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皖北平原,滿目青綠,冬小麥仿佛為千里沃野鋪上了一層綠絨毯。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泗縣草廟鎮的安徽省“徽姑娘”巾幗就業創業示范基地——泗縣廣軍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蔬果種植基地的大棚里,負責人李潔玲正帶著工人,趕在大降溫前為葡萄植株防寒保暖做準備。
李潔玲的基地主要種植葡萄和各類蔬菜,流轉承包土地超過300畝。“我們之所以能夠邁開步子搞生產,主要得益于中央土地第二輪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好政策。這是送給我們種植戶的‘大禮包’,也讓我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2022年10月,泗縣作為全國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縣,從草廟鎮先行開展試點。該鎮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意愿、嚴把政策界限,至2023年12月底,已順利完成近5000戶承包地、5.52萬畝承包地延包確權。2024年1月起,將試點范圍擴大至泗縣全域。
在此過程中,縣鎮村婦聯堅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婦女群體訴求,協助承包地延包確權工作,在探路中切實維護婦女土地權益。
草廟鎮的試點
試點伊始,泗縣婦聯到草廟鎮對第二輪土地延包工作進行走訪,了解草廟鎮各村第二輪土地承包涉及婦女人口及承包地變化情況。試點過程中,針對跨鄉鎮跨村組的離婚婦女、外嫁女等特殊群體容易出現的“兩頭空”“兩頭占”等土地延包問題,進行多輪調研,將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到農業農村部門。
“縣鎮兩級婦聯組織均納入第二輪土地延包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村組婦女干部納入村組工作小組,并全程參與調查核實、方案制定、開展調查、測量勘界、審核公示等各個環節,嚴格審核把關涉婦女土地權益事項。”泗縣婦聯主席楊蘊昕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調研中,她們注意到,受傳統觀念影響,村里部分女性土地維權意識比較淡薄,對第二輪土地延包政策了解較少,因此,縣鎮村三級婦聯組織適時開展了政策宣傳宣講等。
以村組干部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大會為依托,按照“四會四講”的工作要求,把延包意義、延包政策、工作方法、涉及的相關問題向群眾講明白,將婦女土地權益、“兩頭空”“兩頭占”等特殊權益保護問題融入政策宣講過程中,幫助農村女性成為權益“明白人”。
采訪中,草廟鎮婦聯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鎮通海村小包組農戶包某,在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家中共五口人,分別為夫妻倆、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本次延包過程中,其大女兒、二女兒就土地延包問題求助到鎮村婦聯,要求作為承包方代表延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經過多方核實了解相關情況,充分溝通協調,包某二女兒作為丈夫家庭土地共有人,已經參與確權,不能作為本小組成員參與延包。大女兒未作為其丈夫家庭土地共有人確權,可以作為本小組成員參與延包。
據介紹,在草廟鎮,針對第二輪土地承包期內,婦女婚后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婦女離婚或喪偶后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情形,在第二輪延包期間,給無承包地的12名離婚婦女新增確權土地34.42畝。
縣域推廣中的發現與調處
楊蘊昕告訴記者,試點中,縣婦聯堅持問題導向,全程參與。
“為及時發現問題、調處問題,我們暢通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依托鎮村婦女維權工作站點、法律援助中心婦聯工作站等維權陣地,充分發揮婦女干部和婦聯執委的作用,定期梳理存在問題及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協調解決婦女土地權益糾紛。”楊蘊昕說。
草廟鎮試點順利完成后,縣婦聯及時梳理總結工作方法。2024年1月,泗縣全域內開展試點后,縣婦聯將之在全縣范圍內推廣,深入到鎮村開展指導。
梳理中,她們發現第二輪土地延包中容易出現的幾類婦女土地權益糾紛,包括女農民進城后的土地延包、家庭無勞動力的女性土地權益、離婚婦女土地“兩頭空”問題、入贅女婿土地糾紛問題,另外還有鄰里之間因土地引發的矛盾糾紛。
按照“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和“大穩定、小調整”原則,在全縣范圍內第二輪土地延包工作有序推進的大框架下,縣鎮村婦聯積極參與涉及婦女土地權益、情況比較復雜、問題比較突出的糾紛調處。
比如該縣長溝鎮離婚婦女楊某與陳某的土地糾紛問題。據楊某反映,二輪承包時,陳家6口人土地,前夫陳某為公辦教師非農業戶口,不在戶籍內,未參加,承包方為陳某父母、侄女及楊某母子三人。離婚后,楊某帶子女回屏山鎮生活,子女也一同在楊某名下,在屏山鎮沒有土地,現在楊某要回到長溝鎮參與延包,要回自己的土地。
“縣婦聯聯合相關單位進行了多次調解,并向縣公安局出具了《關于提供楊某等三人戶籍信息的函》,分別到長溝鎮、泗城鎮、屏山鎮派出所查找楊某母子三人戶籍信息。目前該糾紛仍在調處當中。”楊蘊昕介紹。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縣無糾紛土地延包工作已基本完成,涉糾紛土地也正在緊鑼密鼓地調處之中。
摘自《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