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媒體環境下的輿論場地復雜多變,大量的非理性聲音充斥其中,使得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工作難度加大。主流媒體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進行輿論引導,在融媒體環境之下,應當正確地認識輿論場地的特征,綜合分析影響輿論導向的因素,不斷地突破自我,提升融媒體環境下的引導力量,發揮其引導功能。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融媒體環境下主流媒體面臨的新環境和新挑戰,提出了傳統媒體強化輿論引導功能策略,以期推動主流媒體沖破傳統束縛,加強傳播體系的構建,凝聚融媒體環境之下的輿論引導力量,更好地發揮主流媒體的引導能力。
關鍵詞:融媒體;輿論引導;傳統媒體
一、引言
新聞媒體產生的一大因素就是借助輿論力量,對公眾進行引導并為社會提供正向引導。新聞媒體的議題設置往往會衍生出輿論導向,這也是主流媒體進行輿論導向的重要方式。在融媒體時代,智能設備的普及使得人人都可以進行信息的發布和傳播,在此背景下,信息的真偽辨別成為擺在公眾面前的一大障礙。傳統主流媒體應當積極發揮信息把關人的責任,做好信息過濾,強化輿論引導,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二、融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面臨的新環境
(一)融媒體陣地受眾基數大,影響輿論生成
在融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載體為互聯網。由于互聯網具有開放、共享且互動等特征,因此,公眾進行言論的表達也就相對自由。互聯網的即時傳播特性極大地增強了公眾的表達欲,因此,融媒體陣地中吸納了基數龐大、年齡層次跨度大的受眾群體。在新媒體環境下,用戶要表達自身的情緒或者態度,可以通過抖音、快手或者小紅書發布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可能由于引發了廣泛的認同和共鳴而成為輿論焦點,最終形成輿論壓力。例如,食品問題一直是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問題。2023年江西某一高校食堂中出現的“鼠頭鴨脖”事件,就是由網民發布,在各種網紅、博主的追蹤深挖之下,最終形成了輿論的焦點,對整個新聞界帶來了強大的振動。最終,在網民的追擊之下還原了事情的真相。在這一事件中,受眾是事件的生成者和事件發展的推動者。
(二)融媒體陣地用戶碎片化,輿論傳播不受限
融媒體時代,網絡平臺為公眾提供了輿論平臺和討論空間。新媒體用戶能夠在不同的平臺發表觀點,同時通過事件評論、跟帖、發布消息等方式參與社會事件討論。公眾在融媒體環境之下有了更多的發言權,網民身份不受地域、時間、身份等的限制,能夠暢所欲言,自由發表意見,也就是說,網民的分布呈現了碎片化的特征。由于輿論主體的碎片化特征,某些受到高度關注的社會熱點新聞即使多年后仍舊有用戶關注,因此,事件熱度的持續時間得以延長。例如,發生于2016年的江歌事件,時隔多年之后,互聯網上仍舊有關于江歌母親的報道。
(三)融媒體陣地平臺多元,傳播渠道多樣
在現代傳播環境中,融媒體陣地已從單一的傳統媒體形式,轉變為由電視、報紙、電臺、社交網絡、短視頻平臺、博客等多個媒介組成的復雜生態系統,這種平臺的多樣化使得信息傳播的途徑和方式更加豐富和廣泛。同時,媒體平臺更是遍地開花,如視頻類平臺、購物類平臺、社交類平臺、新聞類平臺等。這些終端、媒體形式和媒體平臺使得融媒體傳播形成了一個立體的系統,輿論傳播渠道更是四通八達。在這一環境下形成的各種輿論聲音也種類眾多。在融媒體環境下,普通受眾也可以參與熱點討論,使得輿論傳播更加深化、多元化。
三、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輿論引導面臨的挑戰
(一)輿論場地主體龐大,網絡言論嘈雜
在融媒體環境之下,人人都是信息的制作者和傳播者。對于社會上的焦點新聞、輿論熱點,任何個體都可以參與其中,輿論主體復雜多元。因此,網絡陣地甚囂塵上,觀點嘈雜。由于新媒體用戶具有龐大的主體基數,使得傳統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輿論導向效果大打折扣。在新媒體輿論陣地中,如果不能對輿情進行及時的正向引導,或者在引導過程中控制不到位,很可能導致一些錯誤言論在網絡上傳播,使得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受損,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
(二)意見領袖輿論導向較強,搶占話語權
