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正逐步邁入人工智能時代。在這一背景下,懷柔區第二中學作為一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完全中學,依托北京懷柔科學城和國家實驗室建設的契機,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取得了顯著成效。
基礎設施完善:學校擁有光纖接入互聯網或教育城域網,千兆進校、百兆進班,無線校園網絡覆蓋教學、辦公、活動場所,配備有獨立或共享的計算能力和存儲空間,為開展人工智能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數字資源豐富:學校公共服務區域為師生提供電子屏、PC機、電子班牌等信息化終端,通過超星圖書館數字資源等平臺,確保了人工智能教育內容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經費保障穩定:學校將人工智能教育經費納入預算,設有科技教育專項與穩定的經費投入,為人工智能教育的持續開展提供了物質保障。
人工智能助力精準設定教學目標。精準設定教學目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學校部分教師使用“蜜蜂家校”小程序進行作業的智能批改,大大節省了時間。通過智能統計作業完成情況,包括答題的正確率、每個學生的錯題等,生成詳細的學情報告,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教學計劃的調整和重點難點的確定提供依據。同時,學生也可以一鍵導出PDF進行錯題查詢,提高學習效率。
人工智能助力提升課堂互動效果。希沃白板是深受教師喜愛的智能工具,其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提升了教學效果。在知識講授環節,通過“知識配對”活動,學生上臺手動拖拽詞匯與答案的解釋、圖片配對,提高了課堂參與度和知識記憶準確率。復習鞏固階段,學生參與“分組競賽”,激發了學習熱情。對于抽象學科知識,希沃白板的“動畫演示”將靜態知識動態化,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
學校還為英語教師配備了科大訊飛的“AI聽說課堂”,依托智能語音評測技術,學生可在普通教室開展人機互動練習。語文教師還自主學習使用一些智能工具,如豆神、洋蔥學園、夸克等,用于寫作、自學、查缺補漏等。音樂教師關注數字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利用美圖秀秀、剪映、作曲大師等軟件處理素材,生成個性化教學課件或微課視頻。
人工智能助力科學精準教學評價??荚囀窃u價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學校使用星立方閱卷和評價系統,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和智能算法快速識別試卷內容并精準判分,大大縮短了閱卷周期。系統對學生的答題數據進行全方位挖掘,為教師后續強化教學提供了方向。同時,系統為每個學生建立專屬學習檔案,可幫助教師直觀了解學生的學習曲線。
人工智能助力優化課堂教學管理。學校在部分教室和錄播教室安裝了現代中慶智課終端,對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行為大數據進行多維度采集分析,可為精準教研提供數據支持。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采集和分析教師教學行為、學生課堂表現等數據,可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學生成績的關聯分析,促進教學反思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