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北京市密云區德一園文化廣場國旗飄揚、鼓樂齊鳴,“文明實踐" 翰墨志愿" 萬福迎春”系列文化活動啟動,“理想·初心”——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楹聯書法展巡展(北京密云)暨密云區“萬福迎春”楹聯展覽開幕,中國楹聯學會會長李培雋,名譽會長蔣有泉、名譽副會長葉子彤,學會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連輯及北京市委宣傳部、密云區委有關部門領導嘉賓齊聚,見證一場充滿年味的文化盛宴。來自書畫界、楹聯界、演藝界、民俗界等社會各界的專家代表、入展作品作者及志愿者等,共同推動這場辭舊迎新的盛會步入高潮。
2024年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寫春聯、貼春聯,是我國春節期間一項獨特的民間習俗,也是烘托春節氣氛一種必不可少的儀式。“春節寫春聯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民俗活動之一。”李培雋說。“金蛇狂舞,四海升平添萬福;紫燕翻飛,九州歡慶賀三春”“鑒寶陶情,心隨時共泰;藏珍怡性,人與物皆春”……活動中,不僅密云區書法家協會以“萬福迎春”為主題,組織書法家題寫了一批楹聯作品,中國楹聯學會為文化藝術空間撰寫的對聯,也洋溢著盎然春意。
楹聯慶新春,翰墨記初心。在“理想·初心”——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楹聯書法展巡展(北京密云)暨密云區“萬福迎春”楹聯展覽中,一副副楹聯銘記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歌頌著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何處尋共和國源頭?憶先驅浴血舍身,撐起南天半壁,其德其魂,誠堪同贛水并長、閩山齊聳;今朝繼革命家前踵,期吾輩感恩奮勇,瞻依北斗七辰,克勤克儉,更大寫著功偉績、盛世雄篇”“精神必定堅持,理想終須實現,無私奮斗,不怕犧牲,初心使命共擔當,忠誠于黨,人民至上;萬里江山壯麗,百年歷史輝煌,賡續榮光,繼承傳統,立國安邦憑砥礪,天下為公,時代惟先”……展覽現場觀者云集,領導嘉賓不時駐足凝望、交流評析,以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為主題創作的楹聯,賦予充滿喜慶色彩的新春佳節豐富而厚重的紅色基因。
2022年6月至12月,《人民周刊》雜志社與中國楹聯學會聯合開展“理想·初心——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楹聯書法征集活動,從2200余副征集作品中精選出144副楹聯書法作品,2023年6月在人民日報社、2024年3月在天津大學分別展出。
“希望此次活動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楹聯書法展,為即將到來的蛇年春節增添民俗味和紅色文化內涵。”李培雋說。
以志愿服務的形式,推動書法藝術走進基層,在“文明實踐" 翰墨志愿" 萬福迎春”系列文化活動中,中國楹聯學會贈送的《2025—農歷蛇年百副新春聯》書冊面向密云區各基層鎮街,密云區書法家協會送出的紅福、春聯作品面向普通企業職工代表,啟動儀式還專程安排鎮街文明實踐站翰墨志愿者代表果小剛發言。
果小剛是土生土長的密云本地人,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在與翰墨為伴的成長記憶中,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自己的一批批學生也成了中國書法的新生代傳承人。他介紹,活動以翰墨為媒介、以志愿服務為橋梁,將書法藝術與文明實踐有機結合,意在通過書法培訓、春聯贈送、楹聯展覽等形式,把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新春的美好祝愿傳遞到千家萬戶。作為志愿者的他,對此既感到責任重大,也倍感使命光榮。“文化的種子,只有撒播在百姓的心田,才能真正生根發芽、綻放光彩。”他希望更多朋友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用每個人的“翰墨微光”匯聚起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磅礴力量。
通過楹聯帶動密云等基層地區文旅、農業等各方面同步發展,也是中國楹聯學會的期冀。“以中國楹聯學會的中央級水平帶動地方,這種形式在過去是沒有的。”葉子彤介紹,中國楹聯學會落地密云的全國首家對聯文化藝術空間充分融合了長城、水庫等密云本地的民俗與特色,并在籌備開設博物館展出珍貴的私人藏品。春節前后,在中國楹聯學會支持下,密云區總工會“書春送祝福進社區(村)”,密云區文聯“福滿京城,春賀神州”,密云書法家書寫祝福、讓與會者“把福帶回家”等活動同步開展,不僅傳播著節日的和諧與溫暖,而且搭建起密云走向全國的文化橋梁,為展示大美密云開辟了廣闊的文化藝術舞臺。
據了解,此次系列文化活動由首都文明辦指導,中共密云區委宣傳部(文明辦)、中國楹聯學會、密云區文聯、密云區總工會共同主辦,《人民周刊》雜志社、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密云融媒體中心、密云區文化和旅游局、密云區園林綠化局、密云區文化館等單位支持,密云區書法家協會、北京承傳天下國際文化交流公司、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藝術空間、北京盛世龍韻文化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