市教育研究院2024年度科研課題“圈層實證視野下基于學生群體畫像分析的高校精準思政研究”(課題編號2024mskt45)的部分成果。

一、問題提出、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一)問題提出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首次提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的治國理政目標[1]。此后,“獲得感”在治國理政各個領域的實踐中持續得到闡述和深化,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2]這為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其“獲得感”提供了根本遵循。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當代大學生步入傳統結婚生育階段的時點不斷推遲,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時間不斷拉長,所從事工作也充滿著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美國心理學家阿奈特將這段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互相矛盾的時期定義為“Emerging Adulthood”,即為“成人初顯期”,認為該時期具有認同探索、不確定性、自我關注、過渡性和可能性等幾個方面的特征。[3]“成人初顯期”理論開辟了研究青年獲得感的新范式。高校大學生在獲得感追尋過程中產生的獨特體驗以及所面臨的現實困境,關系到青年一代的全面發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圈層化源于共同的興趣和語言。隨著互聯網的深度滲透,網絡早已突破了“可以選擇使用”的工具范疇,成為一種令人無法遁形的背景環境,圈層化的存在形式、可能的規模和聚集類型都得到空前拓展。[4]高校大學生們普遍或深或淺地以某種形式融入特定圈層,深受人際隔閡、繭房效應等負面作用影響。[5]

本文采用敘事型質性研究方法,嘗試從三個角度開展探索:一是處于成人初顯期的高校大學生獲得感的來源及感知情況;二是在獲得感追尋過程中存在的困境及造成困境的原因;三是在克服困境追尋獲得感的過程中希望得到的幫助。基于此,就提升高校大學生的獲得感提出對策建議。

(二)概念界定

“獲得感”是內涵豐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概念,目前學界并未形成統一明確的定義。在經濟社會實踐中,“獲得感”源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社會公平正義、促進民生改善和人的全面發展[6],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完善的公共服務和高效的治理能力。[7]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獲得感”表現為受教育者因切實獲得某種需要的滿足而產生的持續、正向的主觀體驗,這種體驗具有能動性、真實性、正向性和持續性等特征[8],且伴隨著自身知識結構的更新賦予主體正向和愉悅的心理情感。[9]本文對“獲得感”定義限定為高校大學生在“成人初顯期”通過所知、所感及所為產生的積極感受,這種感受同時對大學生的感知及行為提供反向糾偏和指引功能。

美國學者費舍爾基于文化趨向性的視角認為共同的語言和興趣愛好使得人群突破了地域的束縛而相聚。[10]圈層因價值觀而聚合,因興趣點而分眾,可以分為網絡信息圈層和網絡社交圈層。前者服務于信息數據的精準推送,后者是網絡社群的聚集。[11]本文對“圈層化”定義為活躍于互聯網的高校大學生因家庭背景、成長環境、興趣愛好等個體因素而產生的以類聚、以群分的現象,這種分層對獲得感的判斷產生重要影響。

·大學生發展·圈層化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獲得感的追尋、困境及引導

此外,本文中提及的“傳統評價體系”,其界定為主流社會輿論對于高校大學生的發展與成才形成的世俗判斷,這與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有所區別。前者更強調分數、排名、“上岸”等與同輩競爭密切關系的指標,而后者更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敘事型質性研究方法,在課題組日常管理和服務的高校大學生樣本中選取典型對象,圍繞獲得感的追尋和困境、支持和幫助等話題,以其個體經歷和感受為數據來源開展分析。高校大學生群體具有典型的圈層化屬性。第一類圈層是傳統意義上的“標桿優秀生”,他們大多天資聰穎、勤奮好學,除了在學習成績上遙遙領先,在學科競賽、文體及志愿活動等方面亦出類拔萃,普遍身兼學生組織職務,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第二類圈層是讓人頭疼的“問題困難生”,他們普遍存在沉迷游戲、曠課、違紀等情況,也是學業預警、補考、重修、留級名單的“常客”,此外有少部分同學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以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癥、精神分裂癥為主。第三類圈層是存在感比較低的“大眾迷茫生”,他們普遍家庭環境一般,資質普通,且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同時,圈層的劃分并非嚴格的涇渭分明,會存在某種程度上的彼此交叉,例如存在活躍在學生組織同時學業成績不理想的同學。

