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翠竹,無論風雨都是那般挺立。
在園林里,白墻黑瓦與紅木之間,偶遇一林子的竹,頓感清爽自在。雖說不如新竹翠綠,卻呈現出幾絲墨色,更添別樣風味。這境界,使人閑逸,又讓人自在—如同棄仕歸隱的居士,兀自靜謐;又如同行走江湖的俠客,迎風颯颯,萬般舒服。
老家的一道溪流旁,稀疏地長了幾叢。那么青,映得溪水青青。沐浴風兒,竹葉婆娑呢喃,水波輕輕細語,讓人心生幽涼之意。竹竿交錯有致,呈現出一種不規則的美感。陽光灑落人間,竹叢明暗互疊,如剪影般精致。夜晚,潔白的月光灑遍了凡間,筆直的竹仿佛在接受月亮賜給它的銀色勛章。
住了近六年的小區里,有一大片竹林。陽光好時,墨綠、棕綠、嫩綠、粉綠融合在一起。就如那綠色的潑墨畫般,綠得堅硬,綠得絢爛。落雨之時,雨滴打在竹葉之間,發出沙沙的聲響。雨點沖刷去了竹子上的塵灰,給它穿上了明亮的新衣。當雨下大了,嬌艷的花兒與細嫩的小草早已折下它們平日的模態,變得萬分柔弱。這時,竹子卻越發直挺,沒有一絲向那傾盆大雨彎腰服輸的跡象。我驚訝于它頑強的意志力和那不愿低頭的勁兒。是啊,它總是呈現出一種高潔又十分堅韌的形象。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雖空心,但經歷了狂風暴雨都不輕易倒下。它謙虛卻又清高,它堅韌不拔而挺立四季。它生命力頑強,從不對任何事物低下它那君子的頭顱。
青竹節節高,立于水土之上。生于大地,歸于大地。它是古今高雅的象征,是清廉的代名詞。盡管面對寒冷的雪、凜冽的風,也絕不低頭,絕不認輸。
點評:滿眼是竹,滿篇是竹之精神。開篇獨句,凸顯竹在風雨中的挺拔,結尾呼應開頭,升華主題,對竹之精神極盡贊美。(指導老師:韓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