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為了解成都平原5種主流蔬菜(油麥菜、生菜、小白菜、蘿卜和萵筍)對土壤鎘(Cd)富集能力的種間差異,評價土壤Cd污染的富集風險及潛在食品安全隱患,建立成都平原主流蔬菜產地的土壤Cd安全閾值,通過盆栽模擬試驗對比5種蔬菜在5個Cd污染水平(0.13、0.20、0.32、0.73及1.02 mg·kg-1)下對土壤Cd的富集與轉運能力,揭示其潛在的健康風險,闡明土壤Cd安全閾值。在試驗濃度(0.13~1.02 mg·kg-1)范圍內,5種蔬菜在不同污染濃度下對Cd的富集量及富集系數存在顯著差異,其中萵筍最高,油麥菜最低;生菜、蘿卜、小白菜3種蔬菜的富集系數的波動性和變異性大。低污染水平(0.13、0.20、0.32 mg·kg-1)下,5種蔬菜對成人未構成健康風險,而萵筍在0.32 mg·kg-1水平下對兒童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就成都平原而言,油麥菜、生菜、小白菜、蘿卜的土壤Cd安全閾值為0.32 mg·kg-1,萵筍的土壤Cd安全閾值為0.20 mg·kg-1。不同土壤Cd污染水平下,蔬菜中Cd含量和富集系數具有種間差異,種植時應參考健康風險評價和安全閾值,保障蔬菜安全生產,加快綠色農業發展進程。
關鍵詞: 蔬菜;土壤;鎘;富集差異;安全閾值;風險評價
中圖分類號:S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871(2025)02-157-07
Study of safety limits and differential enrichment of cadmium in five vegetable-soil systems
SUN Xin1, GAO Yang1, ZHOU Yuxiao1, 2, SUN Jintao1, 2, PAN Shengwang1, 2
(1.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Sichuan,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Low-cost Rural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Dazhou 635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 To probe the inter-species differences in soil cadmium(Cd)bio-accumulation capacity of five mainstream vegetables(Romaine lettuce, Cos lettuce, pakchoi, oleander, and lettuce)in Chengdu plain, an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bio-accumulation and potential food safety hazards of Cd contamination in soils, a safety threshold value of soil C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ainstream vegetable production areas in Chengdu plain, and their ability for accumulating and transporting for soil Cd at five Cd contamination levels(0.13, 0.20, 0.32, 0.73, and 1.02 mg·kg-1)were compared in a potted plant experiment. In the range of test concentrations (0.13-1.02 mg·kg-1), the enrichment amount and enrichment coefficient of Cd for these five vegetables at different pollution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lettuce being the highest and Romaine lettuce being the lowest.Fluctuation and variability of enrichment coefficients for three vegetables: Cos lettuce, pakchoi and oleander. The bio-accumulation ability and bio-accumulation coefficient of lettuce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low contamination levels(0.13, 0.20, 0.32 mg·kg-1), the five vegetables did not pose a health risk to adults, while lettuce posed a potential health risk to children at the 0.32 mg·kg-1 level. For the Chengdu plain, the soil Cd safety thresholds for Romaine lettuce, Cos lettuce, pakchoi, and oleander were 0.32 mg·kg-1, and those for lettuce were 0.20 mg·kg-1. Under various Cd pollution levels of soil, plants cadmium levels and bio-accumulation coefficients vary inter-specifically. Safety limits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s should be referred to guarantee safe vegetable production and hasten the growth of green agriculture.
