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慶假期,媽媽帶著我和弟弟見了一位老人,她身材瘦小、頭發花白,滿臉的皺紋和老年斑。她和藹可親,每次看到我們都很親切的樣子,她就是我的媽媽的姥姥,我的老姥姥。
老姥姥的院子到處堆放著金黃的玉米,一個老式的蜂窩煤爐子還在突突地冒煙。我們提著東西進來,媽媽喊了幾聲:“姥姥—姥姥—”看見我們,她連忙站了起來,九十五歲的老姥姥比我高不了多少。只見她顫顫巍巍地走到我們面前,露出了一副驚訝的樣子,因為她好長時間沒見到我和弟弟了。她端詳著我們,嘴里還一個勁兒地念叨:“哪個是老大,哪個是老二,分不出來,分不出來……”然后就笑呵呵地轉身去給我們拿吃的了。
我和弟弟吃著老姥姥給的零食,她和媽媽聊著天兒,突然又站起來走向一個角落里,拿出了一個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東西。她小心翼翼地打開,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幾本發黃的破舊的書,隨便拿一本她都能流利地讀出來。我很吃驚,為什么有些字我都不認識,可她這么大年紀了怎么還認識?
在她和媽媽斷斷續續的聊天兒中,我才知道這些書是老姥姥小時候上學時用的書,怪不得她會保存得這么完整。我輕輕拿起一本放到手中,一頁一頁地翻看著,忽然間,我仿佛明白了,這不僅是她上學時候的書,更是她的童年和美好的回憶……
臨走時,她再三叮囑媽媽,要好好培養我和弟弟。天色不早了,我們和老姥姥道別后,便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點評:小作者把和媽媽一起探望老姥姥的過程自然生動地描寫了出來,畫面感極強。描寫老姥姥時,小作者運用了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和心理描寫等,使得老姥姥的形象躍然紙上,這對一名小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指導老師:沙敬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