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2025年經濟工作,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九項重點任務。其中,“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于首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指出,2025年要“助力提振消費,支持擴大大宗消費、服務消費和新型消費。”在全球氣候變化和“雙碳”目標(碳達峰與碳中和)背景下,綠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對于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振消費和國民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貴州省為例,分析了綠色金融創新的實踐及其對提振消費和國民經濟增長水平的影響,雙碳背景下綠色金融創新賦能消費提振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及意義,綠色金融在貴州省的實踐,重點論述了綠色金融對提振消費和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果表明,綠色金融在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推進綠色轉型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能有效推動貴州經濟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僅供參考。
關鍵詞:雙碳背景;綠色金融創新;提振消費;國民經濟;綠色轉型
中圖分類號:F126.1;B845.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5)02(a)--04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各國政府紛紛提出節能減排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中國政府提出“雙碳”目標,即通過節能減排和發展清潔能源等方式,逐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貢獻。在此背景下,綠色金融成為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關鍵路徑。綠色金融是指金融機構在投資、融資、信貸等業務中,積極支持綠色產業、節能環保項目和低碳技術的發展,以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貴州省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重要省份,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生態環境。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貴州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積極探索綠色金融創新路徑,為提振消費和國民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通過分析貴州省綠色金融創新的實踐,探討其對提振消費和國民經濟增長水平的影響,以期為其他地區提供豐富的經驗和借鑒。
1 雙碳背景下綠色金融創新賦能消費提振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及意義
1.1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的背景與意義
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發展,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傳統的以速度和規模為主要特征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特別是在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人口老齡化問題凸顯、國際競爭加劇等多重壓力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必然選擇。高質量發展強調的是經濟的可持續性和創新性,旨在通過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產業升級等方式,實現經濟長期穩定增長。這種發展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我國經濟的整體競爭力,還能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義深遠。首先,它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我國經濟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產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其次,高質量發展有助于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通過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最后,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提升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只有不斷提升經濟的質量和效益,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2 綠色金融創新多維度提振消費
綠色金融創新多維度提振消費,正逐步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通過融合環保理念與金融科技的最新成果,綠色金融不僅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多樣、環保且經濟的消費選擇,從而在多個層面上激發了市場的消費活力。首先,綠色金融產品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消費者的環保需求和金融利益,如綠色信用卡、綠色汽車貸款、綠色建筑貸款等,這些產品往往附帶優惠利率或積分回饋機制,鼓勵消費者選擇低碳環保的產品和服務。這種正向激勵機制,不僅提升了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還直接促進了綠色消費市場的增長。其次,綠色金融的發展推動了綠色供應鏈和綠色產業鏈的完善,使得更多環保產品和服務能夠高效、低成本地進入市場。從源頭到終端,全鏈條的綠色化進程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優質的綠色消費選項,進一步拓寬了消費領域。例如,隨著綠色農產品、有機食品、環保家居用品等綠色商品的普及,消費者的生活品質得到顯著提升,同時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最后,綠色金融通過技術創新和數字化手段,提升了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和可達性,使得綠色消費更加觸手可及。利用移動支付、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綠色金融平臺能夠精準匹配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與綠色投資項目的供給,降低信息不對稱,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從而在促進綠色消費的同時,增強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效率。
1.3 綠色金融創新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升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緊迫性,綠色金融以其獨特的資金導向和風險管理機制,促進了資源高效利用、產業結構優化和生態環境改善。在這一進程中,金融機構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如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信貸等,為綠色低碳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這些金融工具不僅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還激勵了更多社會資本流向清潔能源、環保技術、生態農業等綠色領域,加速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綠色技術的研發應用。同時,綠色金融創新還促進了國際合作與交流。各國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合作日益緊密,共同開發跨國綠色項目,分享綠色技術和管理經驗,形成全球性的綠色金融網絡和合作機制。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還推動全球經濟的綠色復蘇和可持續發展。此外,綠色金融創新還促進了金融體系的完善和升級。為了滿足綠色金融的需求,金融機構不斷優化業務流程、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推動了綠色金融標準、認證體系和監管框架的建立和完善。這不僅提升了金融體系的整體效能和穩定性,還為綠色金融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 綠色金融在貴州省的實踐
