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維和警察培訓中心是與中國維和警察事業同步發展的。二十余年前,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這座培訓中心還是一片平地。如今,培訓中心的建設投資已超過3億元,教學樓、操場、籃球場、游泳館、實地模擬訓練場一應俱全。
中國維和警察培訓中心主要承擔維和警察、成建制維和警察防暴隊、常備維和警隊、外籍警察以及駐外警務聯絡官等培訓任務,是國際知名的融教學訓練、學術研究、國際交流為一體的維和培訓基地。截至目前,中心累計舉辦維和警察培訓班36期、維和警察防暴隊培訓班17期、警務聯絡官培訓班3期、外籍警察培訓班88期,培訓各類人員共計五千余人次。經中心嚴格培訓,我國已向聯合國十余個個任務區派遣維和警察2700余人次,創造保持了“無一違紀、無一遣返、無一戰斗傷亡”的光榮記錄,贏得了聯合國和駐在國的廣泛贊譽,是國際公認的“中國維和警察搖籃”“公安國際執法合作窗口”。
目前,維和培訓中心學員們的訓練主要分為3個模塊:射擊、駕駛、語言。這3個模塊也是學員正式踏足維和警察事業時必須掌握的3項基礎技能。當所有技能悉數掌握,還要通過一系列嚴格的考核,屆時,會有來自國際的維和警察考官現場督考。
本篇聚焦于射擊訓練。
射擊訓練主要以快速射擊為主。
射擊訓練科目包括15m胸環靶精度射擊,10m利用掩體快速出槍射擊、10m利用掩體變換姿勢射擊、運動中射擊、長短槍互換射擊。
所有設計訓練科目都會涉及的訓練包括快速拔槍訓練、身體素質訓練等。
近距離槍戰中,由于距離較近,雙方相互命中的可能性都很高,射擊的速度往往是戰斗取勝的關鍵,而出槍是快速射擊的前提動作,能否先發于敵,取決于出槍的速度。出槍速度與槍套設計、攜帶方法和位置、出槍力量、熟練程度及動作的準確性等因素有直接關系。
首先是所使用槍套的設計與槍的吻合性要高,不能過緊,不能有牽掛之處。
槍套的鎖扣應橫拉牢固,縱撥滑快,既保證在快速運動中槍不易脫落,又方便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打開扣帶。
其次是攜槍的角度、位置要利于快速出槍。攜槍的位置盡量靠近持槍的手,以減小出槍動作的幅度,如果能與習慣動作順向更好,不僅能加快出槍的速度,而且還可使出槍動作具有隱藏性(如右攜與垂臂或叉腰、腋下攜槍與抱臂、左攜與兩手腹前合攏等)。攜槍要牢固,且不易變形、變位和影響自身行動。不帶套攜槍時應注意身體動作幅度不要過大,防止槍支脫落。
再次,為提高出槍速度,還應加強上肢力量及爆發力訓練,主要方法為身體素質訓練(詳見下文)。
最后,要熟悉手中的武器。要對手中武器的結構、形狀做到了如指掌,運用得心應手,平時多摸多練,提高對武器使用的熟練程度,從而達到增加手感,利于出槍的目的。
無論短槍還是長槍,出槍動作都要協調一致,雙手協力或單手接握都要求做到快速、準確,既要使槍口指向目標,又不能有特別明顯的晃動,必須定點定位。練習時對出槍的路線、力度、準確度都有嚴格要求,做到出槍的時機、出槍的位置都恰到好處,整套出槍動作做起來協調有力,一氣呵成。反復體會多練習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提高出槍的速度。
在應用射擊中,不能像基礎射擊那樣,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地對目標進行射擊,而需要在運動中根據實際情況和地形地物的條件,進行快速奔跑、跳躍、選擇和變換各種射擊姿勢(跪、立、坐、臥等射姿),因此要求射手必須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力量
在應用射擊中,經常要做跪姿和臥姿射擊動作。跪姿的形成需有較好的下肢力量,以保證下跪、起立的速度和跪姿射擊時身體的穩定性,一般采取負重蹲起等增強下肢力量的練習方法。進行臥姿射擊時需要上肢的支撐,因此需有較好的上肢和腰腹力量,一般采取俯臥撐、舉啞鈴、負重臥推和負重快挺等增強上肢力量和爆發力的訓練。此訓練還有利于提高出槍速度。
速度
在應用射擊中,需要對目標進行搜索,經常要做一些快速跟進、閃過、橫向快速轉移等,一般練習方法是進行沖刺速度跑、往返跑等訓練。
耐力
無論基礎射擊還是應用性快速射擊都需要進行耐力訓練,一般訓練方法為3000~5000m慢跑、靜力性訓練等,以培養射手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難的拼搏精神。
柔韌性
在應用射擊中,由于一些地形地物與平時習慣姿勢不相吻合,為了隱蔽或射擊的需要,不得不使習慣動作變形,這時就需要射手具有一定的柔韌性。
