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冰雪經濟熱潮涌起,湖北借地理氣候之利,強勢入局。神農架率先發力,憑 “華中屋脊” 優勢,從冰雪冷清之地變身滑雪勝地,引領湖北冰雪產業崛起。
在國家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推動下,湖北滑雪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帶動多行業蓬勃發展。但同時,同質化競爭、季節性波動等問題凸顯。
近期,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支點雜志社報道組深入神農架、恩施、宜昌、黃岡等地,實地調研,呈現湖北冰雪經濟現狀,剖析機遇挑戰,探尋發展方向。對談多位行業專家,看湖北如何破局,讓 “冷資源”持續釋放 “熱效應”。
“神農架雪質蓬松,雪道寬闊,滑雪體驗感極佳!”1月5日上午,高鵬(化名)興奮地向支點記者分享道。采訪前,他剛剛從神農架國際滑雪場的高級道上,以一個帥氣流暢的動作飛馳而下,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每到冬季,高鵬都會從武漢來到神農架,在這里住上半個月,盡情享受滑雪帶來的速度與激情。“國內眾多滑雪場我都體驗過,神農架的滑雪體驗在華中地區絕對能排名前三。”高鵬說。
神農架被譽為“華中屋脊”,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這里每年5厘米以上的天然降雪可達10次以上,積雪時間更是長達100天。加之無風、少霧、濕潤、溫暖的氣候條件,近年來,神農架成為了全國各地滑雪愛好者爭相打卡的熱門勝地。
作為國家“北雪南展”的關鍵節點,神農架正搶抓機遇,全力將當地“冷資源”轉化為“熱產業”,讓冰雪魅力在南方綻放出別樣光彩。
1月5日上午,大雪紛飛,驅車從神農架紅坪鎮出發,沿著山路蜿蜒而上,冬日仙境徐徐鋪開,群山環繞,云霧繚繞,白雪皚皚,霧凇掛枝,景色如夢似幻。40分鐘后,神農架國際滑雪場呈現在眼前,停車場內停放了幾臺大巴車及眾多私家車。
“游客主要來自武漢、重慶、湖南、廣東等地。上個雪季,我們滑雪場接待了10萬人,營收超過3000萬元,今年預估游客人數將達到13萬人,營收達到4000萬元。”神農架國際滑雪場負責人王波向支點記者介紹了情況。
2024年12月8日,神農架國際滑雪場開板,截至2月中旬已經接待游客超過10萬人。記者在滑雪場看到,雪道上,身著五顏六色滑雪服的人們,手持雪杖,足踏雪板,自高山滑道上疾馳而下;雪道下,眾多滑雪愛好者正排隊等候乘坐魔毯或纜車。
劉佳(化名)來自深圳,和閨蜜相約一起來神農架滑雪。“相比北方刺骨的嚴寒,神農架的氣候更加溫和宜人,我們通過網上團購的門票也不貴,僅需200元左右,整體體驗非常滿意。”身著醒目的紅色滑雪服,劉佳正與閨蜜興奮地在雪場上擺出各種造型,用相機記錄下這份難忘的“打卡”記憶。
目前,神農架共開業3家滑雪場:神農架國際滑雪場、中和國際滑雪場、龍降坪滑雪場。2004年,為響應國家體育總局“北雪南展”的號召,神農架林區政府投建神農架國際滑雪場,啟動冰雪產業發展,這也是湖北第一家滑雪場。
最初,滑雪場的經營并不理想。“當時南方對冰雪運動的接受度不是很高,冬天來滑雪的人不多。”神旅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韓先兵對支點記者表示。他曾負責運營神農架國際滑雪場多年,也是當地滑雪產業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2011年,湖北文旅集團接手神農架國際滑雪場,投資過億元,進行改擴建,滑雪場的效益逐漸好起來。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國家提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冰雪運動在南方“熱起來”,神農架的冰雪產業開始走俏。
“2017—2018年,神農架滑雪場開始進入井噴期,以神農架國際滑雪場為例,接待游客人數和營收呈數倍增長,年增長幅度在50%左右。”韓先兵說。
近年來,為推動冰雪運動普及,國家實施“南展西擴東進”戰略。2022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共同印發《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要“形成東西南北交相呼應、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協調并進的發展格局”。
湖北憑借“九省通衢”的區位優勢和經濟、政策、基礎設施和人口等優勢,成為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的重要地帶。目前,湖北已成功打造近30個冰雪旅游主題景區、度假區。除了神農架外,武漢、襄陽、宜昌、恩施等地均有多家滑雪場。
為搶抓“南展西擴東進”機遇期,神農架積極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優勢,完善冰雪運動服務體系。2023—2024年雪季,神農架接待滑雪游客39.1萬人次。隨著高鐵開通,神農架冰雪運動迎來發展大提速時代。
“一個游客平均在滑雪場消費約500元,可以帶動在神農架的消費約800元-1000元。”神農架林區文旅局局長張守東在接受支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滑雪經濟的帶動下,神農架的冰雪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消費場景更加多元。
中和國際滑雪場距離神農頂、大九湖景區比較近,為了豐富雪場業態,提升游客體驗,2023年冬季,中和國際滑雪場對雪場大廳和配套服務進行全面優化,并推出了“炫彩夜滑,浪漫打卡”主題產品。夜幕降臨,燈光點亮,白雪皚皚的雪道與五彩斑斕的燈光交相輝映,將雪場映襯得格外夢幻。
