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是一顆鑲嵌在長江三峽之畔的璀璨明珠。然而,因為水位起落、航運頻繁,長江宜昌段的“生態痛點”隨之顯現——大量不易降解的垃圾沉積在江灘,我們峽江人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考察湖北,首站便來到宜昌,并為長江大保護立下“規矩”??倳洀娬{,要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身在“立規”之地,我們一定要將總書記的囑托化為行動!
我與十幾名退休的老黨員,聯合“三峽蟻工”志愿者團隊發起人李年邦,不斷壯大“三峽蟻工”生態環保志愿者協會,決心要像螞蟻搬家一樣,把江灘清理干凈。
每逢周末和法定節假日的清晨,我們都會組織志愿者拿上夾桿和袋子,來到江灘岸線開展垃圾清理志愿服務。
要讓志愿服務組織蓬勃發展,組織保障是基礎。2022年,我們成立協會功能型黨支部,讓“三峽蟻工”有了更加強大的主心骨。
黨支部發揮在發展方向上的參謀引領作用、在組織領導上的協調指揮作用、在科學管理上的規范指導作用、在宣傳輿論上的營造氛圍作用、在帶頭行動上的榜樣模范作用,借助“銀發黨員”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與機關單位、街道社區(村)、本地企業和社會團體黨組織開展黨建聯建,鏈接更多資源要素賦能志愿服務工作。
要讓志愿服務熱情歷久彌堅,模范帶頭是關鍵。我們打造“頭雁提能、老當益壯”黨建品牌,老黨員們清晨而出,身體力行響應“早起半小時,綠色一輩子”的口號,感染更多市民群眾風雨無阻、持之以恒地守望江岸、美化江灘。
在“銀發頭雁”的帶動下,大家身著醒目的綠色小馬甲,星羅棋布般在江灘清漂清污,成了長江岸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更是讓“三峽蟻工”的志愿服務品牌不斷“出圈”。
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如今的400余人,上至古稀老人,下至稚齒孩童,守護長江生態的志愿者漫如繁星、遍布全城?,F在,我們的志愿服務范圍,已經從城區江灘延伸至“三峽人家”風景區,并在夷陵、秭歸、枝江等縣、市、區組建分隊,廣泛與社會各界共清江灘、共護長江。
截至目前,我們累計開展生態環保公益活動超1000場次,參與人數達9萬余人次,清理垃圾超過1200噸。
多年來,協會獲得“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全國第九屆母親河綠色團隊獎”等36項榮譽;會長李年邦獲得“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獎”“宜昌市實施筑堡工程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先進個人”等18項獎項和榮譽稱號。不少外國媒體還為我們點贊道:“三峽蟻工”守護長江,展現中國生態擔當。
六年來,總書記的囑托猶在耳畔。2024年11月,總書記再次來到湖北考察,并再次留下了“長江囑托”,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三峽蟻工”勇立潮頭,護一江碧水向東流。我們必須扛起“立規”之地的政治擔當,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一場場志愿服務行動中奠定“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基礎,為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先導區貢獻志愿力量。
(整理:孫澤宇 攝影:張博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