Key words: Vegetables; Soil; Cd; Bio-accumulation differences; Safety threshold; Risk evaluation
鎘(Cd)是土壤重金屬污染中的主要元素,我國生態環境部和自然資源部于2014年4月聯合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Cd位居首位,點位超標率達7.0%[1]。土壤中的Cd在植物體內累積會干擾植株生長代謝,一定程度上影響作物的品質和產量[2]。當作物被人類食用后,作物富集的Cd進入人體的腎臟和肝臟,進而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出血性腸胃炎、肝腎壞死、癌癥,甚至骨痛病[3-4],嚴重危及人體健康及食品安全。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土壤Cd經根系吸收轉運到蔬菜食用部分,經食物鏈傳播進入人體[5]。不同的蔬菜種類對同一種重金屬的富集能力差異較大[6]。馮艷紅等[7]的野外調查表明,蔬菜對Cd的富集能力大小依次為葉菜類gt;莖菜類gt;根菜類gt;果菜類。Zhang等[8]研究表明,山東省市售蔬菜中Cd含量表現為根莖類gt;葉菜類gt;瓜果類。倪中應等[9]在不同Cd污染濃度條件下通過盆栽試驗,探討出茄果類gt;葉菜類(除菠菜外)gt;根莖類的吸附規律。為更好地保障作物安全生產,近年來,很多學者針對不同作物種植系統推導出相應的土壤重金屬安全閾值和風險評價指標。范瓊等[10]通過盆栽試驗,建立可食用部位與土壤Cd總量的模型,推導出樹仔菜產地土壤的Cd安全閾值。Zhang等[11]首次系統評估了中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屬(Cd、Cr、Pb、Hg和As)污染的潛在風險。韓瑜等[12]研究表明,廣州郊區作物Cd富集能力表現為稻根gt;稻稈gt;葉菜gt;稻米,兒童食用葉菜攝入Cd的危害系數大于1,可能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因此,研究不同蔬菜間Cd的富集差異,建立蔬菜產地土壤的Cd安全閾值、制定蔬菜中Cd的健康風險評價體系,是蔬菜安全生產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鑒于此,筆者通過模擬土壤Cd污染,探索成都平原5種主流蔬菜(生菜、油麥菜、小白菜、蘿卜、萵筍)對Cd的富集遷移規律,厘清不同蔬菜種類對Cd的富集差異;評估這5種主流蔬菜的暴露水平及膳食Cd暴露導致的人群健康潛在的危害風險,為我國飲食健康風險評價提供基礎數據。在此基礎上,根據GB 2762-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蔬菜Cd含量限值[12],綜合健康風險評價,明確成都平原5種主流蔬菜安全生產的土壤Cd閾值,為其安全生產及農田土壤Cd環境質量標準的細化提供依據,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綠色農業發展體系。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土壤:盆栽試驗用土采自成都大學試驗基地的中性紫色土(5~20 cm),土壤經風干、搗碎后,去除植物殘體、石塊及其他雜質,過4 mm篩后儲存備用。供試作物:生菜、油麥菜、小白菜、蘿卜、萵筍。其中所用的生菜種子由四川省良明農業有限公司提供,品種為意大利耐抽薹生菜,是一種耐熱耐寒耐抽薹的生菜品系,可全年種植;油麥菜種子來源于重慶市渝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品種為四季無斑油麥菜,該品種葉片呈長披針形,先端尖,淺綠色,葉片較直立,適合四季栽培;小白菜種子由四川省良明農業有限公司提供,品種為黃秧小白菜,其特點為嫩黃綠色的葉片,植株生長迅速,品質細嫩,口感好;蘿卜種子來自重慶渝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品種為四季滿身紅蘿卜,該品種呈綠色枇杷葉形,葉柄和葉肋紅色,肉質根短柱形,表皮深紅色,肉白色,口感細嫩,味甜水多;萵筍苗購于當地菜農培育的15 d苗齡、大小均勻、無損傷的幼苗,該品種青皮綠肉,味清香,耐熱耐寒。