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松樹是松科松屬植物,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知的松樹有八十余種,主要分為馬尾松、油松、白皮松、紅松以及黑松等。松樹用途廣泛,枕木、礦柱均可用松木制作,部分松樹可用于綠化,種子可供食用,且松樹屬于常綠樹種,經濟和生態價值突出。我國各地均廣泛培植松樹,包括陜西省在內,考慮到松樹可能受到各類病蟲害的侵襲破壞,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十分必要。
關鍵詞:松樹病蟲害;多種防治技術;應用方法
引言
松樹種類相對較多,國內常用的造林樹種多馬尾松、油松、云杉等,在建筑和化工行業有廣泛的應用。從實際應用角度來看,松樹的松脂、徑材等皆是工業領域經常使用的核心原材料。因此,基于松樹種植特征的明確,制定并落實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是促進當下松樹人工林建設的重要基礎。
1松樹種植的主要特征
1.1松樹種植中對土壤的要求
松樹本身有著對環境的較強適應性,且對土壤的實際生長要求相對較低,但若能夠為松樹提供含有豐富營養元素且水分較為充足的條件,可起到促進松樹健康生長的重要作用。偏酸性的土壤適合多數松樹的土壤環境條件,但也有部分松樹對堿性土壤較為適合。為此,在實際進行松樹種植工作的過程中,種植人員需要基于對松樹類型的分析用以確定所選擇土壤的特點,確保樹木可獲得有利的土壤條件支持。
1.2松樹生長特性
喜陽是松樹的主要生長特性,再加上其生長后所表現出的外表狀態相對較為稀疏,使得其枝干高度相較其他樹木要更高,容易在生長期間展現出先鋒樹種的優勢。同時,此類樹木受到外界不確定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樣較大,自身的生長特點導致所處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往往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為維持樹木的健康生長狀態,全面利用其生長優勢,需強調將其耐陰性予以進一步提高的重要意義。在實際的生長過程中,松樹對水分的需求量要相對較少。因此。若所處種植環境較為干旱,長期處于缺水的狀態并不會對松樹的生長情況造成相對較大的影響。再加上松樹本身具有生長出的葉片相對較小的特征,研究分析可以發現其角質層相較其他樹種要更為發達,但同時無論是表面積還是體積均相對較小,使得松樹被賦予了極強的耐寒能力與抗旱能力[1]。從這一點來看,松樹對不良環境的生態適應性相對較強,即使是在地形復雜、氣候不佳的環境中也能進行大規模種植,展現了松樹的強大生態和經濟價值優勢。
2松樹常見病害特征
2.1松樹立枯病
松樹立枯病的病菌被稱為立枯絲核菌,立枯病出現在松樹幼苗階段,松樹播種后出現缺苗的情況有可能感染了立枯病,該病病菌使松樹種子和莖葉腐爛。幼苗長出后要經歷一個木質化的過程,木質素在細胞壁沉積幫助樹苗莖部更加強健,不會折斷或倒塌,松樹越長越高大,沒有強健的莖稈不能穩固支撐樹木。松樹樹苗還未形成厚厚的木栓層和角質層,病菌很容易侵入樹苗中,感染立枯病的樹苗最初莖部只出現凹陷,樹苗呈現萎蔫的狀態,病菌不斷長期侵害樹苗莖稈,最終樹苗猝倒死亡。陜西省部分地區雨量充沛,還會出現布局極端暴雨,濕度較大,加速了病菌的傳播速度,對松樹生長危害極大。
2.2松樹根腐病
