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年前后,中日關系出現改善勢頭。兩國高層通過多種方式保持互動,各領域各層級對話逐步推進。兩國關系保持正確發展方向具有積極意義,但同時也應看到中日之間還存在結構性矛盾和分歧,需要雙方同向發力才能推動兩國關系持續良性運轉。
石破茂內閣自2024年10月成立以來,對改善發展中日關系釋放出積極信號,中方也及時給予回應。11月,習近平主席同石破茂首相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首次會晤,雙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系。12月,日本外相巖屋毅訪華,這是日本外相時隔1年零8個月再次訪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見巖屋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以及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分別與巖屋毅舉行會談。雙方均表示要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中日關系深入發展。
中日新一輪政治互動為兩國關系改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雙方正以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為指引,不斷推進中日關系向好發展。巖屋毅訪華期間,王毅與其共同出席了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第二次會議。在此次會議上,中日雙方達成10項重要共識,涵蓋深化青少年、教育、旅游、媒體、智庫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日本宣布將放寬對中國公民的簽證政策,便利雙方人員往來,而此前中方已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多國試行免簽政策。2025年1月13—15日,應中國共產黨邀請,日本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公明黨干事長西田實仁率日本執政黨代表團訪華。雙方共同舉行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九次會議。此外,中日兩國圍繞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持續進行多輪磋商并達成一定共識。近日,石破茂在接受訪談時表示,“日本首相訪問中國是極為重要的事”,再次表達了訪問中國的意愿,此番表態又為中日關系改善增添了一絲暖意。
中日畢竟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又同為亞洲和世界的重要國家,兩國關系的意義早已超越雙邊范疇。同樣,中日關系的改善發展不僅對雙方也對地區與世界的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日關系改善為兩國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帶來機遇。中日是搬不走的鄰居,兩國長期的交往歷史表明,雙方合則兩利,斗則兩傷。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日本一直是中國對外經濟合作的重要伙伴,并從中國的快速發展中獲得巨大經濟利益,雙方務實合作也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然而,冷戰結束后日本對華認知開始逐漸出現偏差,近年來甚至呈現明顯的倒退,尤其是錯誤地將中國定位為“迄今為止最大的戰略挑戰”,這明顯偏離了中日“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在這種錯誤認知引導下,日本對華政策給中日各領域各層級的交流合作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嚴重阻礙中日關系的健康發展。
在近期的中日高層互動中,日方多次表示中日務實合作潛力巨大,無意同中方“脫鉤斷鏈”,希望同中方促進互利合作,加強人文交流,推動經貿、綠色發展等各領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這種對中日合作的積極態度表明,石破茂政府正試圖改變岸田文雄執政時期對美“一邊倒”、全面配合美國對華圍堵的政策。中日關系向好回暖將為雙方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營造良好的氛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同時,中日關系改善也可為地區和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不確定、不穩定、難預料因素增多。中日作為地區和世界重要國家,可在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產供鏈穩定暢通、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安全、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正如中方所指出,“中日關系穩定了,亞洲就更加穩定;亞洲穩定了,就能在世界上發揮更重要作用?!泵鎸姺睆碗s的地區和國際形勢,中日關系改善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改善和發展中日關系是兩國共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正確選擇,將為兩國攜手維護多邊貿易體系、應對全球性挑戰創造條件。
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變亂交織,中日面臨的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雙方唯有攜手合作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不確定性,才能更好惠及兩國人民。
中日雙方要按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加強對話溝通,妥善處理矛盾分歧,維護中日關系大局。日方應樹立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排除外界干擾,以戰略和長遠眼光,從兩國根本利益出發,將“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落實到具體行動中,而不是將改善中日關系作為應對內外不確定性的權宜之計。
中日經濟相互依存度高,可以通過深化經貿合作,依托《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發揮在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領域的互補優勢,挖掘經貿合作潛力,實現互利共贏。中日都是引領全球增長的重要力量,攜手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對促進本地區乃至世界的繁榮發展意義重大,雙方應加強溝通協調,反對“去風險化”“脫鉤斷鏈”等錯誤做法,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復蘇。
民間友好是中日關系發展的重要基石,兩國可通過深化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近年來,雙方民眾對彼此的親近感和好感度一直在低位徘徊,此次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會上達成的10項共識為雙方密切民間友好交往、擴大相關領域合作提供了契機。未來,中日要將10項共識轉化為具體行動,通過深化人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樹立正確客觀的相互認知,營造健康理性的民意環境,為推動兩國關系的長遠健康發展筑牢民意基礎。
和以致遠,容則共通。當前,中日關系再次站在關鍵路口,這需要雙方同向發力和共同努力。在大變局加速演進之下,中日關系改善對兩國發展是戰略機遇,對地區與世界和平發展也是重大利好。中日關系如能順利企穩回升,將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投射一道曙光。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