二、影響當代大學生追尋獲得感的表征

(一)高校大學生獲得感的追尋來源

研究發現,個人興趣、家庭和睦、同窗友誼、學校認同、社會責任等構成了大學生獲得感的重要來源。

受訪者01的獲得感受“家庭”因素影響較大。其十分關心專業能力發展和個人成長規劃,在20分鐘訪談中“爸媽”一詞出現了14次,可見父母態度對他的感受影響較大。其父母均是進城務工的普通工人,難以在專業學習或人生發展方向上給予較多的指導。同時,由于尚未達到“貧困生”認定條件,懂事又倔強的他瞞著父母在學校附近餐館兼職服務員。對于“獲得感”的話題,受訪者01表示并不很確定。“這次我如愿拿了校二等獎學金,爸媽挺高興的,就感覺拿獎學金應該是有意義的事情吧”“爸媽給我的生活費是夠的,但我知道那是他們省吃儉用剩下的,聽師兄說以后考研考編輔導班要花不少錢,我得先攢著”“我覺得能讓爸媽感到高興的事情就是有意義的”(FT-01)。

受訪者02的獲得感則主要來自家庭與同窗。其入學不久后曾因在宿舍使用違章電器受到學校的警告處分,同時被撤銷班委職務。輔導員曾一度十分關心她的心理狀態,擔心她因為履歷上的“污點”而自暴自棄。讓人意外的是,她對目前的學習生活狀態感到“忙碌但很有獲得感”。“目前在帶領團隊創業,已步入正軌”“非常忙碌,但很充實,團隊成員都是同學,氛圍很好”“男朋友對我很貼心,因為身體不好,每次上醫院都陪著跑上跑下”(FT-02)。盡管在學習生活中遭遇挫折,家人、同窗的關心支持給受訪者02帶來安全感,較為活潑外向的性格也幫助她很快從負面情緒中走出,忙碌的創業過程激發了拼搏奮斗精神,這些都是受訪者02獲得感的重要源泉。高校大學生普遍會根據自身的客觀條件在某一項或幾項事務中縱深發展,這些事務通常并非傳統評價體系中的課程學習或學科競賽,而是呈現百花齊放的豐富樣態。

受訪者04的獲得感主要來自個人興趣。作為騎行愛好者,閑暇時刻喜歡和同學、朋友開展騎行活動。“主要覺得應該有一項興趣愛好,不然大學生活會很枯燥”“平時會和騎友交流騎行裝備,也會相約一起騎行,長途跋涉,覺得很好玩”(FT-04)。受訪者05和06的獲得感主要來自社會的認可。受訪者05擔任團支書和班長職務,在學生工作事務中履職盡責。其職業規劃為本科畢業即投身創業,因而在校期間就通過各種“折騰”實現了不依靠父母解決學費和生活費的“小目標”。“我知道有些傳統的道路不適合自己,但也不想就此消沉,總得找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做”“至于什么是有獲得感的事情,可能就是那些讓我與眾不同,讓同學們覺得我特別厲害的事情吧。畢竟我在學習成績上很難名列前茅”(FT-05)。受訪者06在校級學生組織擔任負責人,性格成熟穩重且熱情,思路清晰有主見,深得指導老師信任。而在一次競聘活動的推薦意見填寫過程中,其輔導員卻感到為難,原因是該學生的補考科目過多,累計學分已臨近“紅線”,如繼續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學生活動中,可能無法取得學位。出于關心愛護學生的目的,輔導員在推薦前與其開展了一次深入的談心談話提醒。“我很感謝輔導員的提醒,他并沒有因為學業問題而否定我,相反,很包容,他提供了很多平衡學習與工作的方法,給了很多鼓勵。”在受訪者06看來,自己雖然學業較差,但在學生活動中能找到自身價值,特別是通過組織參與社區活動履行社會責任,成為其大學生活很有獲得感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大學生追尋獲得感面臨的困境與渴求的幫助

處于“成人初顯期”的高校大學生,在傳統評價體系的上升通道中面臨激烈競爭,進而轉向次屬系統尋找慰藉,俘獲聲望、趣味、閑暇以及自我感受,以此解決獲得感不足的問題。當不確定性和模糊性顯著時,歸屬感扮演重要中介效應。[12]

