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河又一歲。天府之國生機盎然,綿綿錦江奔流不息,向前,是唯一的方向。
2024年,我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譜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這一年,中國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乘風破浪,前行的步伐更加堅實。
這一年,四川全省上下團結一心、砥礪奮斗,全力抓機遇、促發展,為全國大局強擔當、作貢獻。
這一年,成都始終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現代化成都建設行穩致遠。
回看2024年,從一個大國的踔厲奮發,到全省上下的迎難而上;從一座城市的拼搏奮進,到每個市民的矢志篤行……都在言說一個樸素的道理:“愛拼才會贏”。
近悅遠來的成都,在安逸巴適的背后,更是一座拼搏奮進的創新創造之城。
應對新挑戰,攻堅克難地拼;激發新動能,熱情似火地拼;擁抱新機遇,乘勢而上地拼……奔跑2024,一曲激情澎湃的華彩樂章,見證著城市的拼搏姿態。
譜寫激昂磅礴的旋律。一個個守正創新的構想、一個個落地見效的謀劃,被深深嵌入城市的發展脈絡。
2024 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拉開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神州大地,改革潮起帆勁。
回頭望,成都是全國改革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始終傳承創新基因、勇立時代潮頭……40 余年來,成都與國家同頻共振、與創新同向而行。
向未來,今天的成都,不僅戰略位勢前所未有,也處在轉型發展重要關口。
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立足成都實際、聚焦問題所在,謀劃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折不扣抓好改革落實。
突出問題導向謀改革。搭建民營經濟綜合服務平臺,構建完善民營企業融資風險的市場化分擔機制等對策;打造科技交易大市場,構建中試、孵化、場景等創新服務體系;構建外籍人士來蓉線上預訂、線下支付、離境退稅、消費維權、體驗評價等全周期服務體系……始終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
突出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加快發展新型顯示、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等重點產業,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深化產業園區綜合體制改革,開展“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發展需求在哪里、改革就指向哪里。
突出以企業、群眾、基層所需所盼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探索多部門“綜合查一次”現場執法模式;全面推行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實行“一次掛號管三天”……改革向前、民生向暖。
奏響鏗鏘有力的節奏。堅持扭住大企業、盯住大行業、做實大產業,成都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
強產業—— 穩步推進工業立市、制造強市,熊貓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開工建設,國內首條第8.6代AMOLED 生產線項目半年實現封頂,入選全國首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工業鍛出強度,產業跑出速度。
興園區——堅持“抓產業必須抓園區”的理念,立足資源稟賦找準發力重點,依托特色園區做強產業集群,著眼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完善“3+22+N”園區建設推進機制,“關鍵在產業、重點抓園區、最終看質效”成為全市上下推動工作的共識。
優環境——鋪開“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到11月底,共收集企業訴求2.42萬條(含工業類),已辦結2.38 萬條,辦結率98.27%。解決的問題從“一個”到“一類”,受益的企業從“一家”到“一批”。
拓展開放寬廣的音域。每一輪改革,總是伴隨著新一輪開放;更深層次的開放,總能推動改革向縱深邁進。
以“五大樞紐能力”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成都在更高起點、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推進高水平開放。
“大通道”釋放“大活力”。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班列連通境外城市增至117個,國際班列開行量增長2.7%。國際(地區)定期直飛客貨運航線增至73條,穩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
“大流量”帶來“大增量”。2024成都世園會累計接待中外游客超1000萬人次,繼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500萬人次后,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貨郵吞吐量步入“百萬噸級航空俱樂部”。
“開放平臺”亦是“合作舞臺”。成都的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城市增至113個,出臺優化外商投資環境“20 條”,包括英特爾在內的多家世界500 強企業接連宣布在蓉增資擴產,外貿進出口總量穩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
同唱協調激越的和聲。從全局上擘畫、在細微處推進,城市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始于解決好那些市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讓民生保障更有溫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深入實施,“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統籌落實,成都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28.6萬人、增長21.9%,獲批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國家試點和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
讓基層治理更加精準,“智慧蓉城+ 微網實格”線上線下聯動治理不斷深化,12345親清在線和市民熱線惠企利民平臺持續建強,服務滿意率達90%以上。
讓幸福生活更加可感。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670公里,天府綠道突破9000 公里,公園露營、綠道騎行、文博演藝、體育賽事等為市民提供更豐富的生活方式,連續16年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市”。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僅是人們對城市當下生活的體驗,也涵蓋對未來的更多期許,是我們同心同德一起拼出來的。
回首2024年,有很多身影令人難以忘記:那是在實驗室里鉆研的身影,是在市場大潮里實干的身影,是在一次次走訪中奔忙的身影,是基層干部向著承諾奔跑的身影,是施工現場搶抓工時向著發展奔跑的身影……
走過2024年,全市黨員干部初心向黨,信念彌堅,我們在令人振奮的變化中,感悟到了奮斗、擔當、責任的深刻內涵。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過往的一幕幕中,那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總是令我們深深動容。
向2024道一聲“再見”,在2025繼續奔跑向前!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唯實爭先、拼搏奮進,勇毅前行、創新創造,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在新征程上跋山涉水,譜寫更加嘹亮的發展樂章。
(據《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