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任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站長的他,利用職權非法認購上市公司原始股,在該原始股禁售期滿后出售,獲利500多萬元。最終,他因這種變相受賄行為獲刑領罰。
蘭顯發從農業機械化學校畢業后,即進入重慶市梁平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以下簡稱“農技站”)從事農機推廣工作。2006年初,他被任命為農技站站長。
四川省某科技公司(下稱“科技公司”)在重慶設立了分公司,其總經理賴某登門拜訪蘭顯發,請求他幫忙推廣該公司的農機新產品。彼時,各級政府正在積極推進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蘭顯發充分利用相關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通過各鄉鎮農技站進行推廣,為科技公司的產品打開了銷路。
2007年,科技公司籌備上市,向其所轄或控股的川渝地區分公司經理級以上管理人員開放了新增原始股認購權,賴某獲得了一定的配額。他認為,蘭顯發幫助自己開發市場功不可沒,而且以后還需要蘭顯發繼續提供幫助和支持,所以他想幫蘭顯發認購原始股。然而,蘭顯發不符合科技公司規定的認購資格。為此,賴某多方運作,最終讓科技公司“特批”了5萬股專項配額。
賴某前往農技站告訴蘭顯發,自己費了一番周折才幫忙爭取到科技公司的原始股配額,每股價格僅為1元,上市后必定會漲到10元以上——這是個難得的發財機會。
蘭顯發當即表示,5萬元對于自己來說只是小額投資,愿意認購。
蘭顯發知道自己認購科技公司原始股是違法的,為規避風險,他以妻子高某的名義出資5萬元,認購了科技公司原始股5萬股。2008年2月24日,科技公司召開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新增股東50名,蘭顯發的妻子高某名列其中。
2009年10月30日,科技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上市發行價為17.75元/股。
蘭顯發的妻子高某得知,自己投資的5萬元獲得了近17倍的回報,遂提議趕快變現。蘭顯發告訴她,原始股有禁售期。高某只得作罷。
科技公司在創業板上市之后,股價持續攀升。2008年至2010年,科技公司先后三次通過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方式向股東增股。高某持有的股份從5萬股增至19.5萬股。
2010年11月1日,科技公司原始股禁售期屆滿。蘭顯發讓妻子拋售其中的17.25萬股,扣除手續費、稅費和本金,獲利501.19萬余元。
2011年5月,科技公司又通過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方式向股東增股,這時高某名下持有的股份為4.5萬股。到2013年5月,蘭顯發夫婦分三次出售共計18.25萬股,扣除本金、手續費和稅費后,非法獲利共計507萬余元。
此外,2010年至2012年期間,蘭顯發的妻子高某以股東身份,獲得科技公司派發的紅利共計2.16萬元。
賴某如此“幫忙”,使得蘭顯發對賴某推銷的產品更加上心。他親自到田間地頭,為農民使用科技公司生產的農業機械進行示范。
2022年9月,蘭顯發辦理了退休手續。2023年10月7日,重慶市梁平區紀委監委對蘭顯發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
在接受審查調查期間,蘭顯發主動交代了其他問題:2005年至2010年間,蘭顯發利用職務便利,為某公司在農機銷售、農機購置補貼等方面提供幫助。2006年至2010年的每個春節期間,蘭顯發5次收受某公司股東曾某某以拜年名義給予的現金,每次2000元,共計1萬元。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檢察院以受賄罪對蘭顯發提起公訴。庭審期間,控辯雙方圍繞蘭顯發以妻子高某的名義購買原始股是否構成受賄罪,以及股票升值后,其受賄金額如何認定展開了辯論。