對于第一類圈層的“標桿優秀生”而言,包容的環境對于其追尋獲得感十分重要。受訪者07對于未來的職業規劃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目前正全力準備一所“雙一流”院校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在他看來,一點一滴提升分數就是獲得感的源泉所在。在提及最希望得到什么樣的幫助時,受訪者07認為繁重的備考任務和激烈的競爭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只希望不被打擾,我知道父母和老師都很關心我”“只能依靠自己,趁現在擁有完整的不被打擾的復習時間,努力沖上岸,不行就年后再找工作機會”“競爭很激烈,壓力很大,擔心無法上岸”“沒辦法,我這個專業考編的機會很少,除了考研,基本就是找工作”“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是蠻有成就感的事情”(FT-07)。受訪者01在訪談中也坦言,父母“望子成龍”的期待給自己帶來了較重的心理負擔,休閑娛樂的時刻總會伴隨著“負罪感”。“有時候無聲的關注也挺讓人窒息的”(FT-01)。面臨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受訪者01除了希望獲得職業規劃方面的指導,同時希望有“更多的獨處的時間,我指的是不被外界打擾的時間”(FT-01)。

在訪談過程中,處于第二圈層的“問題困難生”更多呈現出對荒廢時光的悔恨與對多元發展的反思。受訪者06因過多請假、曠課等原因屢次受到任課教師的批評,學業績點自然“慘不忍睹”。然而作為學生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完成者,“有時感覺挺矛盾的,會懷疑這樣做的意義,特別是面臨學業的‘預警’時”“我知道老師們都為了我好,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FT-06)。受訪者09也面臨類似的困惑,其對自身專業不感興趣,又無法滿足轉專業的績點排名要求,但憑借較好的設計能力加入了創業團隊,并逐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由于接近失去學位的“紅線”,受訪者09在與家人的反復商量后不得不謹慎地選擇休學。在辦理完手續后,輔導員在談話中提醒充分利用未來一年的時間把功課趕上。“我也想利用gap year來思考適合自己的道路”(FT-09)。對于所需要的幫助,受訪者06和09都提到了“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和“支持個性化發展”。“雖然學習很差,但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雖然我很努力,但我確實很難在學校目前的制度框架中得到好的評價。如果能得以改變,那該多好”(FT-06)。

身處第三圈層的“大眾迷茫生”則呈現對發展前程的不安和疲憊的心態。受訪者03認為“生活沒什么獲得感”,他與輔導員的日常溝通不多,雖然從未出現過曠課、掛科、違紀等情況,但也從未受到表彰嘉獎,屬于“存在感”不強的學生。“雖然選擇考研但希望不大”“有點后悔吧,早知道大一大二時少打點游戲”“大學幾年花了很多時間打游戲,周圍很多人在玩,所以并沒有太多的‘負罪感’”“課堂講授的內容很快,經常跟不上”“深夜里躺下后又很后悔浪費這么多時間打游戲和刷視頻,作業沒寫、單詞沒背、也不像其他同學忙兼職掙點錢”(FT-03)。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玩游戲及刷短視頻等娛樂,盡管能帶來短暫的歡愉,然而這種愉悅情緒在現實的學業和就業的壓力下未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對于希望獲得的幫助,受訪者03表示希望自己在未來的日子多一些堅持和韌性。“無論是升學還是工作,能成熟起來,對自己負責”(FT-03)。此外,個人生活境遇遭受挫折亦是影響獲得感的重要因素。受訪者08坦言因感情交往受挫而生活狀態較為抑郁。“多年的感情付出沒有得到回應,感覺特別不值得、沒有意義”“父母也知道一些,但這些事我也不想他們太多參與,這是我自己的事情”(FT-08)。課題組發現,宿舍關系、戀愛關系、家庭關系都深刻影響大學生的獲得感,甚至嚴重沖擊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由于涉及個人隱私,一線學生工作者需要像“偵探”般通過反復溝通構建友誼并取得信任方能有效介入處理,進而幫助他們平穩度過生命歷程中這段“暗淡的時光”。

身處“成人初顯期”的高校大學生面臨從校園到社會的重要轉變,個體成長的迷茫、學業壓力的劇增、家庭期待的重負、社會融入的不安等多方面因素交織,使其在獲得感的追尋過程中備感迷茫和壓力。課題組在訪談中發現,傳統評價體系對大學生尋找獲得感的影響十分強大,不論身處哪個圈層,學生普遍認為拔尖的學科成績、遙遙領先的績點、豐碩的競賽成果、考編考研“上岸”才是世俗意義上所謂“真正的成功”,而獲得“成功”所帶來的壓力如影隨形、無法擺脫,令大學生們渴望得到理解支持和友善包容。因此,社會、學校、家庭需要多方聯動引導大學生適時調整心態、合理設置預期、坦然面對競爭。

