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強化對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融入和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正向引導和負面約束,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簡稱《指引》),經國務院同意后印發實施并向社會公開。
提出三個維度具體要求
"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各部門各地區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思路,圍繞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以及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等,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 隨著一攬子關系長遠的基礎制度和政策舉措相繼出臺實施,重點任務的實施路徑進一步明確,一批突出問題得到了初步整治,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對穩定發展預期、釋放市場活力、促進經濟循環暢通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
"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善成表示,制定出臺《指引》,就是要對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融入和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出方向性、框架性指導和階段性工作要求。具體來看,《指引》從要求做的、禁止做的、鼓勵做的三個維度提出具體要求和目標。
" 要求做的屬于“規定動作”,是對各地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共同要求。比如,針對交通設施仍存在部分斷點卡點的問題,提出“各地區要以打通斷頭路、基本消除國家公路網省際瓶頸路段以及基本打通跨省航道主要瓶頸和礙航節點為重點,加大協同力度,破除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瓶頸制約”。
" 禁止做的屬于“底線紅線”,如果觸碰了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指引》中強調若干“不得”,明確了違規設置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條件、妨礙經營主體依法平等準入和退出、影響公平公正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等方面的禁止性規定,相關問題線索一經核實就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還會通報、約談有關負責人。
" 鼓勵做的屬于“自選動作”,引導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各地資源稟賦不同,在統一大市場建設中不可能做到齊步走,基礎條件好、市場化程度高的區域可以先行一步,對標更高標準加快推進本地區以及跨區域的統一市場建設。比如,“鼓勵各地區進一步暢通異地、異店退換貨通道,引導全國布局的品牌連鎖實體店、廠商直營實體店、大型連鎖商場超市探索實行省域內異地異店退換貨”等。
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監管行為
" 根據《指引》,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方面。
"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提到嚴禁逐利檢查,嚴禁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1月7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解讀上述意見時表示,針對違規異地行政檢查問題,強調涉企行政檢查要以屬地管轄為原則,要求明確相關規則,嚴禁違規實施異地檢查,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要在今年底前建立健全行政檢查異地協助機制。
" 胡衛列表示,實踐中,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涉企檢查中亂作為的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為進一步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根據國務院部署,司法部研究起草了《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規范涉企檢查,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讓企業可以放心干事、安心發展,為當前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戰略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近幾個月來,高層多次對逐利性執法表態發聲。2024年9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監管行為。國務院總理李強2024年10月8日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時指出,穩經濟的關鍵是穩企業。要切實做好助企紓困工作,指導各地用好各項惠企政策,堅決治理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問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
" 2024年12月16日,國務院以“加快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為主題,進行第十一次專題學習。李強指出,2025年要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穩預期強信心。要強化執法監督,關注罰沒收入異常增長、大量異地執法、大額頂格處罰等情況,審查核實相關執法行為,有問題的要及時糾正。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告訴記者,優化營商環境,要切實提高營商環境的穩定性、透明性、公平性和可預期性,要強調基本法律的權威,抓緊建設法治政府、誠信政府與服務型政府,切實把行政權關進法治的籠子,將司法權納入到法治的軌道。這才是破解趨利性執法、鼓勵投資興業、實現民富國強、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治本之策。
(摘自《第一財經日報》祝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