松樹根腐病危害松樹根部,影響松樹生長,導致松樹抵抗力下降,病蟲害的侵襲使樹木逐漸死亡。根腐病不僅破壞松樹幼苗,也會破壞成年松樹。根腐病發病于地下,剛發病時從松樹外觀來看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病菌長時間侵害后松樹針葉逐漸變黃脫落,新生樹苗會逐漸枯萎死亡。最初,松樹根部長出褐色斑點,斑點顏色逐漸加深呈現水漬狀,樹木根部腐爛壞死,松樹根部無法吸收營養,松樹針葉開始掉落,不易長出新葉,樹皮失水樹干干枯。如果此時是害蟲高發季節,松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死亡,如果松樹沒有發生其他蟲害,在一年內也會逐漸枯萎死亡[2]。
2.3松樹赤枯病
在松樹的常見病害中,赤枯病的危害比較小。在感染赤枯病時,松樹表面會出現斑點,逐漸變成類似枯死的情況。而且這種病癥都是對新葉有影響,如果是在葉子已經成熟之后出現赤枯病,那么已經成熟的葉子就不會被感染。赤枯病是一種病毒感染病害,病毒本身會釋放出很多孢子盤,對周邊造成感染。赤枯病通常是在每年的夏天高溫氣候下出現的比較多。
2.4松樹白粉病
白粉病對多種植物可造成損傷,包括農作物以及樹木在內。松樹白粉病以白粉菌為主要病源,該疾病威脅松樹的新梢、嫩葉,對于花、果成長也有一定的破壞作用。陜西省各地春季、秋季可見松樹白粉病流行,通常染病區域的松樹枝條可出現明顯變化,包括樹葉上卷、節間縮短葉片細長等,大部分病樹枝條處有白色粉末、覆蓋均勻,持續未能得到治療的情況下,白色粉末顏色轉深,呈現黃色、褐色變化,可導致樹枝整體死亡。
2.5松針銹病
馬尾松等松樹一旦受到松針銹病的侵襲影響,則將會對自身產生相對較大的破壞。此類病癥的致病菌多為孢子,可以寄生的形式在樹木的針葉位置進行越冬,到了次年4月左右,這些致病菌的孢子會逐漸成熟,隨后即可在短時間內大量散發孢子。由于多數區域春季大風、雨水的天氣較為常見。因此,孢子可在天氣的助力下進行整個松樹林范圍內的病菌傳播,這也是在夏季經常能夠看到松樹上長出較為顯眼孢子堆的主要原因。夏季的孢子一旦出現,則將會對樹木進行持續的侵染影響,同時可在秋季再次形成大量的孢子堆,預備冬天產出冬孢子。此類病癥對于樹木的最大影響,就是將會使得樹木生長出的針葉在短時間內大量脫落,尤其是在發病嚴重且未能進行及時控制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松樹的針葉全部脫落,直至影響到樹干的健康生長狀態。
3松樹常見蟲害特征
3.1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也稱為松褐天牛,是危害松樹生長的主要害蟲之一,在陜西省也廣泛分布,松墨天牛幼蟲是白色蠕蟲,頭部、前胸輕微褐色,成蟲身體具有黑色光澤,頭部有兩只觸角,身上長滿凸起的刺,背部鞘翅上長有白斑。松墨天牛是松材線蟲病傳播的媒介,松墨天牛在冬季變成蛹的形態越冬,這時松材線蟲的幼蟲覆蓋在松墨天牛的體內和體外,進入氣管系統,當松墨天牛吸取松樹營養時,松材線蟲借助松樹被松墨天牛破壞的傷口入侵松樹,造成嚴重的病蟲害。松墨天牛不僅鉆蛀松樹木質部、韌皮部導致松樹難以輸送貯存營養和水分,也為松材線蟲病的傳播提供媒介,嚴重危害松樹生長[3]。
3.2日本松干蚧
該種害蟲的危害對象主要為黑松馬尾松等,且危害位置以枝干為主。一般來說該種害蟲在北方一年的生產代數在兩代左右,其中1齡與2齡的若蟲主要是對樹木嫩梢的汁液進行吸食,并在枝干位置進行越冬。4—5月份是2齡若蟲出蟄的主要時期,在這一過程中會逐漸沿著樹干的方向向上爬行,而化蛹的時間一般在5月上旬左右,并逐漸過渡到7月的集中產卵時期。若蟲開始孵化的時間點通常在9月份,此時也是松樹受到該種害蟲影響最大的階段。該種害蟲危害后的樹木,通常會在經由連續侵染3年左右有松針失去嫩綠色的表現,且其枝干也將會同時向下進行彎曲,此時枝條也將會同時下垂,直至從枝干到樹干全部干枯死亡。