在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即時性較強且內容形式多樣,因此,意見領袖在媒介市場中有一定的話語權。這對于傳統主流媒體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新媒體環境下,意見領袖隊伍不斷擴展,同時,由于某些意見領袖是其所在領域的專家,這類意見領袖由于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過硬,往往有大批的支持者和追隨者,具有較強的公眾認可度。在社交網絡中,人們往往傾向于讓意見領袖作為自身觀點的代言人,因此,意見領袖在進行輿論導向時有一定的話語權。在對某些熱點新聞進行評論時,一些意見領袖能夠觸碰大批網友的心靈,產生較強的輿論效果,搶占了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對主流媒體的話語權產生了強烈的沖擊。
(三)輿論場相互交織,輿論引導更為復雜
新媒體促進了傳播方式的變革和發展,使得輿論結構也出現了相應的調整。融媒體環境催生了不同層次的輿論場地,如官方輿論場地、群眾輿論場地、主流媒體輿論場地和新媒體輿論場地,這些不同的輿論場地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融媒體時代下的輿論場。這些輿論場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輿論生成,并通過不同的輿論場進行傳播,從而對輿論引導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四)輿論多點高頻生成,議題更新迭代較快
互聯網在不斷地發展和更替,當前已經處于“個人門戶”模式。在浩瀚的互聯網世界中,每一個個人用戶都是一個網絡節點,在融媒體環境下,由于信息的快速流動和多渠道傳播,新的議題和熱點事件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取代舊的議題,推動輿論的重新聚焦。社交平臺上的實時新聞推送、微博熱搜榜單、抖音短視頻等內容迅速傳播,使得公眾對新事件的關注和討論速度大大加快。這種“信息過載”的現象,使得輿論議題快速更替,新的熱點層出不窮,從而形成了“信息快速流轉,議題快速迭代”的輿論特點,影響了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效力。
四、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輿論引導功能的強化策略
(一)注重深度融合,推動傳統主流媒體轉型升級
1.順應媒體融合趨勢,推動傳統主流媒體價值引領載體的優化
在融媒體時代,傳統主流媒體的價值引領載體需要革新優化。傳統主流媒體需要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實現“報、刊、網、端、微、號、屏”的協同聯動,“采、編、印、發、播、管、控”的一體化運行。要深度融合媒介傳播載體,深入了解公眾的思想動態,升級優化傳統、單一的傳播模式,自覺轉型、自主轉型,實現全媒傳播,構建融媒體背景下主流媒體的價值導向新格局。
2.融合網絡技術思維,推動傳統主流媒體價值引領手段轉型
在融媒體環境下,傳播技術不斷升級。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更是加速了媒介的升級速度。通過網絡進行信息加工成為當前信息傳播的重要方式,在進行信息傳播的過程中,5G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科技手段的利用,使得傳統主流媒體能夠更為精準、高效地獲取信息,然后通過不同的平臺進行傳播,提升傳統主流媒體輿論的導向力。
3.融合式媒體監管,實現主流媒體價值引領監管轉型
傳統主流媒體除了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撐之外,還需要有一體化的媒體監管系統。在全民皆是媒體的環境之下,傳統主流媒體想要提升輿論引導力,就應當推動融合一體化的媒介監管機制,將媒體轉型同媒介監管同步發展。其中,在進行媒介監管時要融合法治手段和技術手段,保證監管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營造公平有序的媒體傳播環境。
(二)強化主體效能,構建多元主體的良性互動局面
傳統主流媒體在進行輿論引導的過程中,應當順應當前的融媒體時代環境,同多元主體進行多效互動,實現價值引領。具體方式如下:
1.實現多元互動,自覺承擔輿論引導責任
一直以來,傳統主流媒體都承擔著價值引領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在當前融媒體環境下,其也應當主動承擔這一重任。近年來,由于網絡的發展,新媒體大量出現,網絡上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傳統主流媒體應當引導自媒體、新媒體等將社會責任放到首位,并提升自己作為主流媒體的輻射作用,帶動多元主體共同承擔價值引領責任,從而構建健康向上的媒體生態環境。
2.多元主體互通有無,優勢互補
傳統主流媒體要做好輿論導向工作,就要整合不同類別的主體資源。傳播能力較弱且影響力較低的主流媒體要進一步優化整合,構建互通有無的常態化傳播模式。同時,傳統主流媒體要積極地學習其他媒體的優勢,補充自我發展中的不足之處,在交互之中把握傳統主流媒體的輿論主導地位,精準地向受眾推送媒介的輿論導向內容,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引領。