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 試驗地點為成都大學智能溫室,試驗周期90 d(2023年4-6月)。試驗盆栽用盆為內徑20 cm、高16 cm的PVC花盆。待試土壤理化性質:pH 7.2,有機質含量(w,后同)為24.8 mg·kg-1,速效N、P、K含量分別為31.82、24.54、94.61 mg·kg-1,重金屬Cd含量為0.01 mg·kg-1,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EC值)為20.43 cmol·kg-1。
參照成都平原土壤Cd背景值、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評價標準[13]、土壤限制值[14]和農用地風險篩選值[15],在0.3~2.1 mg·kg-1范圍內設置5個土壤Cd污染水平,計算配制相應濃度所需的CdCl2溶液。以噴霧方式將CdCl2溶液均勻噴灑至土壤中,攪拌均勻后用帶有細孔的保鮮膜蓋住土堆,室溫下老化30 d,其間每天補充等質量水分,并對土堆進行均勻攪拌,老化平衡后取少量樣品測定,得到最終土壤Cd濃度為(w,后同) C1(0.13 mg·kg-1)、C2(0.20 mg·kg-1)、C3 (0.32 mg·kg-1)、C4 (0.73 mg·kg-1)、C5(1.02 mg·kg-1)。老化平衡后每盆施用3.2 g復合肥,與土壤充分混勻,澆水平衡一周后備用。分別選取籽粒飽滿、大小一致的蔬菜種子,H2O2沖洗干凈后,在編號的培養皿中鋪上2層濾紙,均勻放置50粒蔬菜種子,噴水保濕3 d,種子發芽備用。稱取4 kg土樣裝入盆中,標記相應的濃度、分組,選擇大小均勻、健壯的蔬菜幼苗移栽,每個污染水平各5盆,每盆3株。種植3個月后收獲,分別采集土壤、蔬菜樣品,其中土壤樣品經自然風干、磨細、過100目篩后保存待測;蔬菜樣品用清水洗去異物和泥土后,自然晾干,取可食部分約500 g磨碎混勻或勻漿,保存待測。
1.2.2 測定項目及方法 用0.01 mol·L-1CaCl2水溶液浸提,采用pH計測定土壤pH;采用高溫外熱重鉻酸鉀氧化-容量法測定土壤有機質含量[16];采用微波消解法測定土壤全Cd含量[17]、采用ICP-MS法測定蔬菜可食部分Cd含量[18]。
1.3 數據處理與分析
1.3.1 數據分析 采用Excel 2010處理數據,采用SPSS 17.0進行相關性分析和差異顯著性分析;采用Origin 2022對富集能力和健康風險評價繪圖。
1.3.2 富集系數 生物富集系數(bioaccumulation factor,BAF)是蔬菜可食用部位重金屬含量和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的比值,反映重金屬從土壤向蔬菜轉移的有效系數,可以用來評價蔬菜從土壤中吸收重金屬的能力[19]。
1.3.3 健康風險評價 筆者采用人體健康風險評價是根據US EPA,結合得出的試驗數據計算蔬菜中Cd的危害商(hazard quotients,HQ),用于全面評價目標元素對人體的健康風險[20],綜合當地居民對Cd的日攝入量,分別計算ADI和RfD來進行慢性膳食攝入風險評估和急性膳食攝入風險評估[21-22]。
[HQ=[ADIRfD]×1000;] " " " " " " " " " " " " " " " " " " " " (1)
[ADI=[WCd×IR×EF×FI×EDBW×AT]×1000。] " " " " " " " "(2)
式(1)、式(2)中,HQ為多種目標元素復合污染的危害指數,其中,HQlt;1,沒有明顯的健康風險;HQ≥1,存在潛在健康風險。ADI為目標元素經果蔬攝入的平均日攝取量(mg·kg-1·d-1);WCd為蔬菜中被監測元素Cd質量分數(mg·kg-1);RfD為被監測目標元素Cd平均每日攝入參考劑量(μg·kg-1·d-1);EF為暴露頻率(d·a-1);FI為攝入分數,表明食用研究蔬菜占食用蔬菜總量的比值,本研究默認該值為1,即食用蔬菜全部為試驗蔬菜;ED為持續暴露時間(a);IR為平均每日蔬菜攝入量(kg·d-1);BW為平均體重(kg);AT為平均暴露時間(d)。兒童、成人對污染物攝入的風險系數相關參數見表1。
