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一個闔家團圓的節日,一家人圍坐一起,敘敘家常,是多么其樂融融的畫面。此時,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些堅果,既用于招待客人,也供自己享用。
堅果是外面覆蓋有木質或革質外殼的食品。按營養成分區分,可將其分為油脂類堅果和淀粉類堅果。油脂類堅果有核桃、花生、葵花籽、腰果、開心果、榛子、巴旦木、杏仁、松子、香榧、碧根果、夏威夷果、西瓜子、南瓜子等。而淀粉類堅果有栗子、銀杏(白果)、芡實等。大多數堅果不經烹調可直接食用,有些可炒熟后食用,如花生、瓜子、栗子、白果。堅果仁經常制成煎炸、焙烤食品,作為日常零食食用。
堅果的特點是含蛋白質較多,一般在12%~22%之間,其中西瓜子和南瓜子的蛋白含量更達到30%以上,一般谷類的蛋白質含量在7%~12%之間,包括大米、面粉、高粱等,可見堅果的蛋白含量要遠遠超過谷類。
油脂類干果的脂肪含量較高,多數在40%左右,其中榛子、葵花籽、核桃、松子、碧根果等可達到50%以上,可歸于油料作物。這些油都屬于植物油,消化率高,亞油酸的含量高,不含膽固醇。這些脂肪大多屬于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屬于優質的植物性脂肪。其中豐富的維生素E又增加了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穩定性,可用于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的預防。而含碳水化合物較少,多在15%以下。
淀粉類干果則含碳水化合物甚多,如栗子、白果、蓮子等。含碳水化合物都在40%以上。
堅果類食品是維生素E和B族的重要來源之一。維生素E屬于脂溶性維生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堅果中還富含多種礦物質,包括鉀、鈣、鎂、磷、鐵、鋅、硒、銅、錳等。其中鐵的含量以黑芝麻為最高,故有明顯的補血作用,能夠防治缺鐵性貧血。鋅在腰果中含量最多,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夠促進食欲,促進性器官的發育,還參與免疫反應。硒能夠抗氧化,防衰老,增加人體免疫功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也是在腰果中含量最多。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錳會導致癲癇、糖尿病、苯丙酮尿癥等,堅果中含錳量最多的要數榛子。
堅果營養豐富,當然,具體到吃哪一種堅果,可根據自己的愛好、供應情況等酌情選擇。但堅果雖好,也需注意。
堅果好吃有營養,但是它含有不少的脂肪,而脂肪攝入過多必然會增加能量攝入,從而增加肥胖、血脂異常等問題的發生風險,因此,限量吃是基本要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平均每周攝入堅果(可食部分)70克,平均每天10克左右。
市面上售賣的堅果琳瑯滿目、五花八門且口味眾多,五香味、油鹽味、香辣味等口味誘人味蕾,但從安全和健康角度考慮,最建議大家吃的依然是“原味堅果”,原味堅果中、調味品添加劑更少。
油性堅果的不飽和程度高,很容易氧化變質,也容易受潮發霉,產生黃曲霉毒素,危害身體健康。眾所周知,黃曲霉毒素是導致原發性肝癌的罪魁禍首,不可不慎。這就要求堅果一定要保存在陰涼干燥處,盡量隔絕空氣。若發現發霉變質,絕對不可食用。有哈喇味的堅果,由于氧化、酸敗,產生了大量甲醛、苯類,對人體有害,也不能吃。
編輯/孫蓓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