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上有“蘇黃米蔡”一說,這個“米”就是北宋的米芾(另三人是蘇軾、黃庭堅和蔡襄)。米芾被時人稱為“米顛”,為何?他有諸多怪癖唄。
米芾患有嚴重的潔癖。只要用手拿過東西,就要洗,用按有長柄的專用銀斗洗,至少洗三遍,洗完,不用毛巾擦拭,而是直接用手拍,直至手干。無論到哪里,仆人都得帶著水壺,隨時換用。米芾從不吃煮雞蛋,他說雞屎味兒會煮進雞蛋里。也不許別人隨便碰他的東西。
有次上朝,米芾的朝靴被人動了一下。回到家,米芾立刻把朝靴洗了又洗,刷了又刷,最后把朝靴都洗破了。有客人來訪,一般客人,米芾就讓客人站著。非坐不可的客人才給坐,待客人走后,就命仆人反復擦洗客人坐過的椅榻。
有次米芾得了個好硯,邀好友周仁熟來賞玩。米芾開箱取硯,小心謹慎,周仁熟虔誠地侍立一旁,還拿手巾一遍遍擦手。米芾遂決定給周仁熟把玩。周仁熟說:“硯是好硯,不知發墨如何?”“當然好啦。”米芾說著,就命仆人去取水。沒想,“未至,及以唾點磨墨”,周仁熟沒等水拿來就朝硯臺里吐了唾沫,磨起墨來。米芾大怒道:“你為何先恭后倨?此硯已被你污染,不能用了!”周仁熟也是個很有個性的主兒,竟毫不客氣地拿了好硯,扭頭就走。
女大當嫁,米芾也在為女兒尋找合適的郎君。雖然上門求婚者甚多,卻沒一個讓米芾看上眼的。一日,來了個名叫段拂、字去塵的后生。米芾一看這名字就高興了:已經拂過了,還要再去塵,潔凈極了,真好。米芾就做主把女兒嫁給這個段拂了。
米芾還癡迷奇石怪石,是個十足的石頭迷。看到奇石怪石,米芾不管身在何處在做何事,都要停下,面對石頭,倒頭便拜,還稱石頭為石大哥。他把自己弄成了石頭的超級粉絲了。
早先,米芾在漣水縣為官。附近的安徽靈璧盛產奇石怪石,米芾一有空就往那里跑,到處搜集靈璧石,拿回,整天躲在畫室里賞玩,經常一整天不出來。米芾樂此不疲,就是耽誤公事了,依然故我。他的上司漣水縣令楊杰不高興了,這簡直是胡鬧,有他這樣當官的嗎?楊杰就親自責問米芾來了。
米芾也不辯解,從左衣袖里掏出一塊靈璧石,只見玲瓏剔透,精妙絕倫。楊杰不為所動。米芾不慌不忙,又從右衣袖里掏出一塊靈璧石,只見石上峰巒洞壑,藍天綠水,渾然天成,美不勝收。楊杰再也按捺不住了,一把奪過石頭,迅速放入自己衣袖里,連說,好石好石,你喜歡,我也喜歡啊。兩人大笑不止。
再也沒人說他玩石誤事,米芾又可以好好地賞玩他的石頭了。米芾寫得一手好字,宋徽宗趙佶和他有共同愛好,兩人常一起切磋,但只能用皇帝的專用文具。米芾很快就看上了趙佶的端硯。寫完后,米芾抱著那個硯臺說,這個硯臺被我用過了,哪還配得上皇上啊,您就換一個吧。趙佶大笑,拿去吧。米芾樂得手舞足蹈,抱著硯臺抬腳就往外跑,硯臺里剩下的墨汁都灑到衣服上了,他卻一點兒都不在乎。趙佶又笑,回頭對旁邊的蔡京說,這個米顛真有意思,名不虛傳啊。蔡京幽幽地說:“但愿這個瘋子不會到我家來要啥寶貝。”
不幸言中。蔡京長子蔡攸有一幅東晉王衍的字帖,米芾說服蔡攸帶著王衍字帖,邊游船邊賞玩。蔡攸剛一取出,米芾就把字帖揣在懷里要往河里跳。蔡攸嚇得夠嗆,你這是干嗎?米芾又哭又喊,我平生收藏那么多,可就是沒有這幅字帖,我寧死也不能沒有它!蔡攸只好忍痛割愛。
米芾終于老了。死前一個月,他就安排后事,還準備了一口上等棺材,生活起居就在棺材旁邊。死前七天,米芾洗澡、換衣、吃素、焚香。史載,死的那天,米芾把親戚朋友全叫來,舉著拂塵說:“眾香國中來,眾香國中去。”說完,扔掉拂塵,合掌而死。
選自《現代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