1.3.4 安全閾值計算方法 用不同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屬含量y(mg·kg-1)與土壤重金屬含量x(mg·kg-1)擬合線性方程計算安全閾值。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16]中對葉菜的限量指標(0.2 mg·kg-1)和根莖類菜的限量指標(0.1 mg·kg-1)分別代入相應的擬合方程,計算得到安全閾值x。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土壤Cd污染水平下蔬菜鎘含量的種間差異
不同土壤Cd污染水平下,不同蔬菜的Cd含量如圖1所示。整體上看,同種蔬菜中Cd的積累量會隨著土壤中Cd污染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油麥菜、生菜、小白菜、蘿卜、萵筍中Cd含量的變化范圍分別為0.018~0.222、0.029~0.318、0.022~0.467、0.030~0.365和0.050~0.606 mg·kg-1。同等污染水平下,萵筍中Cd的積累量高于其他4種蔬菜。土壤Cd在C1~C4污染水平范圍內,生菜Cd的富集量均高于油麥菜、小白菜。葉菜類蔬菜的Cd含量限值為0.2 mg·kg-1,根莖類蔬菜為0.1 mg·kg-1,油麥菜和小白菜在C1~C4污染水平下的Cd富集量均未超標,符合國家食品安全限定標準;生菜和蘿卜在C1~C3污染水平下的Cd富集量未超標,而萵筍只在C1~C2污染水平下的Cd富集量未超標。
2.2 不同土壤Cd污染水平下蔬菜鎘富集遷移的種間差異
通過對比成都平原地這5種主流蔬菜對土壤Cd的富集能力(圖2)可以看出,蔬菜—土壤系統對Cd的富集在不同蔬菜間具有差異性,同種蔬菜在不同土壤Cd污染水平下也有較大差異。同一土壤Cd污染水平下,不同蔬菜種類的富集系數存在差異。整體上看,油麥菜的富集系數低于其他4種蔬菜;生菜、小白菜和蘿卜的富集系數相差不大且在C1~C5水平下無明顯變化規律;萵筍的富集系數高于其他4種蔬菜。在5個土壤Cd污染水平下,同一蔬菜種類的富集系數具有波動性(油麥菜0.13~0.23,生菜0.30~0.43,小白菜0.19~0.32,蘿卜0.22~0.36,萵筍0.37~0.61)。油麥菜的富集系數在C1~C5水平下變化最小,變異性較?。簧?、小白菜和蘿卜的富集系數波動較大,變異性較大;萵筍在C1~C5水平下的富集系數均明顯高于其他4種蔬菜,且變異較大。
2.3 不同土壤Cd污染水平下的蔬菜攝入風險評價
土壤中Cd元素可通過蔬菜根系吸收進入可食部位,若蔬菜可食用部分Cd積累量過高,則可能對食用者的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依據前文評價方法,分別對成人、兒童食用不同土壤Cd污染水平下種植5種蔬菜后產生的危害商(HQ)值進行分析,結果如圖3、圖4所示。在攝入相同劑量蔬菜時,不同土壤Cd污染水平、不同種類蔬菜對不同年齡段攝入人群所產生的危害商不同。相同土壤Cd污染水平下種植的5種蔬菜,同一污染水平下,萵筍的HQ均比其他4種蔬菜高,但其他蔬菜的排名具有波動性,在C5污染水平下排序為:萵筍gt; 小白菜gt;蘿卜gt;生菜gt;油麥菜。同種土壤Cd污染水平下種植的5種蔬菜對兒童所產生的HQ均高于成人。
由圖3可知,成人攝入土壤Cd污染的蔬菜危害商中,油麥菜在5個土壤Cd污染水平下,HQlt;1,對成人無任何潛在危害,可放心食用;小白菜在C1~C4污染水平下,HQlt;1,可放心食用。生菜、蘿卜和萵筍在C1~C3污染水平下,HQlt;1,可放心食用;在C4、C5污染水平下,HQgt;1,對成人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
由圖4可知,在兒童攝入不同土壤Cd污染水平的蔬菜危害商中,生菜、油麥菜、小白菜和蘿卜在C1~C3污染水平下,HQlt;1,對兒童無任何潛在危害,可放心食用;在C4、C5污染水平下,這5種蔬菜的HQgt;1,對兒童都存在較高的潛在健康風險。
2.4 蔬菜—土壤Cd安全閾值
