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常高新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盛新因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洗錢罪,違法所得達到600余萬元,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4年。
2019年7月,常高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高新集團”)決定由其下屬全資子公司常州國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展公司”)出資購入常州市新北區銀河灣第一城的破產資產(以下簡稱“案涉資產”),并于同年11月同意國展公司通過招標確定第三方公司具體負責案涉資產的銷售。
2020年4月,盛新在明知常州某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代理公司”)實際負責人韋某系失信被執行人的情況下,仍授意國展公司法定代表人孫某宇安排某代理公司中標。孫某宇證實稱,其得知韋某系失信被執行人后,安排國展公司工作人員劉某華對此事進行調查并形成報告,由其當面持該報告向盛新匯報。但盛新表示,領導定下來仍由某代理公司負責包銷,要求孫某宇采用公開招投標形式讓某代理公司中標,同時授意其找代理機構且評標時不派出評委。
為確保某代理公司能中標,孫某宇按盛新要求設置了較低的投標資格條件,事前告知韋某招標核心內容,且安排工作人員劉某鋒等人在現場監督開標時“走過場”。最終,某代理公司順利中標。
某代理公司中標后,于2020年4月29日與國展公司簽訂包銷代理協議(以下簡稱“案涉協議”),約定由某代理公司包銷代理部分案涉資產。協議明確:購房款(含定金)由購買者直接支付至國展公司賬戶,某代理公司負責包銷代理資產的全部銷售工作,但不得以某代理公司名義與購房者簽訂認購協議或者銷售合同;某代理公司負責購房款的催收工作;某代理公司應交納保證金2543萬元。
為防止某代理公司私自出售房屋,案涉協議還約定:某代理公司承諾不得私自與購房者簽訂認購合同,且購房款均應由購房者打入國展公司賬戶;某代理公司若自行與購房者簽訂認購協議或銷售合同的,須按照認購協議或者銷售合同金額的2倍向國展公司支付違約金,同時國展公司有權要求某代理公司立即對全部未出售包銷資產按包銷底價履行購入義務;某代理公司直接收取現金或未將購房款轉入國展公司賬戶,須支付違約金等;包銷期限屆滿前,某代理公司不履行協議的,國展公司可解除合同,同時某代理公司須按照未出售包銷資產包銷底價的10%向國展公司支付違約金……
協議簽訂后,某代理公司依約交納保證金2543萬元并著手推進案涉資產的對外銷售工作。然而,相關證據顯示,在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間,某代理公司在包銷過程中未履行案涉協議約定,擅自收取房款或采用簽訂“陰陽合同”的手段截留了部分房款。
2020年7月,雙方合作3個月后,劉某鋒發現某代理公司私自與客戶簽訂認購協議并收取購房款,遂將證明某代理公司私自截留購房款的相關材料及包銷協議違約責任條款通過微信發給了盛新。不料,盛新卻指示劉某鋒不要按照合同違約條款執行(即無須要求某代理公司支付違約金,并對全部未出售資產按包銷底價履行購入義務),而是僅要求國展公司對某代理公司予以警告處理。
同時,盛新還接受韋某請托,授意國展公司對包銷期限進行延長,且繼續放任上述違約行為的發生,最終導致該公司房款無法收回。韋某證實稱,2022年上半年的一天,其聽說國展公司發現某代理公司截留房款并準備據此起訴,遂主動約盛新吃飯,詢問其能否不起訴,同時再給點包銷時間。幾天后,韋某向盛新遞交書面說明,內容包括請求考慮經濟原因不要起訴某代理公司、再給予一定包銷期限等。在盛新的協調下,國展公司果然沒有起訴某代理公司并延長了包銷期限。
截至案發,某代理公司通過上述方式累計截留房款5256.3萬余元,造成國展公司經濟損失2639.23萬余元,僅追回經濟損失497.36萬元。
檢察機關就本案提起公訴,還指控盛新于2011年至2022年間,利用職務便利,在業務承攬方面為江蘇某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設計公司”)提供幫助,并收受該公司董事長葛某給予的公司股權、“大潤發超市”購物卡,共計價值51.9萬元。相關證據顯示,葛某贈送股權行為發生在其請托盛新辦事之前,系事前通過賄送股權聯絡感情。
葛某證實稱,2011年下半年,當時某設計公司已啟動股改程序后,其為了與盛新搞好關系,讓他以后盡可能在業務承接方面對某設計公司給予關照,遂決定送給他1%的股權。后其向公司董事會另外4名股東提議此事,4人均表示同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葛某向盛新表達某設計公司向其贈送1%的股權時,盛新盡管同意,但行為十分謹慎。盛新表示,自己系國企管理人員,不能直接持有企業股權,需找人代持。葛某聽后心領神會,遂找到一個叫李某的人為盛新代持上述股份,并為其辦理股權轉讓手續。
2011年12月,盛新得知股權轉讓手續辦好后,曾向葛某轉賬27.5萬元,稱先支付部分股權轉讓款。但葛某獲悉后明確告訴盛新,上述股權是其免費贈送給他的,不需要出錢。2012年初,葛某特意將上述款項提現,并如數返還給盛新。事實證明,葛某這種未雨綢繆地事先賄送股權的策略果然奏效——某設計公司后來在盛新關照下,陸續承接到了恐龍園某鎮和鹽湖城項目的設計業務。
盛新因本案于2022年9月1日被留置,2023年3月1日被解除留置,2023年3月1日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2023年6月20日被解除監視居住并被逮捕。
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新北檢察院”)起訴指控盛新涉嫌犯受賄罪、洗錢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新北法院”)于2023年9月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并于11月9日召開庭前會議。經新北檢察院建議,新北法院于12月7日決定延期審理,并于2024年1月5日決定恢復審理。同年3月27日至3月28日,新北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9年春節前至2022年9月,盛新利用其擔任龍城旅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及常高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高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的職務便利,在房屋租賃、工程承攬、工程款支付、地塊開發、貿易業務開展等方面為他人提供幫助,非法收受葛某等人給予的現金、提貨券、購物卡、股權等財物,共計價值人民幣627.275萬元。法院同時還查明了盛新上述濫用職權,以及將提貨券、購物卡等轉換為32萬元現金的洗錢犯罪事實。
新北法院經審理認為:盛新身為國有公司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盛新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數額特別巨大。盛新為掩飾、隱瞞賄賂犯罪所得的來源和性質,將財產轉換為現金,其行為已構成洗錢罪。盛新身為國有公司工作人員,濫用職權,造成國有公司嚴重損失,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盛新一人犯數罪,依法應當數罪并罰。受賄犯罪部分,因盛新自愿同意以被查封、扣押、凍結的款物進行部分退贓,視為其有部分退贓情節,酌情予以從輕處罰。洗錢犯罪部分,盛新雖對行為性質有辯解,但其到案后能如實供述洗錢部分的事實,依法予以從輕處罰。在其作為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犯罪部分,因其濫用職權造成的經濟損失,案發后被部分追回,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2024年7月10日,新北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盛新因犯受賄罪、洗錢罪、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83萬元;其違法所得人民幣6272750元被依法追繳,予以沒收,上繳國庫。一審宣判后,盛新不服,提出上訴。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24年9月25日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編輯:黃靈" "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