三、促進大學生獲得感的引導路徑對策

(一)拓寬道路:提供豐富多彩的可能

獲得感的追尋過程并非某種虛無縹緲的玄學實踐,而是需要得到來自各方面的支持,進而推動形成更公平、更多元、更友好的成長路徑,讓高校大學生能基于自身實際情況找尋適合的發展道路,讓傳統評價體系具有更大容量、更多維度和更暖溫度。近年來,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人社部門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把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擺在突出位置,著力加快構建工作體系、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打造規范化零工市場、加快推進就業信息化建設等,創造挖掘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崗位。2023年1-10月,就業補助資金支出901億元,失業保險穩崗支出334億元,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為企業減負超過1400億元[13]。近年來,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和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高校大學生投身“三支一扶”。無論是獲得2023年首屆全國外賣配送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冠軍的浙江衢州農民工黃曉琴,還是從大城市離職后和一群志同道合朋友回到家鄉當起新時代農民的廣東青年阿凌,都實現了個人的進步與國家的發展緊密關聯,這是一個值得欣喜的進步。

(二)因材施教:創新引導青年的話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更加自信自強、富于思辨精神,同時也面臨各種社會思潮的現實影響,不可避免會在理想和現實、主義和問題、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14]高校作為育人主體,需要深入細致的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們用敏銳的眼光觀察社會、用清醒的頭腦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創造未來。大學生群體面臨縱向時代差異性和橫向圈層差異性,傳統填鴨式的宣貫教育難以奏效,不同圈層所需的引導策略各有側重。面對圈層之間的隔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尋求與圈層對象的“話語共識”和框架內的“最大公約數”。過往有些教育話語嘗試了“萌”的效果并取得了一些成功案例,而伴隨“萌”紅利的消退,如今也面臨著更多“不感冒”“不買賬”的困境,教育話語的創新迫在眉睫。同時,高校應當提供資源、創造條件持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能力建設。對于一線思政教師與輔導員而言,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在尋找分析熱點、醞釀構建創意、創新表達形式的過程中尋求突破,在引燃情緒與觸碰心靈的持續探索中總結得失,進而增長技藝、獲取經驗。

(三)家校聯動:增進家庭港灣的共情

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就業風險的影響顯著,其中,“父母參與”和“學業成就”發揮中介效應[15]。基于社群主義的美德觀念所強調“角色規范”有助于讓大學生以微觀視角理解自身肩負的責任。改善所處家庭關系狀況、提高大學生內在自我關懷能力,有助于緩解焦慮情緒。[16]課題組發現,家庭因素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包括經濟方面的支持和控制,以及就業創業方向的選擇。在一線學生工作中,課題組發現心理問題和學業問題學生的背后幾乎都能找到家庭因素的影響。因此,大學生在追尋獲得感的過程中,家庭應力所能及地承擔起心靈庇護的港灣。港灣作用的發揮基于對當前青年境遇的認知、理解和共情,進而通過平等的對話實現情感的交流。一是與時俱進,夯實有效溝通基礎。在當下這個具有挑戰性的時代,雖充滿著無限發展可能,但也存在階層上升通道擁堵加劇,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同時也是學歷加速貶值的時代,大學生成長的環境和面臨的問題已顯著變化。家長如固守陳舊認知,將無法實現與子女的有效溝通與深度共情,導致說不上去、說不進去,被頂回去。二是抑制焦慮,合理成長成才預期。家庭焦慮的過度傳導容易產生對立情緒進而引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做到揚長避短,引導子女在升學就業和社會融入中找到適合自身的位置方才是應有之義。三是家校聯動,雙管齊下發揮作用。促進學生與父母關系的和諧已然成為一項重要的學生工作,家校雙方應加強溝通聯動,給予大學生在追尋獲得感的過程中提供切實有效的支持和幫助。