一般練習方法包括靜力拉伸和“神經-肌肉本體促進”2種。
靜力拉伸是指通過緩慢的動力拉伸,將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拉長。當拉長到一定程度時保持靜止不動,使軟組織受到拉長的持續刺激。
“神經-肌肉本體促進”拉伸是一種由練習者和同伴互相配合,通過一系列主動和被動的動力、靜力拉伸步驟,能夠避免被拉伸肌肉牽引反射現象的發生和獲得更大拉伸效果的訓練方法。
協調性
協調性是射手必須具備的素質。在應用射擊中射手不能只注重射擊動作,必須將射擊動作與觀察、搜索、運動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鍛煉,這就需要有協調性的支持。
具體包括如下訓練方式:單腿站立訓練,閉眼或睜眼,在軟墊上保持單腿站立。
結合跑步、跳躍和旋轉動作,隨指令改變運動方向。
在移動射擊科目中,練習者據槍瞄準的同時在設置障礙物的場地上移動,移動時靈活變換方向,如作橫向移動、8字移動等。
快速射擊訓練的重點是如何解決快與準的問題,只加快射擊速度而缺乏精準不行,但只追求精準而速度慢也不行。教官發現許多學員為了提高射擊速度,導致動作變形,使射擊命中效果差。所以必須系統地對快速射擊進行訓練,其方法應按如下步驟進行。
快速反應訓練
快速反應與快速射擊是相輔相成的。快速反應是快速射擊的前提條件,是警務射擊訓練中不能忽略的一項能力訓練。對于犯罪嫌疑人來說,他們在實施犯罪時并不受什么規則約束。盡管他們中大多數人沒有受過專門訓練,但在其主動而突發的實施暴力行為時,卻經常使警務人員處于被動狀態。
因此,警務射擊訓練中增設快速反應性訓練。訓練中,可以運用口令、聲響或物體的運動、轉動、隱顯等輔助手段,強化學員的反應性練習。要求學員根據指令或信號做出相應的快速反應并準確地判斷情況,與此同時還要要求學員根據情況做出相應的快速出槍(警察在勤務中,一般是佩槍而不是持槍,因此,快速射擊動作訓練應從出槍開始)射擊或進行隱蔽等動作。通過這些近似實戰的模擬訓練,提高學員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以適應實戰需要。
快速射擊動作的建立與定型
在快速射擊中據槍姿勢動作非常重要,有人認為速射是打動作,此種說法不無道理。特別是運槍定位是速射的基本功,有些學員槍雖抬得很快,但定位不好,不是高就是低,或動作定型不好。
另外,槍定位后平正總是不好,都直接影響速射效果。所以速射不僅是將動作速度加快,而且追求據槍動作的質量,或者說是在保證質量前提下的速度。
簡化射擊動作
學員學習射擊一般都是從慢射學起,在學習初期難免會形成一些不緊不慢反復調試據槍、指向等射擊習慣或射擊中夾帶一些多余的習慣動作。在速射中這些動作依然存在,去掉這些多余動作無形中就可以節省一定的時間,也就等于提高了射擊速度。
提高運槍能力
運槍能力主要體現在穩定性和準確性上,要求持槍手臂和手腕肌肉保持協調用力,使縱向運槍或橫向運槍協調、穩定、準確。在運槍中要特別注意保持腕關節的固定,握槍力量應大于慢射握槍力量。在縱向運槍時,肩關節必須保持適宜的活動角度。橫向運槍時肩關節應固定,依靠髖關節和腰部的轉動完成運槍。速射運槍是由啟動、快運、穩入和短頓等一系列動作組成的,在連續射擊中還要減小槍支后坐并盡快恢復,這就要求學員加強對運槍控制能力的訓練。控制能力的訓練既要進行空槍練習還必須進行實彈射擊練習,因為空槍練習與實彈練習時槍的后效是不同的,手腕的用力和槍復位狀況必須用實彈射擊來調整。
扳機控制訓練
要提高射擊速度,不能以單純提高扳機的扣引速度來達到快速射擊的目的。學員應主動實施射擊動作,在瞄準的同時就果斷地扣壓扳機,當瞄準建立時,扳機已接近扣響或已扣響,實際整個射擊是在相應時間內各個動作以不同的速度同時協調地進行。這樣做不僅提高了速度,而且保證了擊發動作的質量。
應變能力訓練
選用多種多樣的模擬靶作為射擊訓練的目標,如正面靶、側身運動靶、人質靶、人體部位靶等,把它們設計成運動或隱顯目標并設置在不同的方位和距離上,讓學員有選擇地進行射擊。通過訓練,使他們能快速、正確地判斷哪個目標對自己威脅最大,應先打哪個,后打哪個,不該打哪個,以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判斷能力和靈活性。此外,由于目標上設置模擬罪犯的圖像,造成一種近似實戰的氣氛,有利于增強學員的心理素質。
過硬的素質,嚴明的紀律,頑強的作風,出色的表現,從中國維和警察培訓中心走出的維和警察贏得聯合國、國際警察同行和駐在國民眾的高度贊譽,樹立了中國警察的良好形象,為祖國贏得了榮譽,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