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發展研究

2025-02-08 00:00:00燕翙江林強黨利岡
汽車文摘 2025年2期
關鍵詞:趨勢分析挑戰

【摘要】目前正處于自動駕駛產業進入商業化落地重要窗口期,亟需完善的政策體系予以支持。部分發達國家在自動駕駛政策制定方面積累了有益經驗,具有一定借鑒意義。為了健全自動駕駛產業政策體系,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創新與進步,通過對比分析美國、德國、英國與中國的自動駕駛政策發展歷程及不同特征,探索了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發展趨勢,并指出中國自動駕駛政策發展面臨的挑戰。最后,從完善制度體系、鼓勵理論創新、加大經費投入三個方面,提出健全自動駕駛政策體系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自動駕駛;政策;趨勢分析;挑戰;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D920.1文獻標志碼:A" " " DOI:10.19822/j.cnki.1671-6329.20230236

Research on Policy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Driving Industry

Yan Huijiang" Lin Qiang" Dang Ligang

(Beijing Innovation Center for Mobility Intelligent,Beijing 100176,China)

【Abstract】Currently, the autonomous driving industry is entering a crucial window for commercialization and deployment, and a comprehensive policy system is urgently needed to support it.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ccumulated useful experience in the formulation of autonomous driving policies, which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ound policy system for the autonomous driving industry,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in autonomous driving,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autonomous driving poli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hina, explores the trend of autonomous driving industry policies, and points out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driving policies in China.Finally,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policy system of autonomous driving are proposed from three aspects: improving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encourag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increasing funding investment.

Keywords: Automatic drive,Policy, Trend analysis, Challenge, Development proposal

引言

自動駕駛汽車是人類運用人工智能和網絡大數據技術對傳統汽車的革命與創新,代表著人類汽車工業文明發展的新方向。大力發展自動駕駛產業能夠有效減少能源消耗、促進綠色出行、降低交通事故率、保障交通安全[1]。因此,各國紛紛推進產業布局,通過國家政策助推、技術創新激勵、基礎設施更新等措施,搶占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先機。我國將自動駕駛汽車列為“十四五”規劃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項目,從政策層面為自動駕駛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保駕護航。任何科技創新都離不開制度創新,政策發展對自動駕駛產業創新亦具有深遠且重要的影響。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正式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自動駕駛成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后,多項國家政策的發布有力推動了自動駕駛行業成功實現轉型升級,并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然而,現有政策體系還未解決道路行駛中自動駕駛系統的合法性問題[2],缺乏統一明確的自動駕駛上路行駛管理體系[3-4],對于自動駕駛事故中的責任劃分、理賠追償等規定存在“空白”[5-6],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動駕駛產品商業化應用[7]。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有必要研究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發展形勢,提出發展建議。

本文通過對比分析美國、德國、英國與中國在自動駕駛政策領域的演進歷程及特征,揭示了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的發展趨勢,即重視自動駕駛產業細分領域政策出臺、完善自動駕駛產業準入管理體系、修訂關聯自動駕駛行業現行法律、鼓勵社會多元力量參與自動駕駛等。在此過程中,中國自動駕駛政策發展面臨產業鏈協同機制待完善以及法規標準體系亟待健全等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本文建議從三個方面著手健全自動駕駛政策體系:一是加速完善自動駕駛技術的法規與標準框架,確保技術創新與商業化應用的法律支撐;二是鼓勵跨學科、跨領域的理論創新,通過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的突破;三是加大經費投入,設立專項基金,優化資源配置,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測試及商業化運營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這些舉措旨在為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國內外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發展現狀

國外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發展現狀

美國

美國在自動駕駛產業政策方面實施了“早謀劃、早定位、早布局”的發展戰略。美國國會于1991年確立由美國交通部負責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的研究及應用工作。進入21世紀后,頒布了十余項自動駕駛相關的政策法規和戰略規劃,如圖1所示。其中,分別2010、2014、2020年頒布的3項ITS戰略計劃,從“強調交通的連通性”過渡為“重視車輛自動化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而著重推進新技術在研發-實施-評估全流程的示范應用,體現了美國政策對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從概念提出到落地應用的促進推動作用。2016—2020年,美國陸續發布《自動駕駛系統》1.0~4.0,逐漸弱化政府監管職能,為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提供相對自由、寬松的社會環境[8]。2021年發布的《自動駕駛汽車綜合計劃》進一步強調加快自動駕駛技術創新,并制定相應的政策保障措施,包括建立相關信息透明機制和改善交通監管環境等,為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提供政策支撐。經過多年發展,美國已建立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領域完備政策體系[9-11]。