3.推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熱點討論
主流媒體之所以具有較強的輿論導向作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其有較強的議題生成能力。因此,主流媒體應當發揮自我優勢,為其他媒體做好示范,主動對當前的熱點新聞進行討論,并積極同多元化的媒體主體溝通交流,設置群眾關心的話題焦點,借助評論收集各方言論,引導群眾輿論,為群眾撥開迷霧,幫助群眾還原事件真相。同時,在討論話題的過程中,主流媒體可以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深入剖析社會現象,理順復雜的思想觀點,傳遞正確的價值導向。
(三)創新內容生產,壯大主流輿論陣地
內容是媒體傳播的靈魂,是輿論引導的根本。只有進行內容創新,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傳統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在融媒體傳播時代,傳統主流媒體需要不斷地進行內容創新,以此壯大輿論力量。具體方式如下:
1.弘揚核心價值,傳播正能量
當前,黨和國家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高度重視,而弘揚這一價值觀是主流媒體需要承擔的責任。例如,新華社推出《心中的牽掛》等50多個瀏覽量過億的融媒體產品,打造了傳播核心價值的主流輿論場。傳統主流媒體在進行內容制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好當前主流價值的引領者,制作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優質作品。同時,正確引導輿論還應當加強對現實題材的創作,提升主流價值的影響力。對于一些受到公眾質疑的輿論問題,傳統主流媒體應積極回應,掌握話語主動權。同時,在傳播中要保證精準傳播,結合不同的場景及需求,設計不同的內容,拓展主流輿論陣地,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價值引領。
2.堅守立場原則,鞏固權威信息發布渠道
主流媒體要及時、精準地發布新聞信息,要創設高質量的新聞內容,要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權威性,以引導輿論、傳遞主流價值。同時,傳統主流媒體要深入到民眾之中,傳遞有力量、有溫度、有深度的內容,以獲取民眾的支持。
3.表達中國觀點,傳遞中國聲音
在融媒體時代,傳統主流媒體要更加清晰地認識自身所處的環境,與受眾保持良性的互動,堅定有力地傳遞中國聲音,表達中國觀點,強化輿論導向。例如,為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人民日報》社推出了“望海樓”專欄,同時,《人民日報》官方網站海外網推出了“解碼六中全會精神”系列評論,道出了海外僑胞同圓共享中國夢的心聲。這一評論同國際視野相接軌,在全世界民眾中取得了較大的影響力。同時,傳統主流媒體也可以通過先進的技術講述中國風格的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增強世界人民對中國的理解和認同。
五、結束語
融媒體時代,主流媒體更加需要扛起輿論引導的責任和使命。這不僅是我國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媒體在市場中的生存之道。在融媒體時代,主流媒體更應提升輿論引導力,不斷地研究受眾的真正需求,創新新聞報道形式和內容,制作精品內容,保證新聞傳播的溫度。這是當前融媒體環境之下輿論引導力的內生邏輯,同時也是媒介傳播者的本職工作。
作者單位:馬永達 沂南縣融媒體中心
參考文獻
[1]張德鵬.新時代主流媒體正確輿論導向研究——以菏澤巨野縣融媒體中心實踐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22,43(10):210-214.
[2]徐懷麗.市縣融媒體輿論引導模式探討[J].記者搖籃,2021,(06): 51-53.
[3]李澤錦.融媒體時代如何提高廣播媒體輿論引導水平[J].東南傳播,2021, (02):143-144.
[4]王舒錫.融媒體時代下主流媒體如何引領輿論導向[J].記者搖籃, 2020,(10):96-97.
[5]周錚錚.區縣級融媒體輿論引導策略研究——以南京江寧區融媒體中心為例 [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20,(08):52-55+100.
[6]程啟群.創新完善體制機制 提升縣級融媒體輿論引導水平[J].西部廣播電視,2020,(06):186-187.
[7]賈濰璐.融媒體時代地方主流媒體輿論引導路徑探究[J].新聞傳播, 2020, (04):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