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問題,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要里程碑。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走深走實需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直面復雜風險挑戰,改革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精神力量的強大指引。東北抗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歷史進程的局部體現,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聯不僅以頑強軍事斗爭展現英勇氣概,更凝結而成彌足珍貴的東北抗聯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北抗聯精神在新時代背景下依然具有極其鮮明的現實啟示,特別是從東北抗聯艱辛歷程中能夠充分汲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從東北抗聯堅如磐石的初心使命中標定新時代為誰改革的核心要義
是否能夠厘定核心要義關系到改革能否沿著正確方向深化推進,新時代接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進程需要首先回答為誰改革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初心使命的價值追求深刻烙印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不同時期的創業奮斗中,東北抗聯十四年的艱苦斗爭歷程也集中濃縮了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追夢之路。
東北抗聯勇赴國難的壯烈之舉指向質樸的為民精神與崇高的民族使命。二十世紀初的數十年,在革命與戰爭的時代背景下展現出的最鮮明歷史符號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特別是黨領導東北抗聯堅持抗日斗爭。東北抗聯在東北堅持抗戰的整個歷程都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實現與推進的,始終秉承黨的抗日主張與戰略決策,捍衛人民利益、挽救民族危亡,喚醒民眾“不當亡國奴”的民族意識。在黨中央的號召下,一大批優秀黨員干部奔赴東北地區開展反日斗爭,將領忠誠于黨、戰士錚錚鐵骨,展現最為淳樸的為民情懷與最為厚重的民族使命。東北抗聯堅持對敵斗爭十四年,其間始終置身兇險復雜的軍事斗爭環境中,然而作為一支有堅定信仰的軍隊,東北抗聯始終如一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與崇高理想,正是因為初心使命堅如磐石,才能熔鑄彌足珍貴的東北抗聯精神,才能在當下時代繼續散發恒久的意義。
從東北抗聯堅如磐石的初心使命中找尋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義所在,那就是黨領導全面深化改革從本質上要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為民族謀復興的崇高使命,唯有初心使命清晰才能標定新時代不斷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時代征程的前進方向。經過長期努力,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朝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必須要有謀定如一的決心與意志,而初心使命厘定了崇高遠大的方向標,只有始終堅守初心使命,才能在民族復興的宏闊進程中劈波斬浪、一往無前。黨的各級干部要淬煉堅如磐石的初心使命,勇擔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將為民情懷嵌入人生價值實現的內在標尺之中,時刻彰顯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中不斷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為民族復興添磚加瓦。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由弱亂走向復興的廣闊圖景從根本上需要全體黨員干部在充分彰顯初心使命中得以勾勒與實現。
二、從東北抗聯擔當作為的奮進品格中開辟新征程深化改革的嶄新風貌
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持續強化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核心作用,在實踐中就要持之以恒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尤其是要沿著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所指引的方向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干部隊伍是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力支撐。在革命戰爭年代東北抗聯涌現了一大批對黨忠誠的好干部,共同塑造了東北抗聯堅貞不屈的群體形象,他們在艱苦抗聯斗爭中展現的擔當作為奮進品格在當下依然具有深刻的借鑒啟示。
艱苦卓絕的抗聯生活熔鑄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抗戰勝利后,彭真同志曾經不無感慨地高度評價與肯定東北抗聯在黨的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說在中國共產黨20多年領導革命斗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長征、南方紅軍的3年游擊戰爭和東北抗聯的14年苦斗。東北抗聯堅持抗擊日偽時間最長、生存條件最為艱苦,長期失去與黨中央聯系,身處重重困境下依然矢志不移,涌現出許許多多堅貞不屈的優秀共產黨員,無論是軍事將領,還是普通戰士,上下一心、團結一致,用實際行動譜寫了對黨忠誠的抗聯篇章。正因其始終如一堅持對敵斗爭,在艱苦的抗聯生活中充分彰顯了革命樂觀主義,濃縮了極為寶貴的擔當奮斗品格。東北抗聯文化中的諸多顯著符號實際內含了東北抗聯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在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等抗聯將領創作的抗聯詩詞或歌曲當中,能夠找尋到鮮明的精神價值,或鏗鏘昂揚,或悲壯深沉,在孤懸敵后的艱難處境中,抗聯將領與戰士們通過一首首抗聯詩歌深刻表達了奮斗不息的革命氣節。