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用北蒼術種子為試驗材料,以寬幅條播(以下簡稱條播)和撒播兩種方式育苗,測定播種量130 kg/hm2下蒼術出苗率、產量和群體質量,并評價經濟效益。結果表明:條播出苗量和出苗率均顯著高于撒播,但撒播種苗產量高于條播,且撒播種苗的群體質量也優于條播;在種植管理、人工、種子等投入成本相同條件下,撒播經濟效益高于條播。在日常生產中,撒播不利于機械化操作,若種植規模小適宜撒播育苗。
關鍵詞" "北蒼術;育苗;播種方式;產量;群體質量
北蒼術[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又名華蒼,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喜冷涼、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環境,多生于排水良好的山坡或路旁,主要分布在我國湖北、江蘇、內蒙古、河北、河南、陜西等地[1-2]。性辛、苦、溫,歸脾、胃、肝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等功效,用于治療濕阻中焦、脘腹脹滿、泄瀉、水腫、風濕鎮痛、風寒感冒、眼澀夜盲等癥[3]。在蒼術藥理活性研究中發現還具有調節胃腸運動、抗菌消炎、促進食物消化吸收、保肝、抗腫瘤、利尿等作用[4-7]。
目前,陜西寶雞市北蒼術種植面積達1萬畝以上,主要分布在鳳翔區、岐山縣等地,基于生產實踐中存在的栽培技術不成熟、農戶參考農作物栽培蒼術等問題,開展不同播種方式對蒼術育苗產量、群體質量和收益的影響研究,以期為蒼術人工栽培技術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23年在陜西省岐山縣雍川鎮馬江村(34.4°N,107.6°E)寶雞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藥材試驗站進行,前茬作物為辣椒。試驗地海拔699 m,無霜期214 d,平均年降水量623 mm。土壤類型為褐土,土壤質地為壤土,pH值7.8,土壤有機質含量16.85 g/kg,堿解氮含量75.36 mg/kg,有效磷含量25.68 mg/kg,速效鉀含量為179.6 mg/kg。該試驗地在關中川塬地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 試驗材料" "供試北蒼術種子2022年采于寶雞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北蒼術試驗田,4年生。播種前測定種子千粒重為17 g,精選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種子進行試驗。
1.3" " 試驗方法" "試驗播種量130 kg/hm2,起壟播種,壟高0.15 m。試驗設條播和撒播2種播種方式。每種播種方式1個小區,小區面積40 m2(1 m×40 m)。條播幅寬0.05 m,每個小區種4行;撒播均勻播撒于小區。每個小區隨機定點3個1 m2(1 m×1 m)作為樣方,每次統計均在樣方中進行。于2023年4月12日播種,2024年4月1日采挖移栽。
1.4" " 出苗率和成苗率統計" "蒼術出苗期統計出苗量,采挖移栽期統計成苗量,計算出苗率和成苗率。
出苗率=出苗量/播種量×100%
成苗率=成苗量/出苗量×100%
1.5" " 合格種苗和經濟效益統計" "采挖移栽時按北蒼術種苗分級標準進行分級(分級標準見表1)統計計算,一、二、三級為合格種苗,一、二級為優質種苗。根據2024年北蒼術種子市場價格(200元/kg)和種苗市場價格(一級苗0.3元/株、二級苗0.25元/株、三級苗0.05元/株)計算經濟效益。
合格種苗率=合格種苗量/成苗量×100%
優質種苗率=優質種苗量/成苗量×100%
1.6" " 試驗管理" "播種前施入復合肥(23-12-5) 50 kg/畝、生物有機肥(有效活菌數≥0.2億/g)240 kg/畝,整個生長期不追肥。2023年5—8月每次雨后噴施8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戊唑醇" " "1 000倍液預防病害,人工除草,堅持“除早除小除了”“見草就除”的原則。
1.7" " 數據分析"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7.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均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種方式對出苗的影響" "由表2可知,條播出苗量為316萬株/hm2,出苗率為41.31%;撒播出苗量為242萬株/hm2,出苗率為31.63%。在Plt;0.05水平下,條播出苗量和出苗率均顯著高于撒播。
2.2" "不同播種方式對種苗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撒播成苗量和成苗率高于條播的。撒播成苗量為161.33萬株/hm2,成苗率為66.67%;條播成苗量為139.33萬株/hm2,成苗率為44.09%。在Plt;0.05水平下,撒播成苗率顯著高于條播。
2.3" "不同播種方式對蒼術等級種苗產量的影響" "群體質量的優劣是以一、二級種苗(即優質種苗)所占比例來衡量的。由表4可知,撒播的一、二、三級種苗量,優質種苗率均高于條播。Plt;0.05水平下,各級間種苗率差異均不顯著。
2.4" "不同播種方式對經濟效益的影響" "由表5可知,撒播種苗經濟效益高于條播。撒播種苗效益為27.43萬元/hm2,條播的為22.08萬元/hm2,撒播種苗效益高于條播5.35萬元/hm2。
3" " 結論與討論
目前蒼術人工育苗技術良莠不齊,導致蒼術種苗質量參差不齊。種苗質量的優劣是影響藥材質量和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8],育苗播種方式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種苗產量和質量。本試驗中條播出苗量高于撒播,撒播種苗產量和優質種苗量高于條播。在種植管理、人工、種子等投入成本相同條件下,撒播經濟效益高于條播,可能是因為條播出苗量高,密度高,種苗生長空間受阻,導致成苗量和優質種苗量降低。而撒播出苗量低,密度低,種苗生長空間和營養充足,因此成苗量和優質種苗量也高。在蒼術育苗不同播種量的試驗中也發現,播種量越高,出苗密度越高,成苗量和優質種苗量反而越低。在日常生產中,撒播不利于機械化種植,綜合考慮種植規模等因素,在種植規模大、機械化作業更便利的情況下,低播種量、條播育苗更適宜;種植規模小、適合人工作業的情況下,高播種量、撒播育苗更適宜。
參考文獻
[1] 郭蘭萍,黃璐琦,閻洪,等. 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蒼術道地藥材氣候生態特征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5(8):565-569.
[2] 譚文文. 冀北山區北蒼術栽培技術研究[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7):180-181.
[3]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
[4] 陳祥勝,梁馮,陳海霞,等. 炮制對蒼術藥理活性及化學成分影響研究進展[J/OL].中華中醫藥學刊,1-11[2024-11-15].
[5] 塔西斯,張潔,杭永付,等. 北蒼術炮制前后水提液和多糖部位保肝作用比較研究[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1,25(3):45-47.
[6] Plengsuriyakarn T,Matsuda N,Karbwang J,et al.Anticancer activity of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in a hamster model and application of PET-CT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progression of cholangiocarcinoma[J].Asian Pac J Cancer P,2015,16(15):6 279-6 284.
[7] Satoh K,Yasuda J,Nagai F,et al.The effects of crude drugs using diuretic on horse kidney(Na+、K+)adebosine triphosphatase[J].Yakugaku Zasshi, 1991, 11(2):138-142.
[8] 姚霞,曹海祿. 中藥材種子種苗標準現狀及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21,46(3):74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