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重慶大學未雨綢繆,積極地開展防空,有效保護全校人員和財產安全。既在戰時堅持辦教育,又抗擊日軍轟炸,描繪了戰時教育史上可歌可泣的歷史圖景。
史料是史學研究的基礎。邇來,各種史料的擴充顯而易見。日本亞洲歷史資料中心藏有極為豐富的日方史料,而全國各地的檔案館亦有重要的抗戰史料,如此一來,抗日戰爭的面貌愈益豐富。
眾所周知,大學是研究高深學術的機關,亦承擔培養人才、傳承文化以及社會服務的責任,至關重要。日本侵華戰爭突如其來、猝不及防。隨著空軍的發展,戰爭的立體性顯而易見,防空成為至為關鍵、性命攸關的舉措。而早在1936年,浙江大學便已采取防空舉措,已有初步成效。而重慶大學因防空經費沒有著落,遂致擱置。等到戰爭突發,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交通大學、中山大學等遷至相對安全的地方辦學。日軍實行無差別轟炸,而大學亦必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舉措,因此,雙方開展你死我活的斗爭。
1937年8月19日,國民政府頒布《防空法》,緊接著,重慶市推行防空。1937年9月1日,重慶市防空司令部成立,防空提上日程,重慶大學積極配合,采取防空措施。1937年10月18日,重慶大學發布通告,其將學生與教職員納入防護團中,并明確將防護團之基石——防護班以教職員、學生、工役為主體。具體而言,防毒班由化學、化工兩系合組,救護班由校醫及女同學擔任,工務班由土木、電機兩系合班,避難指導班由各系科各組一班,燈火管制班由發電廠擔任,警備警報班由校警擔任,消防班校工擔任。暫時以12人為一班,包括正副班長各一人。除避難指導班有3位指導員外,其余班均有1位指導員擔責。此外,還設有宣傳隊。當然,這是關乎人即最有活力的部分。
此外,防空還須要配合設施進行。截至1938年12月,重慶大學計(將建完成)有A型防空洞,能容1200余人,B型防空壕,能容200余人,C型防空壕,能容300余人。防護用具亦具規模,計有消防用具6種,內包括防毒面具10具、竹梯6架、水龍竹帽40頂、帆式出水帶50尺、大號水龍1架、大水桶1雙;救護用具計有抬棚擔架8副。由此可知,身處后方的重慶大學未雨綢繆,防空成為日后全校人員性命無虞的關鍵。
而對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而言,既要遷徙辦學,又要面臨日軍轟炸,舉步維艱。1938年4月10日,湖南大學被日軍蓄意轟炸,圖書館全部被焚,書籍均為灰燼,科學館被炸毀三分之一,儀器被震毀大半,第五宿舍全毀,第一、二宿舍損害破壞甚重,全校的電燈、電線、玻璃悉數被摧壞,2名學生死亡,1名工友罹難,員生受傷者達二三十人,合計各種損失到70萬元之多。1938年11月17日,武漢大學遷川物資143箱遭炸毀,價值14萬元,1939年2月4日,50多箱儀器設備再遭劫難。浙江大學遷至廣西宜山,1939年2月4日,其遭日軍轟炸,校產損失大約3萬元,學生損失大概2萬元,不得已停課2天。隨后幾經周折,浙江大學又遷至貴州遵義,得保無恙。由此可知,防空在戰時變得刻不容緩、至關重要。在相持階段,日軍的戰略轟炸與后方大學的防空針鋒相對,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
進入相持階段,日軍倚賴優勢的航空兵力量,實施戰略轟炸,以此達到軍事與政治目的。1939年至1941年,日軍相繼進行第100號、101號、102號作戰,由此,敵我雙方開展無異于你死我活的斗爭。1939年5月3日與4日,華中日軍海軍航空兵第13、14航空隊共計出動72架軍機轟炸重慶,致使死傷8209人,損失房屋多達9991間,重慶市區精華損失殆盡。重慶大學來寧巷房屋在3日的空襲中被炸毀,由是荒廢。此時,防空日亟,急不可待。
1939年5月20日,重慶大學發布通告稱,廣而告之《防空守則》及防空洞分配表。守則規范防空洞的使用和秩序,而且全部教職員、學生、家眷皆可進入防空洞庇護,還囊括北平師大勞作科全科同學及外來避難人員。在日軍的常態化空襲中,1939年9月3日,重慶大學鐵工實習廠、體育專修科附近,被投重量炸彈兩枚,其建筑設備,均有損壞,波及其鄰近試金室、教員院、食堂、盥洗室等處房屋,損失大概有6788元以上。由于全校人員都進入了防空洞隱蔽,悉數安然無恙。人尚且可有效應對日軍的轟炸。可是,儀器、設備圖書等貴且重,重慶大學將圖書、儀器暨工廠重要機器等遷移到江北石馬鄉民房貯藏。
1940年,日軍制定實施“第一〇一號作戰”,5月17日開始,9月4日結束。1940年5月29日,日軍分2批襲渝。當時,一聽到空襲警報,在防護團的指導下,重慶大學師生等分別入洞,故員生千余人,無一人傷亡,僅校警周海林左臂被炸瓦受傷。由于中彈52枚,房屋173間損壞(毀),房屋、儀器及普通器具各項損失約在25萬元之多。1940年7月4日,日軍轟炸重慶大學,炸毀校區理學院、大禮堂、圖書館、文字齋、行字齋、教員宿舍、女生宿舍、盥洗室、開水房、洗煤室等房屋建筑,2名校工罹難,其余人安然無恙。
1941年7月27日至8月31日,日軍又進行“第一〇二號作戰”。1941年8月10日,重慶大學中彈7枚,1人受傷。1941年8月22日,理學院門首及左邊各中彈1枚,該院一、二、三樓房屋多被震毀,饒家院中彈1枚,毀壞房屋大小共10余間,運動場并將全院震壞,運動場中彈3枚、試金室中彈1枚、附近墜彈1枚、新生宿舍附近墜彈1枚,共計中彈9枚,還有1人受傷。
綜上所述,日軍轟炸與我方防空的較量絲毫不亞于迎面相搏,這在戰時重慶大學體現得淋漓盡致。得益于防空,重慶大學有效地保護了有生力量,減少財產損失,在廢墟上辦學,賡續教育。不過,日軍轟炸使得大學元氣大傷,對后世的國防、大學建設的影響深遠。
(作者單位:廣州應用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