德國

德國在具備傳統汽車產業技術優勢的背景下,積極推進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在歐盟范圍內率先推動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完善。2015年,出臺《自動和聯網駕駛戰略》,擬利用數十億歐元完善道路交通網絡基礎設施,鼓勵智能汽車研發生產。2017年,發布《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允許在車輛上安裝并使用L3級自動駕駛系統,規定自動駕駛模式下的責任認定、駕駛員的權利義務、自動駕駛引發交通事故的賠償金額等事項。同年,發布《自動駕駛道德準則》,明確對人身權益的保護規則。2021年,頒布《自動駕駛法》允許在特定場景下L4級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該項立法僅針對L4級自動駕駛汽車[12],從運行范圍、管理流程等方面進行了規范。2022年,通過自動駕駛汽車條例,詳細規定了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的申請程序,以及監管機構和汽車制造商的相關義務等內容。汽車工業是德國工業體系的核心產業,為保持汽車業產值穩定增長,德國在政策層面大力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是全球較早允許L3、L4自動駕駛系統上路行駛的國家。德國自動駕駛產業政策法規發展規劃如圖2所示[13]。

英國

英國政府瞄準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將發展自動駕駛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并出臺多項政策法規推動產業發展。2015年,英國開始對自動駕駛政策法規進行梳理,并發布《無人駕駛汽車道路——測試規范》[14],指導規范自動駕駛企業進行車輛測試的相關操作。2017年出臺兩項政策《汽車技術和航空法案》《網聯和自動駕駛汽車網絡安全關鍵原則》,前者對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事故時的責任認定及保險理賠等事項進行了詳細規定,后者則提出了自動駕駛汽車網聯安全及運營的相關原則。2018年出臺《自動與電動汽車法案》,進一步完善了汽車保險規則,將車輛強制保險范圍延展至自動駕駛汽車。2022年,發布《互聯和自動出行2025:在英國釋放自動駕駛汽車的效益》[15],為英國在2025年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落地提供立法監管保障。英國政府高度重視自動駕駛產業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向前的重要作用,在政策領域出臺多項利于釋放產業發展潛力的舉措,特別是對自動駕駛汽車保險制度的革新,能夠快速解決車輛事故的責任劃分任務,值得我們學習借鑒[16-17]。英國自動駕駛產業政策法規發展規劃如圖3所示。

日本

日本政府通過出臺多項政策法規支持本國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涵蓋戰略指引、鼓勵創新、測試規范、法律保障等環節。道路測試規范層面,2016年,發布《自動駕駛系統道路實證測試指南》,首次從制度上規范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安全要求;2017年發布《自動駕駛系統道路測試許可處理基準》進一步對道路測試中“遠程監控員”的職責進行了具體要求。戰略規劃引領層面,2014、2017、2020年,分別發布三版《官民ITS構想及路線圖》,按照循序漸進原則,分別規定了推進自動駕駛的戰略規劃、推進時間表及L3、L4級別自動駕駛具體落地運營時間。技術創新支持層面,2018年,發布《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技術指南》,從10個方面明確了滿足L3、L4級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安全落地的相關要求。法律保障層面,對《道路交通法》《道路運輸車輛法》進行多次修訂,將自動駕駛模式下的交通事故納入傳統汽車強制保險適用范圍[8],推動實現L3、L4級別自動駕駛。日本政府在推動自動駕駛快速發展策略上采取以政策法規引領,產學官共建的官民合作方式,形成社會多元化參與的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協作機制。日本自動駕駛產業政策法規發展規劃如圖4所示[18]。

國內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發展現狀

中國自動駕駛產業政策起步于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在此之后,國務院、工信部等國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發布多項本領域內的政策法規,引導中國自動駕駛產業安全、高效可持續的發展。

國務院發布的相關政策法規如圖5所示,對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起到了戰略引領作用。2016—2017年,圍繞“十三五”發布兩項關于自動駕駛的發展規劃,重點提出發展自動駕駛汽車,推廣車路協同技術;2019年發布兩項關于自動駕駛發展的綱要,分別從自動駕駛產業鏈及測試方面對技術發展做出規定;2020年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營商環境提出實施意見;2021年發布《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進一步推進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一體化發展;2022年,圍繞“十四五”發布兩項規劃,分別在打造智能基礎設施、發展特定場景自動駕駛提出要求。