近年來,貴州省在金融業的推動下,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的發展路徑。首先,綠色信貸成為綠色金融體系中較為重要的金融工具。2022年末,全省綠色貸款余額達5633.9億元,同比增長28.2%,較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出16個百分點。這一數據表明,綠色金融正在為貴州省的綠色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其次,貴州省積極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建設。貴安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擴容為貴陽貴安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持貴陽加快建設西部綠色金融中心,推廣貴安新區的改革經驗。2022年,在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第五次聯席會議中,貴安新區綜合排名位居中西部第一名,顯示出貴州省綠色金融發展的顯著成效。最后,貴州省在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上也取得了積極進展。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等金融工具的推廣和應用,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資金支持。貴州環境能源交易所研究設計林業碳票交易細則,開展林業碳票交易,促進了碳票交易變現,進一步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
3 綠色金融對提振消費的影響
綠色金融通過引導資金向綠色低碳產業聚集,促進了綠色產業的發展,進而推動綠色消費的普及。在貴州省,綠色金融的發展帶動了一系列綠色產業的興起,如清潔能源、循環經濟、生態旅游等。這些產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收入,還改變了其消費觀念,推動了綠色消費的普及,對于提振消費市場具有重要作用。
3.1 運用金融工具帶動消費
綠色金融通過創新金融工具的運用,為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帶動了消費增長。一方面,綠色金融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豐富多樣的信貸產品,如綠色信用卡、綠色消費分期等,這些金融工具不僅降低了消費門檻,還使消費者能夠更加靈活地規劃自己的消費支出,從而激發消費潛力。通過綠色金融工具,消費者可以在保證自身財務健康的前提下,享受到更多的消費選擇和便利,進而促進消費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綠色金融通過投資綠色產業和項目,推動相關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例如,綠色金融投資于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產品等領域,不僅帶動這些行業的創新發展,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綠色環保的消費選擇。
3.2 推進居民增收減負,提升新型消費能力
在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方面,綠色金融通過推進居民增收減負,為新型消費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方面,綠色金融支持小微企業、農村等薄弱領域的發展,促進了就業和創業機會的增加。這些領域的發展不僅提升了居民的收入水平,還為居民提供了多樣化的收入來源,從而增強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另一方面,綠色金融通過減免稅費、提供財政補貼等方式,減輕了居民的消費負擔。例如,對于購買綠色節能環保產品的消費者,政府可以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或補貼,以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這些政策措施不僅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還促進了綠色消費理念的普及和推廣。此外,綠色金融注重提升消費者的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意識。通過加強金融教育和宣傳,綠色金融幫助消費者樹立了正確的消費觀念和理財觀念,使消費者能夠更加理性地面對消費和投資選擇,從而避免盲目消費和過度負債等問題。
3.3 統籌推進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管理
在供給側改革方面,綠色金融通過引導資金流向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等領域,促進這些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還降低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從而增強了供給端的競爭力和可持續性。在需求側管理方面,綠色金融通過刺激綠色消費,提高了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和綠色消費偏好。例如,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金融產品降低了綠色消費的成本,使得消費者更愿意選擇環保、節能的產品和服務。同時,綠色金融通過提供低碳支付、綠色投資等創新產品,豐富了消費者的支付和投資選擇,進一步促進了消費需求的增長。綠色金融的這種雙重作用,使供給側和需求側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形成了良性互動。供給端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為需求端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綠色產品和服務;而需求端的增長又進一步推動了供給端的擴張和升級,形成良性循環。
3.4 堅持“房住不炒”政策定位,釋放消費潛能
堅持“房住不炒”政策定位,是釋放消費潛能、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綠色金融在這一政策定位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綠色金融通過支持長租房、保障房等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滿足了居民多樣化的住房需求。這不僅有助于緩解住房供需矛盾,還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同時,綠色金融通過提供住房貸款優惠、契稅補貼等政策措施,降低了居民的購房成本,提高了其購房能力和消費意愿。另一方面,綠色金融通過支持綠色建筑、智能家居等產業的發展,推動了住房消費的升級。綠色建筑不僅具有更好的環保性能和節能效果,還提高了居住舒適度和健康水平。智能家居則通過智能化、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提升了居住品質和便利性。這些創新產品和服務不僅滿足了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增長。
3.5 優化消費環境,構建新型消費發展空間
綠色金融通過提供一系列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如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有效引導社會資本向低碳、環保、可持續的領域流動。這不僅有助于改善傳統的消費環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還促使消費市場向更加綠色、健康、智能的方向發展。例如,綠色金融支持的電動汽車、綠色建筑、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產品,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還引領了消費趨勢的變革。同時,綠色金融促進了消費模式的創新,如共享經濟、按需消費等新型消費模式得以快速發展,這些模式在減少資源浪費、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靈活多樣的選擇,進一步拓展了消費空間。
3.6 促進綠色消費,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
綠色金融通過激勵和扶持綠色消費,間接推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隨著消費者對環保、健康等需求的日益增強,綠色消費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綠色金融為此類消費提供了有力支持,降低了綠色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了其市場競爭力,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選擇綠色產品。在此過程中,與綠色消費相關的產業鏈得到了極大發展。例如,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帶動了電池制造、充電設施建設、售后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綠色建筑的推廣促進了新型建材、節能設備、智能控制系統等產業鏈的升級;而綠色農產品的熱銷則帶動了生態農業、有機肥料、綠色物流等領域的蓬勃發展。這些產業鏈的發展不僅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還為社會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促進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 綠色金融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
4.1 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