3.3松毛蟲
松毛蟲是最常見的松樹害蟲之一,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松毛蟲也稱松蠶、毛蟲或火毛蟲,屬于鱗翅目枯葉蛾科松毛蟲屬昆蟲,主要威脅樹葉、嫩枝,導致松樹樹勢衰弱、局部死亡或整株死亡。陜西地區多年來受到松毛蟲害威脅,每年受災林區面積均可達到數十萬畝以上,該害蟲的發生規律較明顯,在純針葉林、松林內往往高發,馬尾松受災尤為嚴重,海拔500m以下的林區發生率更高,少數地區每3—4年暴發一次蟲害,部分地區暴發松毛蟲的周期可達到3年、5年或10年以上。
3.4松梢螟
松梢螟即松梢斑螟,該害蟲屬于鱗翅目螟蛾科松梢螟屬,在陜西地區較為常見,威脅的松樹品種包括五針松、云杉、濕地松、紅松等。松梢螟幼蟲階段可破壞松樹樹干、樹梢,導致側梢叢生,樹冠長勢不佳,呈掃帚狀或不規則生長,影響松樹的觀賞價值,部分松樹遭受大量松梢螟侵襲破壞,樹勢因此衰弱,松子減產10%—60%。部分幼樹遭受松梢螟破壞后存在死亡風險[4]。
4松樹常見病蟲害的多種防治技術
4.1松樹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引用松樹蟲害的天敵解決蟲害問題,例如寄生害蟲的卵,影響害蟲孵化,或捕食害蟲作為食物等,生物防治技術避免使用大量農藥,對生態環境具有保護作用,而且防治效果好。例如針對松墨天牛,在陜西省4月份左右松墨天牛的幼蟲期可以釋放一種名為白僵菌的蟲生真菌,它可以入侵各類昆蟲中繁殖并釋放毒素,導致害蟲中毒死亡。對于松墨天牛的成蟲,可以設置昆蟲誘捕器,在其中放入殺螟硫磷,對松墨天牛一類的鞘翅害蟲十分有效。對于松毛蟲,使用蘇云金桿菌的防治效果最佳,蘇云金桿菌是一種有效的微生物殺蟲劑,其通過釋放毒素使松毛蟲停止進食因饑餓而死亡,還可以引發松毛蟲細胞壁破裂而死亡。除了利用微生物制劑防治蟲害,還可以引入害蟲天敵,如赤眼蜂,這是一種寄生性的昆蟲,可以準確找到松毛蟲,將產卵器鉆到松毛蟲體內產卵,如今實驗室已經研發出微小赤眼蜂專門用于防治各種害蟲。蚜繭蜂是蚜蟲的寄生蜂,可以用于防治松大蚜,解決松樹煤污病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松林中釋放啄木鳥防治鉆蛀類的害蟲,啄木鳥可以啄食害蟲的幼蟲和成蟲,對于大面積的松林,使用啄木鳥作為生物防治技術是最有效、最節省成本的方法。
4.2科學造林技術
科學造林技術能夠防患于未然,在購買樹苗時要嚴格檢疫,從源頭防止病蟲害疫區的松木進入林中。當松林中已經出現枯死的松樹或即將死亡的松樹,要及時砍伐,局部感染病蟲害的樹木要及時修剪,集中燒毀,砍伐后的樹樁也要燒毀,控制病蟲害大面積傳染。種植松樹時要調整樹種的結構,避免樹種單一,大面積單一樹種有利于病蟲害傳播,營造兩種以上樹種的樹林,可以在種植松樹的基礎上補種闊葉樹木,如樟樹、桉樹等,或封山育林,減少對其他種類植被的砍伐,創造混交林,提高樹木自我調節生態的能力,針對病蟲害的天敵積極營造適宜它們生活的環境,抵御病蟲害。調整樹木的數量,合理密植,不要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種植大量的松樹,導致松樹光照不足,土壤中的營養和水分難以供應大量樹木的生長所需,使得樹木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較差。選取樹苗時要選擇抗病能力強的樹種,對于外來樹種要謹慎選擇,播種之前要對土壤充分消毒,基肥要確保高溫發酵,殺滅害蟲。