隨著國務院相關文件的發布,部委出臺了一系列自動駕駛政策規劃,如圖6所示。2017年,發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7年)》,發揮標準在車聯網產業生態環境構建中的引領規范作用;2018年,針對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與封閉道路測試,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和《自動駕駛封閉場地建設技術指南(暫行)》等政策文件,規范了測試安全要求,有助于查找技術研發漏洞,完善自動駕駛車輛性能;2019年,發布《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等文件,提出建設數字化多網融合的交通信息通信網絡要求,滿足自動駕駛汽車道路通信設施要求;2020年,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對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提出總體要求;2021年發布的三項政策分別規定了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等內容;2022年,部委出臺政策較多,涉及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維護、智慧交通設施建設等層面,也從側面反應了國家政策在各細分領域逐步完善對自動駕駛產業的支撐作用。2023年發布《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明確了自動駕駛汽車在客運領域商業化運行的相關規定,以加速自動駕駛產品的商業化進程;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旨在增強智能網聯車企與使用主體的能力提升,保障安全,促進產品升級及產業優化;發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智能網聯汽車) (2023)》,進一步健全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強化產業支撐能力。

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發展趨勢分析

出臺自動駕駛產業細分領域相關政策

全球主要國家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的發展軌跡,普遍呈現出一種連貫的發展路徑,即首先構建宏觀的發展戰略框架,隨后推動技術的快速迭代進步,進而鼓勵實車上路進行測試驗證,最終細化相關政策以完善監管體系。目前,自動駕駛已進入L3級別量產落地、L4級別積極布局的階段,但仍有部分難題阻礙產業發展之路順利進行,如網絡數據安全問題、道路基礎設施不滿足產業發展需要等。如圖6所示,自2022年起,國家部委已開始圍繞自動駕駛數據安全、智慧交通密集出臺指南或綱要。未來,自動駕駛產業政策將繼續著力解決各細分領域出現的阻礙產業發展的有關問題,以政策保障護航自動駕駛產業健康發展。

此外,特定場景中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呼之欲出,如無人配送、巡邏、園區等。此前,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五部門印發的《北京市無人配送車道路測試與商業示范管理辦法(試行)》,通過政策規范無人配送車有序推進。可以預見未來,特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相關政策將陸續出臺,推動自動駕駛應用順利落地。

完善自動駕駛產業準入管理體系

自動駕駛汽車從道路測試、示范應用進入到商業落地的關鍵時期,如何為自動駕駛汽車配置上市和上路的準入管理體系至關重要。2023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對于取得準入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可在限定區域內開展上路通行試點工作。該政策的發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對技術上進行迭代和創新,有利于實現自動駕駛車輛量產上市。同時進一步促進了各地方政府加快釋放自動駕駛準入政策,加快當地自動駕駛產業商業化布局。

當前,世界各國的自動駕駛準入管理體系仍處于探索階段,科學、合理的政策措施尚未形成。未來,為爭奪自動駕駛發展先導權,各國也將在技術及市場相對成熟之際,推出自動駕駛準入政策,加快相關標準制修訂進程,全面完善產業準入管理體系。

修訂關聯自動駕駛行業的現行法律法規

隨著自動駕駛汽車上路運營的實現,只適用于傳統汽車行駛的道路規則需完成同步更新,如道路劃定要求、車輛檢查管理等。對此,已有國家通過修訂相關法律法規解決此類問題。日本修訂了《道路交通法》和《道路運輸車輛法》,創立委托制度,負責自動駕駛汽車檢查管理事務;英國出臺《自動與電動汽車法案》,明確自動駕駛事故理賠具體程序,并細分至不同場景下各方應承擔的責任認定,切實維護事故中各方受害者的權益;德國修訂《道路交通法》,給予自動駕駛系統和駕駛人同等的法律地位,從責任劃分層面做出相關規定。上述國家對本國法律的修訂可確保理清自動駕駛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邊界問題,從制度層面清除影響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自動駕駛產業并未進入量產成熟階段,目前還存在許多領域內涉及道德倫理的邊界模糊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仍需通過積極修訂關聯自動駕駛行業的現行法律法規,使司法體系適配自動駕駛行業需要,并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鼓勵社會多元力量參與自動駕駛產業發展