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蔬菜Cd含量與不同污染水平土壤中Cd的含量相關,因此對這5種蔬菜Cd含量采用回歸分析方法,建立與其土壤Cd總量之間的線性回歸模型,確定擬合優度最優方程,得出成都平原5種蔬菜的安全閾值(表2)。由表2可以看出,在葉類蔬菜中,油麥菜、生菜、小白菜的土壤Cd總量安全閾值分別為0.928 3、0.676 5、0.584 6 mg·kg-1,此閾值是基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16]中葉類蔬菜Cd含量限值(0.2 mg·kg-1)。蘿卜和萵筍屬于根莖類蔬菜,根莖和葉均可食用,根莖類蔬菜Cd含量限值為0.1 mg·kg-1,但蘿卜相較于萵筍,其同一污染水平下的Cd含量、生物富集系數和潛在健康風險評價分數比較低。因此,蘿卜的土壤Cd總量安全閾值較高,為0.349 8 mg·kg-1,而萵筍的土壤Cd總量安全閾值為0.202 0 mg·kg-1。
3 討論與結論
3.1 不同種類蔬菜富集系數差異
本研究結果表明,5種蔬菜在同一污染水平下,富集的Cd含量有明顯差異,說明蔬菜重金屬富集系數具有物種特異性[26]??傮w來看,油麥菜的富集系數最低,且變異系數較小,屬于穩定的低富集蔬菜種類;萵筍的富集系數最高,在5個土壤Cd污染水平下都明顯高于其他4種蔬菜,屬于穩定的高富集蔬菜種類;生菜、小白菜和蘿卜這3種蔬菜的富集系數變異性較強,在不同污染水平下,富集系數在一個區間內波動,屬于較不穩定的中富集蔬菜種類。相關研究表明,不同種類蔬菜對重金屬Cd的富集差異與蔬菜種類間的生物機制、蔬菜自身生理及遺傳特性有關[27-29]。趙小蓉等[6]在成都平原通過田間試驗研究發現,對Cd的富集能力表現為萵筍gt;蘿卜,與本研究的結論基本一致,說明萵筍和蘿卜的富集能力在年限間無差異。崔冬霞等[30]研究表明,Cd的富集能力表現為萵筍葉片部位gt;萵筍莖部位gt;蘿卜,與趙小蓉等[6]的研究結論相同。弭寶彬等[31]通過池栽試驗表明,蔬菜對重金屬Cd的累積表現為萵筍gt;十字花科類(小白菜、蘿卜),與本試驗的研究結果一致??傮w來看,萵筍在所有污染水平下對重金屬Cd的富集量高于生菜、小白菜、蘿卜和油麥菜,其富集能力高于其他蔬菜,打破了一些研究中葉菜類蔬菜對重金屬富集能力較強,而根莖類蔬菜對重金屬富集能力相對較弱這一趨勢的籠統概括[8-9],應強調具體的蔬菜種類和富集的重金屬元素。
3.2 不同種類蔬菜攝入健康風險評價
Cd元素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安全的重金屬,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造成諸多健康風險,因此一直是研究者們重點關注的健康風險評價對象。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土壤Cd污染低水平下(0.13、0.20、0.32 mg·kg-1),5種蔬菜對成人未構成任何健康風險,而萵筍在0.32 mg·kg-1水平下對兒童有健康風險。趙穎等[32]研究表明,山西太原小店污灌區食用根莖類蔬菜對成人具有潛在的健康風險。萬家悅等[33]利用盆栽試驗研究了四類蔬菜(86個品種)的可食部位,結果表明,葉菜類和根莖類蔬菜的健康風險較大,茄果類其次,豆莢類健康風險處于安全水平。李洋等[34]以滇東土壤—蔬菜系統為研究對象,表明3類蔬菜的健康風險大小為葉菜類gt;根莖類gt;茄果(辣椒)類,研究區蔬菜中Cd對成人和兒童均不存在健康風險,但兒童的Cd暴露風險高于成人。以上研究均表明,葉菜類和根莖類蔬菜容易富集土壤中的Cd,人體食用健康風險比其他種類蔬菜大,在一定土壤Cd濃度下對人體造成潛在健康風險,且兒童比成人的暴露風險高。
3.3 不同種類蔬菜—土壤安全閾值差異