王軒(化名)來自廣東,目前是南京傳媒學院的一名學生,趁著放寒假,和女朋友來神農架滑雪,“夜場更有氛圍感,也更浪漫,以前在廣州融創的室內滑雪場玩過,但這次體驗之后,感覺還是室外滑雪更舒服。”王軒說。
“夜滑服務滿足了游客在神農架的夜間消費形態,也為滑雪場貢獻了400萬元的營收。現在高峰時期一晚上要接待800多名游客。”神農架中和國際滑雪場總經理高曉松對支點記者表示。
神農架的旅游旺季通常在5-10月。過去,從10月開始,神農架就進入“休眠期”,當地人開始“貓冬”,等待來年旅游旺季的到來。如今,隨著冬季來滑雪的人數不斷增加,“貓冬”變“忙冬”,為當地帶來了新的商機,滑雪服租賃、餐飲、住宿等行業日漸興盛。
木魚鎮是神農架的重要游客集散地。“滑雪場開了之后,木魚鎮上的滑雪租賃商鋪越開越多,現在已經有上百家。”韓先兵介紹,街道兩旁出租滑雪服的商鋪一家挨著一家,櫥窗里掛著五顏六色的滑雪服、頭盔、眼鏡等裝備。
郭玉蘭夫婦在木魚鎮經營一家名為“福香閣”的餐廳,提供地道的神農架農家私房菜。2010年,隨著神農架旅游熱度的持續升溫,郭玉蘭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商機,與丈夫在家中開設了小餐館。
“得益于食客們的口口相傳,眾多游客慕名而來,餐館的生意迅速興旺起來。” 她回憶,“以往冬季,餐館幾乎門可羅雀,‘十一黃金周’過后,我們就開始休假。近年來神農架滑雪場的興起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滑雪愛好者,我們的餐館冬天也很忙。年營業收入從剛成立的幾十萬元,增長到目前約300萬元。”
和郭玉蘭一樣,阿蓮也是土生土長的神農架人。18歲畢業后,阿蓮開始在神農架做旅行社生意。2019年,阿蓮和朋友合伙在木魚鎮投資3000萬元,開始做民宿生意。
“冬天來神農架的游客大多是南方人,受不了天氣寒冷,大部分神農架的酒店都是提供空調,但是體驗感不好。”阿蓮對記者說,為了給顧客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服務,阿蓮嘗試突破,“做木魚鎮第一家有地暖的民宿”。
“許多客人在入住后紛紛表示,相較于傳統空調,地暖帶來的溫暖更為自然舒適。”阿蓮說,正是通過這些細微之處的改進,把神農架的旅游品質提升起來。在她的帶動下,木魚鎮已經有十幾家民宿開始提供地暖服務。
張守東指出,隨著游客增多,個性化需求越來越明顯。為此,神農架還推出了冰雪+養生、冰雪+民俗、冰雪+賽事等新興旅游產品,冰雪游已成為神農架的新名片。
去年底,位于木魚鎮的雨露康養酒店對外營業,該酒店由神農架林區中醫醫院與當地一家民營企業共同打造,為游客提供藥膳加理療的康養服務。
雨露康養酒店營銷負責人江海波對記者介紹,神農架林區擁有豐富優質的中藥材資源,可以將這一資源與冰雪運動結合,為游客提供美味、養生的餐飲選擇。
“例如,我們推出的一款藥膳雞湯,選用當地特有的五黑雞,添加多種中藥材熬制而成,適合滑雪后的游客食用,既能補充體力,又能調養身心。”江海波介紹道。不僅如此,該康養酒店還提供住宿,并引入針灸、拔罐等傳統中醫理療服務。
張守東介紹,目前神農架冰雪運動帶動的年綜合收入約2億元,2030年的目標是達到10億元。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神農架的冰雪產業還需補足短板。
目前,湖北省內已有27家滑雪場(室外)投入運營。然而,這一領域面臨著較為顯著的同質化問題。神農架滑雪場因地理位置相對偏遠而面臨挑戰。隨著其他滑雪場陸續開放,神農架冰雪產業遭遇了客源分流現象。
對此,神農架滑雪場持續提檔升級。今年雪季結束后,神農架國際滑雪場將投入4億元,擴大雪場規模,并進行全新改造。“雪道太短,游客滑得不過癮,要拉長雪道;改進設施,引入高速纜車,提升周轉效率;對雪具大廳進行全面翻新;建設高端酒店,滿足消費者需求。”王波表示。
在韓先兵看來,神農架目前缺乏一家高標準的滑雪場,可以承辦國家賽事、滿足運動員訓練,以及吸引有一定基礎的滑雪愛好者長期留下來。“我們的雪道只有700米,上去10分鐘,下來30秒,影響滑雪者的體驗,和北方滑雪場動輒兩公里的雪道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韓先兵說。
雪場建設跟不上,導致神農架部分滑雪愛好者逐步流失,他們選擇去新疆、張家口或者東北的滑雪場,那里的雪場規模大、雪道長,達到了承辦國際、國內賽事的水平,可以滿足更高的滑雪需求。
對神農架而言,當務之急,是打造一家高標準、具備行業引領性的滑雪場,既能支撐當地冰雪運動的品牌,又能吸引滑雪愛好者留下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中國旅游研究院武漢分院副院長舒伯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神農架在發展冰雪經濟方面,除了滑雪場建設外,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塑造綜合性的滑雪目的地。從餐飲、娛樂、購物、文化等多個維度,都要進行全面的規劃與布局,進而營造濃郁的冰雪旅游氛圍。
“冰雪活動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有人氣、有煙火氣,這樣才能激發游客的消費熱情,讓冰雪經濟真正‘熱’起來,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舒伯陽強調。
當前,神農架正以游客為導向,通過完善配套設施、建立服務體系,營造一流的旅游環境,推動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神農架林區黨委副書記、區長周軍對記者表示,神農架林區要以雪為媒,統籌推進中高端旅游產品和服務規范化、特色化發展,努力讓神農架成為八方來客“常來常往、常來常想、常來常新”的打卡勝地、南國雪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