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運用不僅是對汽車工業的全面革新,更是影響全社會成員出行的新的交通方式。自動駕駛技術市場空間大、技術難度高且涉及面廣。因此,相關產業的順利落地離不開全社會各方力量的支持。目前,世界各國開始逐漸重視利用社會行業力量推動自動駕駛發展,如中國、美國的行業協會組織企業、高校自愿成立團體聯盟,制定自動駕駛團體標準,引領技術進步;日本將“產學官”體制作為科技立國政策的重要舉措,在自動駕駛領域重視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相結合、經費投入與產業落地相結合,完善法律與公眾監督相結合,充分調度自動駕駛企業、相關高校、政府以及公眾等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自動駕駛發展,形成閉環體系,包括政府引導、增加研發經費、高校科學研究、企業技術開發、完善法律法規以及公眾監督等多元參與環節,為自動駕駛產業順利落地提供社會多元參與的發展環境。

許多國家將2025年、2030年作為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關鍵節點,因此,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自動駕駛產業落地仍是相關政策的重要內容。

中國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發展面臨的挑戰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自動駕駛發展之路雖起步較晚,但在國家層面的積極推動、企業的積極跟進以及行業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已從追趕階段逐步過渡至領先階段。在政策出臺和技術研發方面均實現顯著進展。然而,中國自動駕駛政策還存在一些挑戰,以下內容將對其進行詳細分析。

自動駕駛事故責任劃分認定有待明確

目前,中國特定場景下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已進入商業化落地階段。隨著自動駕駛系統進入民眾使用范圍之內,相關不可控結果開始陸續出現。據新聞報導,不少車主反應在封閉停車場內,使用自動泊車系統使車輛以較低速度自主駛出停車位時,易出現車輛剮蹭事故。針對此類由自動駕駛引起的新型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現行法律及地方法規幾乎未提供明確指引,難以在司法層面直接定性,只能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個別分析。若車主使用自動駕駛系統的行為完全符合汽車制造商要求的操作規程而出現事故,制造商應承擔相應責任。然而,參照現行法律法規,多地通常將責任歸咎于自動駕駛汽車使用者,該責任分配模式不利于自動駕駛系統的推廣應用。

為解決上述問題,深圳市于2022年出臺地方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針對不同情況下智能網聯汽車出現的事故的責任界定做了前瞻性的探索嘗試,為民事責任的處理建立了清晰的責任承擔、責任追償機制。未來,我國在法律及各地法規層面仍需明確自動駕駛事故中責任的劃分認定,建立公平合理的事故處理機制。

自動駕駛事故保險理賠制度有待健全

根據已開展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地區的有關規定,自動駕駛汽車延用了傳統汽車保險制度,即只規定保險金額,要求每輛車購買不低于500萬元的交通事故責任險[19]。由于中國《道路交通法》等有關法律并未就自動駕駛車輛發生事故時的責任分擔問題做出直接規定,故自動駕駛車輛保險定責無法可循,也使得相關保險制度并不健全,例如車險條款沒有擴展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網絡安全風險、軟件算法風險和公共基礎設施風險等。現階段正處于自動駕駛產業市場化的前夕,為自動駕駛汽車配備全面、科學、合理的責任保險制度至關重要,事關行業健康發展與受害人合法權益獲得保障等重要方面,也是自動駕駛產業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明確自動駕駛事故責任認定后,應盡快按照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特征及我國國情制定相應保險理賠體系,以便為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提供堅實的保障。

自動駕駛汽車運行監管體系有待完善

現階段已實現部分特定場景自動駕駛上路運行及開放道路試運營,而完善的監管體系對于保障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層面或相關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通過制定政策、法規或規章制度,逐步在上述領域形成相應的監管制度,這些制度有效保障了自動駕駛汽車行駛時的道路安全,并促進了自動駕駛技術健康、高效發展。與此同時,隨著發展的深入,相關問題與短板逐漸顯現,亟需對監管制度進行完善。

首先,當前道路試運營制度是在《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未修訂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與現行法律法規基本脫離,并不能解決其合法性問題[20],此外,尚未建立統一明確的自動駕駛上路行駛管理體制,只規定由各省市相關主管部門審核申請材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臨時行駛車號牌的核發。因此,加快完善自動駕駛汽車運行監管體系仍是解決自動駕駛汽車產業化“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重要方面。