蘭顯發的辯護人提出,蘭顯發夫婦認購股票時實際支付了對價,不應認定為受賄。即使該行為構成犯罪,其金額也應以該股票正式上市時,即2009年10月30日的發行價為基礎來認定。
對此辯護意見,出庭檢察官指出,判斷國家工作人員認購特定公司原始股的行為是否構成受賄犯罪,應從三個方面分析:一是獲取認購機會與其職權的直接關聯性;二是投資入股行為是否屬于市場行為;三是公司和國家工作人員雙方對原始股預期利益的認知。從本案查明的事實看,蘭顯發獲取的認購機會與其職權具有直接關聯性;蘭顯發不符合認購科技公司原始股的資格,其認購5萬股原始股并非正常的市場投資行為;蘭顯發對科技公司原始股的預期利益有明確的認知。
國家工作人員通過認購原始股受賄的金額,不能只看其支付的價格,還要看該原始股所具有的預期利益,包括股息、分紅和公司上市后股票的增值利益等。原始股上市后,受賄人獲得上市公司股東的身份,實現了對該原始股升值利益的控制。當原始股過了禁售期,受賄人出售并實際享有股票大幅升值的收益,其受賄行為即達到既遂狀態。
因此,以實際獲利時作為這種受賄犯罪的既遂節點,能充分評價受賄人非法購買原始股時的全部預期利益。這既符合權錢交易雙方的預期,也能夠實現主客觀相一致。
如果以辯護人所提的方式計算蘭顯發的受賄金額,則不能體現蘭顯發希望占有原始股上市后升值收益的主觀意圖,以及其占有509萬余元(含分紅款2.16萬元)原始股增值利益及分紅的客觀實際,會導致349萬余元不能計入犯罪金額,形成放縱犯罪的錯誤導向。這不符合刑法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
梁平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始股所具有的稀缺性,主要體現在對購買原始股的投資人的資格有要求,即原始股難以被普通市場主體公開獲取,與二級市場上公開流通的股票存在顯著區別。蘭顯發接受他人請托,為他人謀取利益,再以購買原始股的方式收受他人給予的利益,并獲得巨額升值利益。其行為不屬于正常的市場投資行為,符合權錢交易的本質,應當以受賄罪定罪處罰。
關于受賄金額的認定,法院經審理認為,利用職務便利通過購買原始股收受賄賂,對這種不法行為的實質判斷不應僅立足于是否足額支付股票的交易價格,還應考量原始股所具有的預期利益,包含基于按股分利原則獲得的股息、分紅以及公司上市后原始股的巨額溢價等利益。本案中,蘭顯發與行賄人賴某均明知行賄和受賄的財產價值不僅是原始股當時的價值,還包含該原始股上市后的巨額升值。蘭顯發獲取分紅以及科技公司上市后的原始股溢價等非法利益,共計509萬余元。
該非法利益是行賄受賄雙方合意可預期利益的實現,屬于受賄犯罪中國家工作人員非法收受的財物,依法應當認定為受賄金額。
法院認定蘭顯發的受賄金額為510萬余元(含蘭顯發主動交代的收受紅包共計1萬元)。在審查調查期間,蘭顯發的妻子高某出售了3.5萬股股票。因截至本案判決時未實際獲利,本著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該部分股票價值未計入蘭顯發的受賄金額。
2024年6月14日,梁平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蘭顯發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并處罰金80萬元。宣判后,蘭顯發沒有提出上訴。
本案入選《人民法院案例庫》。最高人民法院歸納此案的裁判要旨后指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以此取得上市公司新增原始股認購權,以自己名義或者家庭成員等他人名義購買原始股,謀取公司上市之后的高額經濟利益等預期利益的,本質上屬于權錢交易,構成受賄罪。
原始股交易型受賄的行為對象,既包括原始股作為股份本身的價值這一確定性的物質利益,也包括股東依照按股分利原則獲得股息、分紅以及上市后的巨大溢價等預期利益。案發前行為人已經通過出售股票套現獲利的,以實際獲利認定受賄犯罪金額,即出售股票所得減去支出的原始股本金后的實際獲利金額,以及基于原始股而獲得的股息、分紅等實際獲利金額。
編輯:姚志剛" "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