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檢機器人上崗后,對巷道的巡檢真是太方便了,機器人在巡檢過程中能夠實時采集巷道現場工況,比人工巡檢覆蓋面更廣、判定隱患更準確、效率更高,現場畫面能實時傳輸、安全性還高。”2024年12月26日,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陽泉五礦(以下簡稱“陽泉五礦”)機運區(qū)皮帶隊副隊長蔡潤高興地說。
近日,陽泉五礦在主斜井和技改皮帶巷安裝了兩臺智能巡檢機器人,巡檢巷道長度達2400米。經過試運行,各部件運行良好,數據傳輸正常,主運輸系統(tǒng)的安全保障系數得到提升。
陽泉五礦主斜井和技改皮帶巷智能巡檢機器系統(tǒng)由機器人本體、通信基站、充電倉、軌道系統(tǒng)、地面工作站等組成,同時搭載30倍光學調焦可見光攝像機、多種傳感器,可實時采集皮帶巷內的圖像、聲音、溫度及煙霧、一氧化碳、氧氣濃度等數據,實現了對巡檢區(qū)域環(huán)境、設備狀態(tài)的監(jiān)測。
輕點鼠標,皮帶隊調度室的值班人員在辦公室就可以操作巡檢機器人,對主運輸皮帶巷進行巡檢。在生產班,工作人員設置巡檢時間,機器人就會按照指令進行巡檢。
在以往的生產工作中,為嚴格執(zhí)行“行人不開車”規(guī)定,隊組只能每日開展一次人工巡查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巡檢線路過長、勞動強度大、巡檢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隱性問題不易察覺等原因,導致生產班皮帶開動后,容易出現設備安全隱患,造成影響煤炭拉運的問題。
說起主斜井的巡檢機器人,陽泉五礦機運區(qū)副區(qū)長穆瑞軍連連稱贊:“機器人上崗后,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巡檢機器人吊掛于巷道上部的軌道內往復運行,實現了對異常情況的抓拍和實時報警,采集的數據通過軟件進行自動分析,可以精準地判斷是否存在設備故障,并進行故障定位,極大地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非正常停機時間。”
作為礦井智能化改造項目之一,陽泉五礦在主運輸系統(tǒng)投運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實現了地面的遠程監(jiān)測和控制。智能機器人采集的數據實時傳輸到皮帶隊調度室,各項數據即時交互,后臺對數據、音頻、視頻進行深度分析,進行畫面對比、問題判斷,生成巡查報告,實現了對現場環(huán)境、設施異常狀況和設備故障的診斷、預警等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礦井的自動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