研究表明,不同蔬菜在不同地區的蔬菜-土壤安全閾值具有顯著差異。趙勇等[35]以溫室盆栽方法模擬得出,河南鄭州5種蔬菜土壤Cd閾限值為:油麥菜0.319 9 mg·kg-1,荊芥0.333 5 mg·kg-1,蕹菜0.195 2 mg·kg-1,生菜0.155 4 mg·kg-1,莧菜0.269 0 mg·kg-1。孟媛等[27]研究表明,西安地區菠菜、油菜、生菜、油麥菜、莧菜、空心菜(雍菜)和茼蒿土壤Cd安全臨界值分別為0.33、0.38、0.46、1.15、0.59~1.79、1.49~8.16和8.98~17.11 mg·kg-1。文典等[36]通過采集珠三角地區蔬菜產地各重金屬濃度的土壤進行盆栽試驗,依據食品衛生標準的限量值進行方程擬合,得出適合小白菜種植土壤的重金屬Cd安全限量值為1.74 mg·kg-1。上述研究與本試驗中的蔬菜—土壤Cd閾值存在差異,可能與土壤理化性質和氣候地理差異有關。蔬菜—土壤安全閾值與土壤理化性質、自然氣候條件以及蔬菜的具體種類有較大關系,本研究中,根據回歸方程推導的擬合最優方程,再加以健康風險評價綜合考量,成都平原地區的萵筍土壤Cd閾值(0.20 mg·kg-1)要低于現有的國標限量值(0.3~0.6 mg·kg-1),而油麥菜、生菜、小白菜、蘿卜的土壤Cd閾值(0.32 mg·kg-1)相較于擬合方程偏低,原因是回歸模型僅考慮蔬菜中Cd含量是否超標,未加入相應的成人和兒童健康風險評價值。
綜上所述,同等土壤Cd污染水平下,萵筍的Cd富集能力高于其他4種蔬菜(油麥菜、生菜、小白菜、蘿卜),其種植條件要求更加嚴格,因此在成都平原地區土壤Cd污染水平較高的田塊,應當慎種或不種萵筍,推薦種植Cd富集能力弱并且變異性穩定的油麥菜,在種植過程中還需要嚴格控制其他農業產物(化肥、農藥)帶來的重金屬Cd污染,保證綠色農業的安全無污染性質。根據健康風險評價,在土壤Cd污染低水平下(0.13、0.20、0.32 mg·kg-1),5種蔬菜對成人未構成任何健康風險,而萵筍在0.32 mg·kg-1水平下對兒童存在健康風險,建議成都平原地區居民在食用蔬菜時,盡量選擇健康風險小的油麥菜、生菜、小白菜和蘿卜,尤其要關注兒童對萵筍的攝入量。
參考文獻
[1] 劉希元,吳春燕,張廣臣,等.蔬菜重金屬污染與防治研究綜述[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5):10-12.
[2] SHEKARI L,AROIEE H,MIRSJEKARI A,et al.Protective role of selenium on cucumber(Cucumis sativus L.)exposed to cadmium and lead stress during reproductive stage role of selenium on heavy metals stress[J].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2019,42(5):529-542.
[3] KJELLSTROM T,NORDBERG G F.A kinetic model of cadmium metabolism in the human being[J].Environmental Research,1978,16(1/3):248-269.
[4] 王明強.重金屬污染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及其對策[J].中國調味品,2009,34(11):32-34.
[5] 周旭,周安琪,曹紅斌,等.基于健康風險評價的白菜種植土壤中重金屬的安全限量研究[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20,39(6):1213-1220.
[6] 趙小蓉,楊謝,陳光輝,等.成都平原區不同蔬菜品種對重金屬富集能力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0,23(4):1142-1146.
[7] 馮艷紅,王國慶,張亞,等.土壤-蔬菜系統中鎘的生物富集效應及土壤閾值研究[J].地球與環境,2019,47(5):653-661.
[8] ZHANG T N,ZHANG Y,LI W,et al.Occurrence and dietary exposure of heavy metals in marketed vegetables and fruits of Shandong province,China[J],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21,9(9):5166-5173.
