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的治療目前仍然是以三大治療手段為主,即手術、放療和化療。在惡性腫瘤患者群體中,約70%的患者在治療的不同階段需要接受放療:在可以治愈的惡性腫瘤中,放療的貢獻占到了40%。對大多數腫瘤患者來說,放療并不陌生。但放療時,很多患者會產生疑慮,為什么放療需要間隔進行,放療5天后要休息2天.而不是連續治療呢?下面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放療的原理簡單說,就是在一定范圍內利用放射線來破壞癌細胞的DNA,使其失去分裂與復制能力,達到縮小、消除腫瘤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腫瘤周圍的正常細胞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一定的損傷。而間隔進行放療,正常細胞就有時間進行修復,從而減輕放療對正常組織細胞的損傷。正常的細胞在修復,腫瘤細胞也會趁機進行自我修復吧?但在正常情況下,正常細胞受到放射線損傷后的修復能力高于腫瘤細胞。也就是說,在進行一次放射線照射后,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都受到了損傷;但在相同的時間內,正常細胞的修復程度高于腫瘤細胞。如此反復進行,腫瘤細胞累積受到的損傷就會越來越嚴重,直至被殺滅,而此時正常細胞仍然可以恢復。這樣就達到了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保護正常組織細胞的目的。
不同狀態下的腫瘤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不同。比如處于“細胞分裂期”的腫瘤細胞對放射線敏感,處于“靜止期”的腫瘤細胞對放射線不敏感。每次放療時會選擇性地殺傷那些對放射線更敏感的腫瘤細胞,而敏感性低的腫瘤細胞仍然可以存活。在間隔放療的間歇期,部分原本對放療不敏感的腫瘤細胞,可能會進入對放療敏感的狀態,這樣下一次放療時,這部分腫瘤細胞就會被殺傷。如此反復進行,可以達到縮小、消除腫瘤的目的。
總而言之,每周放療5次的常規放療方案,其實是經過長期臨床實踐所總結出來的合理安排,可以幫助我們在治療腫瘤的同時更好地保護正常的組織細胞,獲得更好的放療療效。
放療患者除了按計劃接受放療外,在放療期間做好護理工作,對康復也非常重要。保持照射野皮膚清潔干燥,清洗時應用溫水及柔軟的毛巾輕輕擦洗,尤其是放射野位于腋窩、腹股溝等處時,應注意保持放射野皮膚干燥。建議穿著低圓領、柔軟棉質衣物,避免刺激照射野皮膚。外出需打傘或者防曬,避免照射野皮膚在陽光下暴曬、日光直射及冷熱刺激,也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洗護及護膚用品等。放療過程中如果出現皮膚瘙癢,不要抓撓,以免皮膚破潰而發生感染。如果發生脫皮、潰爛等異常癥狀時,及時告知主管醫生對癥處理。
放療開始前,可以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檢查,修復已存在的口腔健康問題。放療期間也要做好口腔清潔和護理,每日三餐后用軟毛牙刷、含氟牙膏刷牙,刷牙時請勿過度用力,避免牙齦出血。戒煙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堅持每日用溫水或用漱口液至少4次,進食后漱口。如果出現明顯口干,可通過少量多次飲水或霧化吸入緩解。如疼痛明顯,及時與主管醫師溝通,讓醫生進行干預,對癥處理緩解疼痛。如果發生了食管損傷,更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避免口腔不潔滋生的細菌隨著吞咽下侵至食管黏膜,引起感染加重癥狀。如果感到疼痛難忍,可以告訴醫生,嚴格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來緩解疼痛感。
患者接受治療時,必須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主要是優質動物蛋白如雞、鴨、魚、肉、雞蛋、牛奶等,以及各種豆制品、水果、蔬菜等??梢愿鶕唧w情況針對性地調整飲食,比如吞咽困難,可以吃一些質軟、稀、碎且富含營養的食物。放療期間需要多飲水,每日飲水最好在2000毫升以上。放療期間最好保持體重和治療定位時一致,每周稱一次體重,避免過度消瘦或者肥胖,過度消瘦會使治療時體位松動,過度肥胖會在治療時由于體重增加使熱塑膜無法扣住,從而影響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