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經過30多年發展,陜北日光溫室蔬菜在增加農民收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單產低、效益不高、勞動強度大、投入成本高、防災減災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落實好“兩增”(增加產量、增加效益)“兩降”(降低勞動強度、降低投資)“一防”(防止災害損失)等關鍵技術和措施,可實現蔬菜產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促進陜北設施蔬菜產業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 "陜北;日光溫室蔬菜;兩增;兩降;一防;技術措施
日光溫室是陜北設施農業的主要形式,是一項長短結合的特色產業。因其見效快,效益好,自1991年從山東引進以來,經過30多年不斷探索和完善,目前棚型建造、栽培品種、管理措施、生產技術等日益成熟,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種植種類齊全,品種多樣,可反季節種植各種瓜果、蔬菜,如番茄、黃瓜、西甜瓜、草莓、葡萄、櫻桃、桃、杏等蔬菜水果,還可以生產火龍果、香蕉等熱帶水果。
但是與國內的山東壽光、國外的荷蘭等設施農業先進地區相比,無論是產量、效益、品質、技術都還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單產低、效益不高、勞動強度大、投入成本高、防災減災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影響菜農的積極性和“菜籃子”保供。因此落實好“兩增”(增加產量、增加效益)“兩降”(降低勞動強度、降低投資)“一防”(防止災害損失)等關鍵技術和措施,可實現蔬菜產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促進設施蔬菜產業再上新臺階。
1" "增加產量
1.1" "選好棚型" "好棚型是生產的基礎。經過長期實踐,陜北日光溫室宜選用“九五”式棚型,即跨度9 m、脊高5 m厚土墻,全鋼架、有立柱、有保溫板后坡,山墻、后墻外覆蓋防雨土工布,前屋面覆蓋保溫被帶卷簾機,前沿設置較淺的U型排水渠(兼人行道),有工作間的日光溫室。集采光、保溫、防災于一體,宜于機械、智能設備安裝和進出,宜卷簾機、放風機、水肥一體化滴灌、軌道運輸車、補光燈、集雨窖灌等配套。該棚型建造成本相對較低,性價比高,空間適中,升溫快,保溫性能好,適宜各種蔬菜瓜果生長。
1.2" "選好品種" "要結合本地實際,選擇經過當地試驗種植過的品質好、抗逆性強、適合銷售目標消費習慣的品種。延安冬春茬要選擇植株長勢強、耐低溫弱光、緊湊型、連續坐果能力強、產量高的品種。例如番茄選擇果個大小適中、粉紅色、商品率高、耐低溫、耐弱光、長勢強、抗TY病毒、產量高的天鑫二號,辣椒選擇植株長勢中等、連續坐果能力強、產量高、果實粗、螺絲型、果色濃綠、辣味濃、商品性好、適合本地消費習慣的2313、運馳(37—82)等。
1.3" "加強管理
1.3.1" "加大有機肥的投入" "日光溫室蔬菜生產周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每畝需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 000 kg以上,可有效解決后期養分不足的問題。
1.3.2" "加強光照管理" "冬春茬反季節生產時,要經常清潔棚膜,草簾、棉被等覆蓋物要早揭晚蓋,爭取多見光,提高棚室溫度。在光照時間短的深冬季節和持續陰天要采用補光燈等臨時補光設備。
1.3.3" "降低棚內濕度" "棚內濕度大是真菌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遇到低溫天氣,灰霉病、霜霉病、晚疫病會大發生。采取三段式放風,有效降低溫室內濕度,創造有利于蔬菜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
1.3.4" "高溫悶棚" "高溫悶棚是一項綠色環保、簡單易行、效果明顯的防治病蟲害的措施。在7—8月溫度最高的季節,每畝地面撒石灰氮100 kg+碎秸稈4 000 kg→旋耕土壤兩遍→東西向作寬畦→覆蓋地面→畦溝灌水→密閉溫室15 d,可殺滅土壤中的真菌、細菌、根結線蟲等有害生物,螻蛄、金針蟲、蠐螬、螺類等害蟲以及雜草種子,達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緩解或部分解決土壤酸化和連作障礙的目的。
1.3.5" "實行輪作倒茬" "茄果類可與瓜果類倒茬,茄果類、瓜果類可與葉菜類、蔥蒜類倒茬。
1.4" "減少損耗" "及時疏花疏果,提前摘除畸形和殘次果,減少養分損失,提高商品率。同時要防止采摘、運輸過程中造成人為損傷,降低商品率。
2" "增加效益
2.1" "合理安排茬口" "充分調查市場,總結近2~3年蔬菜價格,盡量把集中上市時間安排在價格高的時段,獲取最高效益。
2.2" "提高品質" "使種子、農藥、化肥、農膜等綠色化投入,精準化管理。通過培育無病蟲壯苗、清潔田園、營養調控、嫁接栽培、調整定植期、加強田間管理、合理輪作等措施,提高蔬菜植株抗性,減少化肥、農藥的應用等綜合控制技術措施,提高蔬菜品質。
2.3" "分級銷售,優質優價" "產品分級銷售,最好的可封裝禮盒作為禮品走高端市場,二級的進超市,三級的進一般農貿市場。也可通過網上或者農超對接,直接進小區,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效益。
