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國有企業提高內部管理質量、提升財務效率的有效措施。實施財務管理信息化,可以提升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精細化程度,有助于國有企業提升財務工作的廣度與深度,為國有企業優化經營環境提供有力支持。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為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當前的信息技術能夠滿足財務信息化管理要求,為信息化建設工作提供全面保障。國有企業需要結合信息技術,構建新型財務信息管理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財務控制力度,保證企業穩定發展。本文從財務管理的現狀出發,根據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做出了相應的分析,并結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專門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促進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
一、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趨勢
在大數據時代,國有企業財務數據規模逐步擴大。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數字設備的應用規模快速增長。在國有企業的業務拓展過程中,數據類型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各類社交媒體以及移動應用方面產生的數據總量急劇增加。財務人員需要處理海量的數據,財務數據管理難度隨之增加,這對財務工作帶來更多挑戰。
首先,財務管理引入智能決策以及個性化服務等新型機制。當前,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方式逐漸轉變為以線上管理為主,將信息技術與財務管理相互結合,運用云計算等技術深入分析、挖掘財務數據,借助財務智能決策等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基于信息技術分析客戶需求以及行為特征,可以根據客戶喜好以及市場變動精準開展財務管理,這可以為業務端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數據支持。
其次,注重財務風險控制,提升財務預測水平。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重視財務風險的防范與管理,借助風險控制機制規避企業生產運營方面存在的財務風險,以此保證企業經營的穩定性和資金安全。同時,國有企業積極推進財務轉型,轉變財務管理重點,積極推進財務預測工作,將財務控制從事后為主轉變為事前控制為主,借助財務風險管理分析企業面臨的市場趨勢以及需求變化,從而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幫助。同時,以此提升企業管理決策的精準度,為企業的成本優化、資金利用效率的提升等提供更多支持,有效提高企業經營績效。
二、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一)確保財務管理的實時性。為保證財務管理效益,適應市場波動,國有企業對財務管理實時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實現財務數據的自動采集、儲存、分析,減少不必要的財務流程,避免時間延遲導致的財務風險,確保財務管理的時效性。并且,通過提升財務響應速度,能夠快速應對市場環境變化,滿足企業發展需求。運用財務信息化管理機制,實現內部財務報銷流程的電子化處理,也能夠提高財務審批效率,確保財務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實現內部財務資源的快速配置。
(二)維護財務管理的合規性。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推進,有助于財務人員全面獲取企業經營數據,了解預算執行等環節的情況,在詳實的財務數據支持下精準開展財務風險評估以及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確保財務活動遵循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以及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保證財務活動的合規性。財務人員可以通過財務信息系統的日志記錄以及審計工作,記錄財務操作過程。這有助于后續內外部審計工作的開展,能夠增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督力度,為財務合規管理提供保障。
(三)推進財務戰略管理。目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范圍不斷拓展,財務管理與業務工作融合度持續提升。在業財融合趨勢下,國有企業能夠借助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財務轉型。這有助于企業內部財務數據、非財務數據的一體化管理,為企業業財融合提供基礎,提升財務管理戰略水平和統籌性。
三、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挑戰
(一)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缺乏科學規劃
首先,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缺乏可行性分析。部分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一定盲目性,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目標與實際需求不符,無法滿足企業戰略發展需要。其次,在一些大型的國有企業內部,集團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也存在不統一的問題。集團總部對各個子公司的財務管理系統缺乏管理權限,無法通過集團總部信息系統直接查詢、管理各個子公司的財務信息系統數據,而且子公司在財務信息系統的模塊設置方面也存在差異。集團總部財務人員難以了解各個子公司財務信息系統的實際操作方式以及具體功能,增加了財務管理難度。最后,一些國有企業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不足,很多財務環節依舊采取紙質化辦公等傳統方式,財務信息化機制并未實際應用于財務管理中,財務智能化程度不足。
(二)內部控制體系先進性不足
當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相對落后,無法滿足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尤其是在財務管理重點發生變動的情況下,原來的績效考核機制等難以滿足國有企業的管理需要,影響了企業財務工作的正常開展。例如,在財務管理信息化趨勢下,財務人員職責發生了變化,更加注重戰略層面的財務規劃等,會計基礎工作主要通過線上渠道進行自動化處理。但是,針對財務人員的績效考核重點依舊以會計基礎工作為主,導致財務人員學習財務信息化管理的積極性受挫,不利于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施。
(三)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基礎薄弱
信息化建設基礎薄弱,首先,國有企業內部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整合力度不足。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無法實現有效的跨部門合作,財務人員缺乏對業務、運營方面的了解。在財務信息系統優化過程中,忽視了業務工作的實際需求,新的財務信息系統功能偏離企業經營實際,難以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基礎數據準備工作不到位。在信息化趨勢下,數據管理成為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在實施信息化建設階段,國有企業應從業財融合角度出發,做好財務數據以及業務數據的一體化管理,為財務信息化管理夯實數據基礎,充分發揮數據信息優勢。但是,在當前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對歷史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沒有做好專門的儲存、管理,存在財務數據遺失以及數據完整度不足等問題。