[9] 倪中應,蘇瑤,汪亞萍,等.不同類型蔬菜重金屬鎘低積累品種篩選[J].浙江農業科學,2022,63(11):2486-2490.
[10] 范瓊,馮劍,鄒冬梅,等.重金屬Cd在樹仔菜-土壤系統中的富集遷移及安全閾值研究[J].中國瓜菜,2022,35(11):86-92.
[11] ZHENG S N,WANG Q,YUAN Y Z,WEIMIN S,et al.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and food crop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of China[J],Food Chemistry,2020,316:126213.
[12] 韓瑜,常春英,張曉露,等.廣州郊區土壤-作物鎘富集及其健康風險評價[J].環境科學與技術,2023,46(7):228-236.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評價標準:HJ/T 332-200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14] 國家環境保護局,國家技術監督局.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
[15] 佚名.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節選)[J].腐植酸,2018(4):58-61.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2.
[17] 聶民娜,張維,劉旭陽,等.微波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農村土壤中鉛、鎘、鉻的方法[J].醫學動物防制,2022,38(1):100-102.
[18] 朱影,黃茜,黃宗騫,等.ICP-MS測定食品生物成分標準物質中的鉛、鎘、鉻、砷[J].糧食與食品工業,2019,26(2):61-64.
[19] 賈亞琪,劉文政,秦俊虎,等.汞礦區土壤和農產品重金屬污染狀況及風險評估[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21(3):43-50.
[20] 張景茹,周永章,葉脈,等.土壤-蔬菜中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性及遷移系數[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7,40(12):256-266.
[21] 潘聲旺,宋一鳴,孫晉濤,等.攀西采礦區杧果中幾種典型元素積累特征與健康風險評估[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45(4):937-948.
[22] 周墨,梅麗輝,劉冰權,等.贛西地區土壤-水稻系統中重金屬Cd元素地球化學特征與健康風險評價[J/OL].中國地質,1-14[2023-12-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167.P.20231009.1342.006.html.
[23] ALI U,ZHONG M,SHAR T,et al.The influence of pH on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seedlings of rice (Oryza sativa L.)[J].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20,39(2):930-940.
[24] 韓晉仙,李二玲.山西壽陽縣玉米籽粒重金屬含量及健康風險評價[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22,36(5):160-165.
[25]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報告工作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R].北京:中國營養學會,2021.
[26] US EPA.Exposure factors handbook[M].Washington D C:OS EPA,1997.
[27] 孟媛,張亮,王林權,等.復合污染土壤上幾種葉類蔬菜對Cd和As的富集效應[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9,25(6):972-981.
[28] 劉霞,劉樹慶,唐兆宏.河北主要土壤中Cd、Pb形態與油菜有效性的關系[J].生態學報,2002,22(10):1688-1694.
[29] 陳志良,黃玲,周存宇,等.廣州市蔬菜中重金屬污染特征研究與評價[J].環境科學,2017,38(1):389-398.
[30] 崔冬霞,劉應平,曾宜君,等.蔬菜中Cd的積累與土壤環境的相關性分析[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4(6):133-137.
[31] 弭寶彬,汪端華,張竹青,等.不同土壤鎘濃度下蔬菜安全性評價[J].湖南農業科學,2019(2):49-53.
[32] 趙穎,王飛,喬鵬明.污灌區農田土壤-作物體系重金屬復合污染及健康風險評價[J].江蘇農業科學,2020,48(23):270-274.
[33] 萬家悅,彭位華,賀希格都楞,等.鎘在典型蔬菜可食部位富集特征及其健康風險評價[J].中國計量大學學報,2019,30(2):255-264.
[34] 李洋,張乃明,魏復盛.滇東鎘高背景區菜地土壤健康風險評價與基準[J].中國環境科學,2020,40(10):4522-4530.
[35] 趙勇,李紅娟,孫治強.土壤、蔬菜Cd污染相關性分析與土壤污染閾限值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6,22(7):149-153.
[36] 文典,胡霓紅,趙凱,等.小白菜對土壤中5種重金屬的富集特征及土壤安全臨界值的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2012,33(11):1942-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