漫長而艱辛的抗日軍事斗爭鑄就了東北抗聯堅持不懈奮進高昂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越是艱難越向前,抗聯隊伍中的每一名優秀黨員干部就是黨的革命事業的無畏排頭兵,也是黨的理論路線的堅定執行者。東北抗聯時期需要黨的各級干部沖鋒陷陣,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黨的各級干部勇于擔當作為,這正是東北抗聯精神之于當今時代的意義所在。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號角,事業越是向前發展,越需要以奮斗姿態與扎實業績持續開拓新局面。深入勾勒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圖景,就需要各級黨員干部具備開拓進取的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堅持問題導向,時刻準備直面事業發展進程中一系列復雜現實問題,以積極作為、勇于擔當的奮進者形象,剖析問題成因,提出解決對策,為促使那些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與關系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決策科學化提供有效方案。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系統性的宏大工程,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流程與各環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全領域全方位謀劃改革策略,既有前瞻性部署更有務實性舉措。重大改革舉措能否取得顯著成效關鍵要看黨的各級干部是否能以突出業績擔當作為。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就要扎實提升與淬煉各級干部的政治領悟力、政治判斷力、政治執行力,以忠誠、干凈、擔當的硬標準時刻嚴格要求干部,并以此衡量干部綜合素養,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三、從東北抗聯攻堅克難的斗爭歷程中找尋新階段何以改革的內生動力
如何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這是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需要持久回答的重大課題。改革不是空喊口號,而是要直面現實境況與問題,需要高度的智慧與勇氣、科學的方法與路徑、強大的本領與技能。百年黨史就是一部艱辛斗爭的歷史,東北抗聯又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斗爭圖譜中濃墨重彩的一頁。十四年的東北抗聯苦斗歷程定格下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堅定信念,新階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需要在持續增強斗爭本領中開拓事業發展廣闊前景。
在東北抗聯的整體演進歷程中,抗聯隊伍需要克服復雜多變的考驗與挑戰,自始至終面臨著三重困境:與黨中央失聯的孤立無援考驗、日偽殘酷政策的極限壓迫考驗、惡劣自然環境的艱難生存考驗。盡管如此,東北抗聯始終能夠以頑強斗爭意志直面艱險困苦,在東北戰場上、在克服艱險考驗中始終高擎黨的抗日大旗、踐行黨的抗戰策略。例如,東北抗聯第一路軍注重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來提升部隊戰斗力,抗聯一路軍在政治部內部設置宣傳隊,專職承擔宣傳任務,具體工作任務有散發傳單、張貼標語、教唱抗聯歌曲,此外魏拯民等一路軍主要領導同志親自撰寫文章、編寫教材,組織士兵認真閱讀學習《救國時報》等時政類報紙,廣大士兵在嚴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得以鍛造政治本領,不斷夯實鞏固抗日救國的政治信念。又如,楊靖宇游擊戰略戰術的靈活運用,抗聯一路軍的各支部隊在楊靖宇的領導下采取半路伏擊戰術、遠程奔襲戰術、化妝偷襲戰術、誘敵深入戰術等多種軍事戰術,依據敵我態勢實際對比情形,靈活組織與實施具體戰役,抗聯一路軍全體將士在實戰中不斷練就過硬軍事斗爭本領。再如,為突破日偽軍的嚴密封鎖,東北抗聯積極探索創造適合游擊戰爭需要的密營生存方式,既種類多樣又隱藏遮蔽,當時抗聯將士們在行軍作戰中受到軍事生活的啟發思考,逐漸創建包括馬架子式、地窨子式以及利用山洞修筑的天然式的各類密營,修建這些密營正是東北抗聯野外生存本領的集中展現。總之,東北抗聯將士正是憑借著堅定的政治本領、過硬的軍事本領、極強的生存本領始終如一地堅守敵后戰場,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中譜寫出頑強英勇的抗聯篇章。
東北抗聯將士所展現出的頑強斗爭本領,對于當前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啟示。新階段,如何繼續推動改革進程,扎實提高各級黨員干部綜合素養與本領正是動力所在、解題所在。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一系列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風險挑戰還會接踵而至,各種“黑天鵝”與“灰犀牛”事件還會不期而至,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復雜度只會越來越大。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一項全新偉大的事業,每向前推進一步,面臨的風險挑戰也會隨之增加,唯有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健全完善制度體系,才能在日益復雜的世界局勢中謀得先機、占據主動。對于東北全面振興、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而言,更需要學習東北抗聯所展現出的頑強斗爭意志,唯有不斷斗爭、方能突破困局。當前,吉林乃至東北全面振興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沖破舊有體制機制障礙、重塑全新創業發展環境,特別是要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干事創業中增強斗爭本領,持之以恒鍛造契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綜合執政本領,以斗爭本領牽引其他本領,成為具備高度政治能力和高超執政本領的優秀執政骨干,為改革不斷實現新突破提供強大本領支撐。
(作者: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專職副書記、教授)
責任編輯/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