(四)平和樂觀:探索適合發展的方向

大學生面臨制度更迭、環境劇變和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信息時代,生存在張力之下,他們所處的狀態并非是“既要”和“又要”的奢侈,而是充滿既“卷不動”又“躺不平”的酸楚。[17]這種“佛系”的心態,并非“犬儒”,亦并非“喪”,而是一種“人畜無害”的消極的善,具有合理的道德結構。[18]高校大學生在獲得感的探索和替代過程中應注重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一是直面生存環境、正視激烈競爭。高等教育普及化、知識更新快速化、就業競爭白熱化是當代大學生需要正視的現實,傳統評價體系之外的探索雖能產生精神慰藉但始終無法取代人全面發展的主題。勇于直面環境、坦然面對競爭的過程本身就是獲得感實現的過程。二是保持平和樂觀、加強自我“療愈”。適時調整心態,在激烈競爭中成長是一種不局限于高等教育階段的自我修行,在圈層化普遍、娛樂化泛濫的網絡社交中保持清醒定力、突破隔閡屏障、抵御繭房束縛,是大學生獲得感追尋的必經之路。加強人際互動、善用自然環境和文化產物開展“治愈”心理體驗有著積極意義,具有心理安撫和正向引導作用。[19]三是加強溝通交流,探索更多可能。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新時代的環境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也提供時不我待的機遇。更充實的物質保障、更多彩的精神生活帶來更多樣的人生路徑。高校大學生應打破圈層壁壘、加強溝通交流、開拓視野眼界,找尋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

四、結論

獲得感追尋及困境問題因群體而異,因時代而新。當前,處于“成人初顯期”的高校大學生面臨前所未有的社會變局和激烈競爭,傳統評價體系盡管仍然作為獲得感的重要來源但追尋困境重重。圈層化現象在大學生群體的普遍存在使得獲得感追尋復雜化。困境的紓解需要社會層面拓寬路徑、教育層面因材施教、家庭層面聯動支持以及個體層面平和樂觀。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 李克強等出席[EB/OL].(2015-2-27)[2024-09-12].https://www.gov.cn/xinwen/2015-02/27/content_2822649.htm.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EB/OL].(2016-12-08)[2024-09-12].https://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1.

[3]ARNETT J J.Emerging Adulthood: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5):469-480.

[4]劉望秀,王歆玫.黨史學習教育如何“破壁”青年圈層文化[J].思想教育研究,2021(9):80-85.

[5]王文艷.網絡圈層如何賦能青年[J].人民論壇,2020(26):120-121.

[6]趙凌云,楚武干.全面深化改革的發生、歷程與成就[J].江漢論壇,2024(4):39-48.

[7]黃新華,吳小彤.在增進民生福祉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基于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高品質生活實現路徑研究[J].學習論壇,2024(1):5-11.

[8]張業振.論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的內涵、邏輯及其實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6):67-71.

[9]陳科,謝佳瓊.思想政治教育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作用機制[J].思想戰線,2024,50(3):132-142.

[10]FISHER C.Toward a Subculture Theory of Urbanism[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dogy,1975,80(6):1319-1941.

[11]陳志勇.“圈層化”困境: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戰[J].思想教育研究,2016(5):70-74.

[12]趙娜,馬敏,辛自強.生命意義感獲取的心理機制及其影響因素[J].心理科學進展,2017,25(6):1003-1011.

[1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穩就業 兜底線 書寫高質量人社答卷:2023年全國人社工作綜述[EB/OL].(2024-01-22)[2024-09-12].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rsxw/202401/t20240122_512536.html.

[1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2022-05-10)[2024-09-12].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92851.htm.

[15]高娟.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如何影響大學生就業風險:父母參與和學業成就的中介效應[J].南開經濟研究,2022(7):162-181.

[16]郭佩佩,高凱,姜茂敏等.自我關懷能力、家庭關系對上海高校大學生狀態和特質焦慮的影響[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22,39(12):946-950.

[17]邢婷婷.占卜術與時間焦慮:當代青年的自然節律時間與社會時間之間的張力[J].中國青年研究,2019(1):78-86.

[18]汪行福.佛系是一種消極的善[J].探索與爭鳴,2018(4):29-33.

[19]閆冰玉,吳建平,權明曉.不如吃茶去:當代青年的“治愈”心理體驗[J].中國青年研究,2023(7):93-103.

(責任編輯廖宇紅)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今日農業(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06
國際大學生節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學生之歌
北方音樂(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大學生實習“注水”誰之過
教育與職業(2014年7期)2014-04-17 18:46:57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中國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
媽媽背出來的大學生
中國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亚洲精品在线91| 麻豆精品在线|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91久久夜色精品| 国产第八页| 精品久久久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日韩av手机在线|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午夜小视频| 亚洲天堂777|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不卡无码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久久|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日本免费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婷婷激情亚洲|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国产99免费视频| 91色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色播五月婷婷|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91福利免费|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