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改編自紀實報道《最功利的婚姻交易,最動情的永恒約定》,講述了兩名身患重病的年輕人在人生谷底相遇并互相救贖的故事。影片運用溫暖的底色、飽滿的情感、平和的視角,展示愛與勇氣,以及突破困境的蓬勃生命力。
影片圍繞主人公凌敏展開。她戀愛、畢業、工作,跟隨男友來到他的城市生活,通過做導游,為兩個人的將來積攢結婚基金。日子一天天過去,卻被突如其來的疾病打亂了節奏。22歲的她被確診尿毒癥,成了一名重癥患者。疾病讓她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愛情。她嘆息,還沒來得及享受青春,就被命運打入了谷底。活著,成了人生唯一的課題。
為了活著,凌敏承受著無休無止的透析,手臂上布滿針孔和造瘺的駭人傷疤。為了活著,她租住在離3家定點透析醫院5公里內的老小區,時刻等待著合適的腎源。為了活著,她掙扎著抵抗命運的安排,活成了“不高興”的凌敏。為了活著,她錄下了征婚求腎視頻,希望能夠完成“生命接力”。
呂途,一個手術后復發的腦瘤患者,已經出現間歇性嗜睡、平衡功能不良等癥狀,病情隨時都有可能惡化。他不害怕死亡,卻害怕自己死后沒人照顧媽媽。于是,“沒頭腦”的呂途聯系了“不高興”的凌敏,自愿為她提供腎源。
影片沒有將尿毒癥、腦瘤患者作為“特例”來展現,而是在個別橋段中展示了患者在社會生活中的種種艱難處境。這種處境,正源于大眾的“有色眼鏡”。比如,凌敏為了給好朋友當伴娘而努力練舞,但在婚禮前夕,好朋友給她一個袖套,說是適合她,實際只是不想讓她在婚禮上露出布滿傷疤的手臂。而凌敏送給好朋友母親的包子,也被丟棄在舞蹈室內。為了讓凌敏搬家,中介謊稱自己母親住院急需用錢,讓凌敏心軟妥協。來到凌敏的房子時,中介又勸誡她將藥品放起來,否則會讓看房者認為風水不好。一方面歧視病患,一方面以母親患病為由實施道德綁架,兩處細節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呂途的出現,像是一道強烈的光照亮了凌敏。他會在凌敏受欺負時挺身而出,會因為不小心傷到凌敏而自責痛苦一整夜。他為她做飯、陪她透析、擔心她受傷,卻忘了自己也是一個病患。凌敏配型失敗后,呂途說:“太陽每天東升西落,也會累,也會打瞌睡,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用意念把太陽搖醒。”這種冒著傻氣的熱情,讓凌敏感受到生活的溫暖。
呂途和凌敏辦了一場特殊又熱烈的婚禮,他們闖入一個旅游團,接受陌生人的祝福,享受幸福的當下。但沒想到的是,呂途一直在隱瞞自己的病情,他想用自己的死換凌敏的活。而這一次,凌敏成為呂途的光。他們相親相愛,互相救贖,造就平凡的愛的力量。
“只要意念不倒,太陽總會被搖醒的。”這是電影所要傳達的主旨。生老病死,我們都無法逃脫,但如何面對,卻是個人選擇。搖醒太陽,也許如愚公移山般天真,但保持信念,執著向前,谷底終將被照亮。
編輯:張鈺梅" " zhangclaire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