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希望給他人留下好印象。然而,許多人卻因為口臭這個“社交殺手”而變得不自信,不敢大聲說話、大口呼氣,甚至不敢靠近他人,苦惱萬分。
不久前,老吳來到醫院尋求幫助。他是一名銷售人員,由于口臭問題,在與客戶交談時,好幾次看到客戶忍不住掩住口鼻,業務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影響。雖已人到中年,業績卻一直上不去,還面臨著被公司淘汰的風險,老吳很是擔憂。
經過詳細的口腔檢查后,醫生發現老吳的牙齒周圍堆積著厚厚的牙結石,牙齦紅腫并且有很深的牙周袋,已然進入牙周炎中期階段了。“牙周病的治療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牙周治療并不能讓已經被破壞的牙骨恢復至原始狀態,只能控制病情不再惡化。”醫生耐心地對老吳說,“其實您年紀也不是很大,但牙骨萎縮卻很嚴重。建議您先進行潔牙,把牙齒表面的牙結石清除干凈,隨后再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老吳遵醫囑進行了潔牙,在之后的半年里積極進行牙周治療,平時也認真刷牙護牙,“口氣”問題大有改善,社交時也不再覺得尷尬了。
如果你的牙齒也出現了像老吳一樣的情況,那可要注意口臭問題了。當然,肯定也會有不少朋友存在疑惑:“雖然我的牙齒沒有出現厚厚的牙結石、牙齦紅腫、牙周袋等現象,但還是害怕自己會有口臭,那我該如何測試自己有沒有口臭呢?”
可以做做兩個簡單的小測試,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呵氣測試
把雙手合攏成碗狀,包住嘴巴和鼻子,然后向手掌心呵一口氣,迅速聞一下有沒有異味。
●舔腕測試
用舌頭舔一下手腕,等唾液干了之后,再聞聞手腕是否有明顯的味道。
若上述兩個測試部位存在異味,說明你可能也有“口臭”問題。
口臭分為生理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而病理性口臭又分為口源性口臭和非口源性口臭。
其中,由牙周疾病、齲齒、口腔衛生等口腔內部因素所引起的口源性口臭占了口臭的80%~90%。此外,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統問題,鼻竇炎、扁桃體炎等疾病,吸煙、飲酒、熬夜等不良習慣和進食某些刺激性食物也會引起口臭。
因此,要消滅口臭這個“社交殺手”,重視口腔衛生的維護和口腔疾病的預防、治療是第一位的。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對于口源性口臭患者,應堅持每天早晚正確刷牙,飯后使用牙線清理牙縫,定期洗牙,輕輕刮除舌苔等。有蛀牙的患者,由于齲洞內容易留存大量的細菌和食物殘渣,腐爛發酵后就會產生難聞的氣味,因此需要及時進行補牙治療。對于牙周炎患者,則需要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包括潔治、刮治、根面平整等,嚴重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定期口腔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口腔問題。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保持口腔濕潤,有助于減少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細菌。
對于非口源性口臭患者,則應針對具體病因進行治療,如消化不良患者可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治療鼻竇炎、扁桃體炎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不吸煙、不酗酒,少吃刺激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堅持早睡早起,積極鍛煉身體,健康清新每一天。
編輯/朱秋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