綠色金融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在于其能夠優化產業結構,從而有效促進經濟增長。通過引導資金流向綠色低碳領域,綠色金融不僅加速了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還推動新能源、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這種資金配置的優化,使得資源配置更加高效,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在傳統產業中,綠色金融通過提供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工具,激勵企業采用更加環保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流程,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種技術改造和升級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還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綠色發展。與此同時,綠色金融還為新興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綠色建筑、節能環保設備等領域的企業,在綠色金融的助力下得以快速發展,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新興產業的崛起,不僅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還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綠色金融的發展促進了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在綠色金融的引導下,更多的資金被投入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及應用中,推動了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這種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不僅提高了經濟的增長質量,還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4.2 技術進步推動經濟增長
首先,綠色金融通過為綠色技術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促進了環保和清潔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這些技術不僅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和碳排放,還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向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隨著綠色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產業和就業機會應運而生,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其次,綠色金融鼓勵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在綠色金融的引導下,許多企業開始投入資金研發和推廣節能減排技術,以提升自身的環保性能和競爭力。這種轉型升級不僅有助于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還能增強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最后,綠色金融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轉變了經濟增長方式。在綠色金融的引導下,資金更多地流向了環保、節能和低碳領域,推動此領域的快速發展。這種資源配置的優化不僅有助于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還能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4.3 提高資源利用率推進經濟增長
通過引入綠色金融的理念和工具,能夠引導資金流向那些環境友好、資源高效利用的產業和項目,從而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和轉型升級。在綠色金融的推動下,企業被迫審視自身的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影響,從而采取更加可持續的生產方式。這不僅有助于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還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通過技術革新和管理優化,企業能夠實現對有限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循環利用,進而提高整體的生產效率和產出水平。此外,綠色金融還能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激勵,推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的發展。這些新興產業通常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創新能力,能夠帶動相關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綠色產業的不斷壯大,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日益顯著。
4.4 綠色轉型推進經濟增長
首先,綠色金融通過引導資金流向綠色產業和環保項目,推動傳統產業的綠色轉型和升級。這種轉型不僅有助于降低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還能提高產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從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例如,綠色金融可以支持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綠色升級,使這些企業能夠更加環保、高效地運營,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次,綠色金融的發展促進綠色產業的興起和壯大。綠色產業包括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這些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綠色金融通過提供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促進了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最后,綠色金融的發展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升級。隨著綠色產業的興起和壯大,傳統產業的比重逐漸降低,而綠色產業的比重逐漸增加。這種變化有助于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升級,使國民經濟更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5 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金融在“雙碳”背景下對于提振消費和提升國民經濟增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以貴州省為例,綠色金融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綠色產業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推動了經濟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未來,應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加強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推動綠色金融的深入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陳俊金,邢欣茹,王海峰,等.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驅動機制及政策干預研究[J].商展經濟,2024(23):95-98.
張航.綠色金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J].人民論壇,2024(23):72-74.
綠色金融助力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J].當代金融家,2024(11):2.
李秋波.“雙碳”目標下我國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4,27(16):132-134.
婁雪瑩.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效應研究[D].蘭州: 蘭州財經大學, 2024.
王亞晴.“雙碳”目標下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 基于我國各省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4(6):33-36.
王至純. 四川省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分析[J].中國商論,2024(5):102-105.
隋美琪.數字金融發展水平對居民消費信貸的影響研究[D].長春: 吉林大學,2023.
楊宏生.釋放內需潛. 金融發力提振大宗消費[N].中國商報,2023-07-28(003).
肖意情.“雙碳”目標下陜西省綠色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質量影響研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23,36(7):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