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西平縣夏花生種植面積突破1.33萬hm2,占西平縣夏播農作物總面積的17.9%,夏花生已成為種植大戶夏播主要農作物,同時也是西平縣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因西平縣降雨多集中在6—9月,高溫高濕的環境容易導致夏花生出現旺長,嚴重影響花生下針、膨果和花生產量。因此,做好花生控旺,才能有效提高花生產量。
一、西平縣夏花生控旺面臨的問題
夏花生控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花生下針期選用化學農藥噴霧控旺,選用的控旺藥劑以多效唑及其復配劑為主。多效唑控旺效果雖然較好,但施用技術要求非常嚴格,一旦控旺藥施用量過大,或打藥時機選擇不當,就會明顯影響花生下針、膨果,甚至導致花生提前落葉、早衰,造成花生產量明顯降低。2021年7—8月,西平縣出現13次降雨,花生普遍出現旺長,大部分農戶控旺藥就打了3~4次,造成藥劑在土壤中的大量殘留,影響了花生膨果,花生明顯減產,夏花生平均產量為4338 kg·hm-2,相比2020年花生平均產量4 756.5 kg·hm-2,減產418.5 kg·hm-2,減幅8.8%,是西平縣2016年大面積種植花生以來產量最低的一年。因此,花生旺長已經成為西平縣夏花生穩產、高產的主要障礙,科學的花生控旺新技術是西平縣夏花生高產栽培的迫切需求。
二、西平縣夏花生控旺新技術
針對夏花生生產面臨的控旺技術難題,2019年開始,西平縣農業農村局就組織了一批技術人員,在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有關專家的指導下,結合西平縣夏花生生產的實際情況,總結了夏花生控旺新技術,具體如下:
(一)改變底肥配方和施肥量
底肥要有機肥與化學肥料相結合,把原來復合肥(N:P2O5:K2O=20:10:10)改為配方肥(N:P2O5:K2O=18:9:19),底肥施肥量由975~1050 kg·hm-2減為900~975 kg·hm-2。重茬地塊應注意鈣、鉬、硼等中微量肥的補充,確保底肥的合理搭配,為培育壯苗打好高產基礎。通過減少底肥中氮肥的施用量,可以有效控制花生苗期過快生長,降低花生中后期發生旺長的概率。
(二)加強苗期管理
在花生3~4個復葉期,用27.5%胺鮮·甲哌鎓復配藥劑375~450 mL·hm-2加磷酸二氫鉀1500~2250 g·hm-2,
葉面噴霧,進行苗期微控。該措施可以控制花生苗向上過快生長,促進花生橫向生長,能夠早分枝、多分枝、多扎根,使花生苗壯而不旺。
(三)花針期的科學控旺
花針期控旺是花生高產管理的關鍵措施,也是決定花生產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夏花生花針期降雨多,用藥風險大,控旺一定要嚴格把握以下技術:一是花生大量下針、株高超過35 cm時才可以施用控旺藥劑;二是花生控旺藥劑要選用多效唑與甲哌鎓、調環酸鈣等復配藥劑,再加磷酸二氫鉀的配方,控旺藥劑的施用量一定要按產品說明來執行,不可隨意加大用藥量,切記不要選用單一大劑量的多效唑進行花生控旺,以免影響花生下針和膨果;三是注意控旺藥使用后的天氣變化,花生控旺藥噴霧后3天內,要確保沒有明顯的降雨,更不能澆水,以免控旺藥劑被雨水沖刷到土中,影響花生下針和膨果。
三、西平縣夏花生控旺新技術應用效果
西平縣夏花生控旺新技術在2019年、2020開始小面積試驗,2021年開始在西平縣師靈鎮示范,示范面積3.33 hm2,示范區夏花生實際產量4812 kg·hm-2,比當年全縣平均產量4338 kg·hm-2增產474 kg·hm-2,增幅10.9%。2022年夏花生控旺新技術在西平縣師靈鎮、蘆廟鄉、焦莊鄉、重渠鄉4個花生集中種植鄉鎮開展示范,示范面積突破66.67 hm2。2023年夏花生控旺新技術在西平縣師靈鎮等7個主要花生種植鄉鎮大面積推廣,技術落實面積突破1000 hm2,占西平縣花生種植面積的7%以上,通過9—12月田間測產以及電話回訪,采用該項技術的18戶花生種植者單位面積產量為5454 kg·hm-2,比2023年西平縣夏花生單位面積產量4 831.5 kg·hm-2增加622.5 kg·hm-2,增幅12.9%。其中西平縣五溝營鎮大崔村村民種植夏花生面積0.56 hm2,在搞好花生病蟲害防控的基礎上,通過西平縣夏花生控旺新技術應用,花生產量達8250 kg·hm-2,創下了該村夏花生的產量紀錄,充分驗證了花生控旺新技術的增產效果。
通過多年試驗示范及大田推廣應用,西平縣夏花生控旺新技術已日臻成熟,在西平縣及周圍部分縣區的夏花生生產中得到了驗證,可以大面積推廣。
作者簡介:辛芳芳 (1988— ),女,河南三門峽人,本科,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責任編輯 " 張夢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