2.4" "延伸產業鏈" "企業、合作社進行訂單銷售,分級包裝,凈菜加工、倉儲,制作預制菜等,配送到廠礦企業、機關單位、學校食堂,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2.5" "品牌效應" "注冊商標,進行有機、綠色、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2.6" "廣泛宣傳" "通過“線上+線下”廣泛深入的推介宣傳,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視頻(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媒體和展銷會進行產品展示。打造網紅打卡點,農旅結合,發展休閑采摘,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
3" "降低勞動強度
3.1" "應用省力化機械、智能裝備,把菜農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配套微型旋耕、起壟、覆膜、移栽等機械和自動卷簾機、自動放風機、軌道運輸車、自動打藥機、水肥一體化滴灌等設施,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3.2" "推廣輕簡化設施設備、技術,減少重復繁瑣的作務" "應用殺蟲燈、黃板、藍板、性誘劑、天敵、熊蜂授粉、黑色地膜、栽苗器、打窩器、綁蔓機、電動噴霧器、點花器、授粉器、整枝掛鉤、果穗掛套等簡易設備、技術,可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3" "改變種植模式" "南北向種植不利于機械起壟、覆膜、移栽等機械化應用,可采用東西向種植,短行改長行,規范壟型壟距,按照大壟溝(80~90 cm)、小株距、寬窄行(130~30 cm)起壟。這樣會出現前排遮擋后排光線、不利于蔬菜果實和廢棄枝葉運輸的問題,可將軌道運輸車改為懸掛式運輸,將常規薄膜改為散射光薄膜來解決。
4" "降低生產成本
4.1" "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 "合作社、企業等社會化組織介入,有效解決了菜農一家一戶完不成的事。公司、合作社負責產前產后的物資統購和銷售,菜農負責產中蔬菜生產,相對獨立,各負其責,實現各自效益最大化。
4.1.1" "成立菜農協會" "把分散的菜農組織起來成立菜農協會,應對市場挑戰。菜農集中采購農藥、化肥、種子、種苗,形成規模優勢,享受價格優惠。
4.1.2" "建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 "購置先進的旋耕、起壟、覆膜、移栽機械,專業化服務,菜農既可減少購買農機具的投入,又可避免自己購買農機具長期閑置的問題,既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又可使菜農專心蔬菜生產,也可擴大種植規模,增加效益。
4.1.3" "做好售后服務" "公司建立銷售團隊,加大宣傳,開拓市場。
4.2" "精準施肥用藥,減少浪費" "實施配方施肥,精準用藥,可提高肥料、農藥利用率,又可降低盲目施肥造成浪費,減少肥料、農藥過量對土壤造成的污染。
5" "防災減災
日光溫室蔬菜一年四季生產,遇極端低溫、強降雨、連陰雨、持續陰雪天氣、短時大風等極端天氣,輕者造成蔬菜減產,重者可造成墻塌棚毀,蔬菜絕收,嚴重影響日光溫室蔬菜的安全生產,給菜農造成損失。應結合生產實際,以防為主,防患于未然。
菜農和農技干部要養成關注天氣預報的習慣,尤其是在冬季持續降雪降溫、春季大風和夏秋的連陰雨天氣,及早采取防御應對措施,確保日光溫室設施和蔬菜生產安全。
5.1" "防凍" "在降溫、寒潮、大雪來臨前,及時加固棚體,草簾(保溫被)上加蓋防寒膜,清掃棚膜上的塵土和草渣,增加透光;雪后及時清理棚面積雪,避免棚面承重過高導致坍塌;有條件的可采取電爐、加溫塊、熱風機、補光燈等臨時增溫補光措施,保證植株生長;采用煙霧劑和粉塵劑降低棚內空氣濕度,預防病害;連續陰雪天氣后驟然轉晴,要盡早揭開棉被采光,采取三段式揭被法,即從小揭到大揭再到完全揭,以防蔬菜因突然見光導致葉片急性萎蔫,造成損傷。
5.2" "防風" "大風來臨前,修補好棚膜破損處,壓實壓緊棚膜,拉緊壓膜繩,壓好棉被等覆蓋物;關閉通風口,密閉溫室;并適當增加壓膜線,拉緊綁好,固膜防風。
5.3" "防雨" "在設施棚體周圍提前挖好防洪溝渠,并經常檢查,保持溝渠暢通,防止雨水淹棚造成棚體坍塌;設施棚體后屋面頂和墻體外斜面要及時覆蓋塑料薄膜等防雨設施,確保墻體不受損壞;有條件的可給墻體覆蓋防雨土工布,將后墻和山墻墻面雜草清理干凈,修整、壓實成統一斜坡面,然后覆蓋防雨土工布,防止雨水沖刷和滋生雜草。
5.4" "防火" "新建日光溫室盡量采用不燃、難燃材料;進入棚區內的人員嚴禁吸煙;嚴禁在棚體周邊堆放可燃物,棚區周圍的荒草要及時清除;溫室不得建在高壓電線下;禁止使用明火,不在大棚周圍吸煙;電線等要用膠皮線,不超負荷用電;嚴禁在大棚周圍燃放煙花爆竹;配備滅火器、蓄水池等消防設施。
5.5" "防機械事故" "在使用旋耕機、起壟機、卷簾機等機械時,要規范操作,防止機械傷人;卷簾機、放風機工作時,人要保持一定距離,尤其是后墻固定帶拉繩式的卷簾機,操作人員要穿緊身衣服,婦女不要披長頭發,要防止衣服、頭發、胳膊等被卷入,造成人員傷亡。
災害天氣造成的災害有可能是一種,也有可能幾種疊加發生。因此,要采取綜合防御措施,確保蔬菜生產安全,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