(四)復合型財務人員欠缺
部分國有企業的財務人員對財務信息化工作要點并不了解,缺乏大數據意識以及對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認識。在管理會計的學習過程中,有的財務人員難以快速掌握管理會計理論知識,無法將管理思維應用于實際的財務工作中。
(五)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風險規避機制不完善
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缺乏成熟的理論支持以及實踐經驗,容易引發財務管理風險。當前,一些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處于初級階段,財務信息化管理存在較多潛在風險,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不利。然而,國有企業內部的風險規避機制并不完善,無法有效應對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容易出現財務問題,引發財務管理危機。
四、基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優化措施
(一)提升信息化建設戰略水平
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要從戰略層面出發,基于企業的發展方向以及行業特點構建明確的戰略規劃,引領信息化建設工作穩步開展。企業管理層要加強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梳理信息化建設重點與流程,確定工作優先級,對信息化建設重點項目與非重點項目做好差異化管理,并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與人力支持。
國有企業還應增強信息化建設的統籌性,建立專門的信息化管理部門或者領導小組,全面負責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協調好企業總部與下屬分支機構之間的關系,推動信息化項目標準化管理,制定統一的信息化建設標準,確保企業總部與下屬分支機構信息化建設標準的一致性,為提高財務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基礎。
加強組織文化建設,構建新型的管理環境,為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助力。在當前的國有企業內部,要建立與財務管理信息化相適應的工作環境,積極鼓勵信息共享以及技術創新,并提倡新型技術的應用。通過塑造開放包容的企業文化氛圍,提升員工參與信息化建設的主動性。
(二)以關鍵環節為抓手健全內控體系
完善內部績效考核體系。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背景下,根據財務人員工作內容的變化,國有企業應進一步完善原有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根據管理會計以及會計基礎工作特點做好分類考核。既要注重財務基礎工作完成度的評價,也要考核管理會計工作內容的完成度等,以提升績效考核的全面性。
引入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在新的工作環境下,國有企業要注重全面預算管理方法的應用,以財務信息化建設為基礎,全面推進預算管理工作。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實施,能夠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支持,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力度的提升起到推動作用。通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推進業財融合,充分發揮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優勢,提升財務管理質量。
構建跨部門合作體系。國有企業要增強財務部門、人力資源部門、采購部門以及運營部門之間的聯系,建立多部門協作體系,整合內部各部門資源,實現多部門聯動協作,為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持。
(三)夯實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礎
在信息化建設階段,財務管理人員要定期與信息化項目人員以及業務人員展開溝通。通過會議討論等方式,明確財務需求以及業務需求,并從可行性角度出發,完善財務信息系統的功能模塊以及系統機構。國有企業可以通過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企業信息集成度,借助財務共享中心實現業財一體化控制,統一管理企業內部數據。
強化基礎數據的準備工作。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施過程中,財務部門也要與企業資產管理部門等加強溝通,推進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的融合。要整理、篩選國有企業歷史經營數據,通過數據清洗以及整合消除冗余數據,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還要建立專門的數據庫,儲存、管理財務數據,為后續的財務信息分析提供數據支持。并且,國有企業要做好數據分析技術的引入。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對財務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提升數據分析的效率與質量,進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四)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信息化建設背景下,財務管理工作的專業度進一步提升,更加注重財務戰略控制以及財務信息化管理。這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人員需要了解必要的財務知識以及信息化管理重點,以適應職業轉型。
國有企業可以優化內部培訓體系,針對財務人員工作需求定期開展內部培訓工作。可以邀請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專家開展內部講座,提高財務人員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并與兄弟單位合作,借助企業交流等方式學習相應的先進工作經驗以及技術,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通過外部招聘渠道,引入專業信息技術人員可以保證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并負責相應的財務信息系統維護工作,確保信息系統穩定運行。
(五)注重安全與隱私防護
隨著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程度的提升,如何確保信息系統中的數據安全、合理設置信息系統訪問控制權限、規避網絡非法入侵導致的安全問題,成為國有企業需要考慮的重點。
首先,要建立專門的安全管理體系,確保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安全,減少財務管理風險。在企業內部要明確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安全職責,將安全管理職責層層落實,以此確保安全控制工作的有效執行。
其次,要做好信息系統身份認證以及權限設置工作,根據不同人員的工作職責,設置相應的訪問控制權限,并建立安全審計機制,定期開展信息系統安全審計工作,以及時發現財務信息系統風險,保證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對于敏感數據要加密處理,保證關鍵數據安全。還要做好數據備份工作,避免數據遺失導致的風險。
最后,要采取必要的隱私保護措施,專門處理涉及企業隱私權益的數據,以確保隱私數據不會泄露,保證線上數據的安全性。
結語:
當前,國有企業要積極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搭建科學的信息化模塊。要將數字化管理以及智能化管理作為工作重點,主動探索可行的信息化管理途徑,以增強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實現財務管理的轉型升級,提升財務管理質量,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助力企業發展,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