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是城市動脈,聯系著千家萬戶和各行各業,是檢驗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試金石”。
劍南大道錦城大道路口、世紀城南路、金周路與金牛大道交叉路口……2024年10月31日,這些通勤路上的“堵點”“痛點”,以首批63個堵點治理任務清單的形式出現在市民面前,在這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將交通治堵作為民生實事的重要內容,以“科學治堵、高效治堵、開門治堵”的工作思路,通過明確具體措施、完成時限,具體化、清單化、項目化推進交通治堵工作。
自第一批治理任務清單公布以來,成都綜合采取優化管理措施、建設工程改造、提升服務水平等多種方式,對一批“投入少、見效快”的交通堵點開展“一點一策”專項治理行動,多措并舉暢通市民送學路、通勤路。
時間行至2024年底,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截至2024年12月底,第一批63項堵點治理任務已完成42項,其中精細管理提能類26項、小微整治提能類16項,共退圍拆圍面積79592平方米、釋放車道49條,優化公交線路和站點26處,點位治理成效顯著,道路通行效率穩步提升。相較2024年9月,中心城區擁堵指數從1.38下降至1.31,治理點位周邊擁堵指數下降明顯,工作日機動車全天運行速度提升約4.3%,其中早高峰運行速度提升約6.7%,交通擁堵狀況持續得到緩解。
變化背后,重點在于成都延伸觸角、汲取民智、開門問計,致力于將“民生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截至2025年1月2日,已有7萬余人次積極參與“開門治堵”金點子征集活動,1000余名市民踴躍發聲,貢獻多項治理城市擁堵優質建議;另有近6000市民響應“預約通勤”號召,近7000市民主動參加“私家車停駛”活動,通過錯峰出行、綠色出行等實際行動助力城市通勤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