中國自動駕駛產業政策發展建議

完善自動駕駛產業制度體系建設

自動駕駛產業的順利發展離不開完善的政策保障。一則需要建立健全自動駕駛產品準入管理體系,并根據技術發展情況制定匹配的政策標準規范及試驗驗證規則,設置合理的準入門檻及監管規則,保障道路安全。加快形成自動駕駛車輛的準入標準,并考慮為自動駕駛長尾問題增加豁免條款。二則,根據前文分析可知,目前中國無論是自動駕駛事故責任劃分標準還是保險理賠機制均存在“無法可依”現象。基于此,有必要推動《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保險法》等自動駕駛相關法律的修訂工作,一方面根據中國國情合理研判自動駕駛倫理責任,制定即符合大眾價值觀又兼具公平性的責任分配規則。另一方面,可借鑒國外如德國、英國已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具有合理性、科學性、普適性且被社會廣泛接受的責任分配規則,并使其本土化。

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修訂方向總結如下:首先,針對《道路交通安全法》,建議中明確自動駕駛系統在駕駛過程中具有駕駛機動車的合法地位,能夠依法在道路上控制車輛的運行,破除現行法律只承認自然駕駛人的規章限制,為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交通事故時的責任人認定提供法律依據。其次,現行《公路法》明確禁止將公路作為檢驗車輛性能的試車場地,為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設置了法律障礙,建議修訂《公路法》,在保障安全的一定范圍內,允許自動駕駛車輛在公路上測試,化解車輛路側與法律規定間存在的沖突。同時,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成熟且自動駕駛產品實現商業化落地之際,考慮修訂《保險法》,增加自動駕駛車輛強險險種,發展產品責任險,完善自動駕駛汽車事故理賠追償制度,并探索將自動駕駛數據安全納入保險的可行路徑。通過對法律法規的適時修訂,為合理判定自動駕駛事故中責任歸屬提供政策基礎,科學維護自動駕駛事故中受害人、駕駛者與生產者各方的正當利益。并能精準契合發展所需、行業所盼,在頂層設計層面破除限制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制度障礙。

鼓勵自動駕駛技術理論創新

按照國家規劃,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車輛的批量生產,以及在特定情況下實現高度無人駕駛汽車商用化。而當下仍存在自動駕駛技術、產業發展難題,需進一步激發創新能力,實現技術進步。如自動駕駛車輛個人數據信息泄露、自動駕駛系統遭黑客攻擊、車輛安全性未達到預設程度、道路基礎設施不滿足自動駕駛車輛運行要求等。為破解這些技術難題,仍需在政策層面出臺相關法律法規鼓勵自動駕駛理論創新,促進技術水平的提升。例如,交通部曾在2020年發布《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圍繞融合感知、車路信息交互、高精度時空服務等自動駕駛關鍵技術,整合各類創新資源,組織開展科研攻關”的要求,引起業內高度重視。同時通過努力鉆研,取得重大技術突破,輸出一系列應用成果。

此外,制定政策規劃,適度超前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在國務院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基礎上,交通主管部門研究探索具體政策法規,推動解決適配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智能交通設施的技術瓶頸:首先,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布局,更有效地安裝和使用數字基礎設施,實現路網信息全面精準感知、數據傳輸雙向高效互通,在數據和模型的雙重驅動下,實現具備多智能體協同的精確交通管控能力。其次,推進智能交通體系建設,集成應用傳感、通信、信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綠色能源等先進技術,從而形成具備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化的交通運輸綜合管理、運營服務和控制系統。同時,探索發揮5G的遠程控制優勢,通過車路協同促進自動駕駛安全性的大幅提升,帶動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水平的轉型升級。綜上所述,當前仍應利用政策鼓勵自動駕駛理論創新,攻克技術難題,推進產業化落地順利實現。

加大自動駕駛產業研究經費投入

自動駕駛技術變革是一場跨產業的超級系統工程,需要汽車、通信、交通、半導體等領域跨越式融合發展,無論是困擾高等級自動駕駛商業化突破的難題——自動駕駛安全性,還是制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發展的主要因素——道路智能化,均需要各產業之間相互合作,形成產業快速發展的生態圈。在此過程中需要充足的經費保障,破解自動駕駛技術“卡脖子”的問題,升級交通系統各項配套設施。因此,在政策制定層面,增加對解決自動駕駛技術難題的財政投入,壯大各領域研究力量,尤為重要。

