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頭不好看,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力!”近年來,家長對寶寶顏值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些關于頭型的傳言甚囂塵上。
事實上,幼兒頭顱畸形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的顱骨變形,主要是指寶寶頭骨后位或側位發生不同程度的扁平畸形,如斜頭畸形、扁頭畸形和舟狀頭畸形等。生理性顱骨變形對寶寶影響最大的就是顏值,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會對寶寶的智力發展產生影響,因此家長不必過于擔心。
而病理性的頭顱畸形通常與顱縫早閉、遺傳性疾病、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外傷等因素相關,患兒可能會出現顱內高壓和神經功能障礙,影響大腦和顱腔的正常發育,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對于因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幼兒頭顱畸形,家長需要抓住寶寶頭型糾偏的黃金期:4~6個月。家長們可以先通過調整生活習慣來改善寶寶的頭型。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
經常調換寶寶的睡姿。剛出生的寶寶,顱骨縫還沒有閉合,顱骨也比較軟,容易受外力影響變形。因此,要避免寶寶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睡覺,建議讓寶寶交替采用仰臥、側臥等不同的睡姿,一般可以每2~3小時變換寶寶的睡姿。
適當進行俯臥活動。在寶寶清醒且有大人看護時,可以用小玩具引導寶寶進行抬頭練習,或讓寶寶趴在床面上,雙手放在胸前,玩耍一會兒,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寶寶頭部持續受壓,還能鍛煉其頸部、背部和手臂力量。但需注意的是,進行俯臥活動時,不要使用過多的軟墊或毛絨玩具,以防堵住寶寶口鼻引起窒息。
補充維生素D。寶寶出生后,家長應遵醫囑盡早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和骨骼的發育。若寶寶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出現前囟門閉合延遲、方顱等現象。同時,也可以在天氣晴朗時,讓寶寶多曬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