在經費投入的實施層面,一方面,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利用各項政策多途徑開拓項目資金渠道,將自動駕駛理論研究和技術提升納入政府各類科研計劃并給予重點支持;建立自動駕駛政府專項基金和自動駕駛企業貼息資金,即發揮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又多渠道、多層次籌集社會資金,增加研發投入;積極利用金融及資本市場,將科技風險投資引入自動駕駛相關領域。另一方面,健全對各領域影響自動駕駛技術進步的產業發展的財政扶持機制,整合相關專項資金支持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升級路側配套設施、監管設施、檢驗檢測設施,增加先進智慧交通裝備,提高道路養護專業化、信息化水平等。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自動駕駛技術開發研究。

結束語

自動駕駛政策創新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頂層力量,也是國際自動駕駛產業競爭密切關注的焦點之一。中國相關政策的出臺在提高駕駛安全性和出行效率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然而,在解決自動駕駛產業落地的關鍵問題上,還需要更為完善的政策體系引領實現。故而,在現有政策基礎上,需進一步完善現行法律體系,明晰自動駕駛事故責任認定機制及保險規則;優化準入監管制度,充分保障自動駕駛產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合規性;鼓勵技術理論創新,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我國的復雜路況及對出行配置算法的巨大需求,決定了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具有巨大空間。完善的政策體系規范了行業有序進行,釋放了技術發展潛力,維護了產業安全底線,也必將助力自動駕駛產業給人們帶來更安全、更高效、更低碳的出行體驗。

參考文獻

[1] VIKTORIYA K, FELIX S, FRANCISCO J. Bahamonde-Birke.Assessing the Effect of Autonomous Driving on Value of Travel Time Savings: A Comparison Between Current and Future Preferenc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2019,129:155-169.

[2] 伍召帥. 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監管制度研究[D].重慶: 西南政法大學,2023.

[3] 王先進. 加快政策立法保障實現自動駕駛規模化商用[J].中國公路,2023(9):16-18.

[4] 徐海龍,陳志.全球自動駕駛產業創新政策趨勢及思考[J].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21(6):7-12.

[5] 張溪瑨.商用自動駕駛技術監管問題及對策——以特斯拉為例[J].中國科技論壇,2022(5): 167-177.

[6] 鄭琳.自動駕駛數據安全的沙盒監管構造[J].中國科技論壇,2023(5): 154-162.

[7] WANG F, ZHANG Z T, LIN S F.Purchase Intention of Autonomous Vehicles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Survey in China[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2023,173:103719.

[8] 孫超,黃愉文,張凱.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政策趨勢分析及發展思考[J].城市交通,2022(1): 1-7.

[9]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Automated Vehicles Policy-Accelerating the Next Revolution in Roadway Safety[R]. Washington: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2016.

[10] 劉會春.從美國立法經驗看我國自動駕駛汽車法律制度的建設[J].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 35-43.

[11] 陳燕申,陳思凱.美國政府《聯邦自動駕駛汽車政策》解讀與探討[J].大數據時代,2018(1):25-30.

[12] 申楊柳,朱一方. 德國自動駕駛汽車監管制度調整進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汽車與配件,2022(9):37-39.

[13] DOS S F L M, DUBOZ A, GROSSO M, et al.An acceptance divergence? Media, citizens and policy perspectives on autonomous cars in the European Un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2022,158:224-238.

[14] UK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The Pathway To Driverless Cars:A Code of Practice for Testing[R]. London:UK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2015.

[15] 陳琦. 英國、法國、意大利,那些越來越“卷”的自動駕駛戰略[J].汽車與配件,2022(19): 45.

[16] 劉思,周紫君,范煜君.英國自動駕駛政策法規及技術推進動態[J]. 交通世界, 2020, (28): 3-5.

猜你喜歡
趨勢分析挑戰
我來挑戰(二)
化工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
淺談核電項目設計質量信息收集與分析
高校微課教學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
嘰咕樂挑戰
嘰咕樂挑戰
從《遠程教育》35年載文看遠程教育研究趨勢
基于知識圖譜的智慧教育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
嘰咕樂挑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1级黄色毛片|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在线看|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亚洲最新在线|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久久a级片|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久久夜色精品|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99福利视频导航|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婷婷色中文|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天天干|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乱强伦| 久久久久久久97|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熟女日韩精品2区| h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麻豆精选在线|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女人一级毛片|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久久九九热视频|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精品久久高清|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亚洲国产系列| 免费毛片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成人夜色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