4.3松樹藥物防治方法
藥物防治技術要針對不同病蟲害對癥下藥,松大蚜寄生在松樹針葉中,松針密集難以確保每一個部位都能噴灑藥物。因此,選用灌根類藥物,讓松樹根部吸收藥物傳導到松樹各個部位,做到全面殺蟲,注意選擇藥物時要選擇易降解的農藥,防止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對于病蟲害不嚴重的松樹,在病斑部位噴灑藥劑,涂刷松樹樹枝、樹干,在害蟲蛀的孔洞中注射藥物,阻止害蟲繁殖產卵,常用藥物有甲基布托津和多菌靈等。陜西地區有些樹林海拔高,噴灑藥物要充分稀釋,取用水源不便,可以采用燃放殺菌煙劑的方法代替噴藥法,但使用放煙的防治技術時要考慮到風速和風向的問題,合理調整煙量。在使用藥物防治技術時,工作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例如磷化鋁,用來殺蟲效率很高,而且用量少價格低,得到廣泛應用,采用熏蒸的方法熏死害蟲,但這種藥物遇水或潮解會產生劇毒氣體,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說明使用藥物,做好防護措施。在種植樹木之前,使用藥物噴灑土壤,防止病菌繁殖,將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鋅混合,與土壤拌勻,或使用福爾馬林、波爾多液消毒,可以有效防治立枯病等病害。
4.4松樹物理防治手段
松樹物理防治手段包括捕殺技術和阻隔技術。捕殺技術是利用誘捕器捕捉害蟲,解決病蟲害問題。在誘捕器中加入害蟲喜歡的食物,如糖醋液,白酒等,加入殺蟲藥劑,吸引害蟲到誘捕器內殺死害蟲。對于趨光性害蟲,設置捕蟲燈,捕蟲燈有幾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利用燈光吸引害蟲,燈內有電網殺死害蟲,還有一種是燈光吸引害蟲后,利用電風扇把害蟲吸走,這種方法可以將害蟲作為飼料,培育害蟲的天敵。使用捕蟲燈要避免陰雨天氣,避免電路接觸不良、線路漏電、設備被水浸泡短路等問題繼而引發火災,森林火災破壞性極大,嚴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誘捕器誘殺害蟲方法除了利用毒餌和燈光外,還可以利用色板,一些害蟲對黃色和藍色有很強的趨性,這種方法操作十分簡單,在林中懸掛適量的誘蟲板就可以,不僅能殺死大量害蟲,而且對森林中其他有益的生物沒有危害。阻隔技術是利用紗網、塑料膜、鋪草、挖溝、涂膠等方法阻隔病蟲害侵蝕松樹。例如根腐病通過土壤入侵松樹根部,可以在染病松樹周圍挖溝阻斷病菌傳播。用紙繩在樹干上纏繞,阻止害蟲擴大侵害面積。
4.5松樹病蟲害人工防治策略
松樹人工防治病蟲害的方法是指人工捕捉害蟲,殺死蟲卵。對于蛀孔類的害蟲,可以利用鐵絲等尖銳器物伸入孔洞刺死幼蟲。合理修剪松樹枝葉也有利于防治病蟲害,及時剪去感染病菌的樹枝,防止感染擴散,或剪去過密的樹枝,促進樹木發展更強健,增強抵抗力。
綜上所述,松樹是現階段展開人工林或觀賞林建設期間所經常選擇的樹種。應注意的是,與松樹相關的病蟲害相對較多,為促使松樹可維持健康的生長狀態,相關林場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其種植特征的明確,針對不同類型的病蟲害采取科學合理的防治策略,進而為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春燕,曾慶圣,李亭潞,楊振意,高億波,陳湛昊,趙丹陽,孫思.基于無人機多光譜影像的松材線蟲病早期動態監測[J].林業與環境科學,2022,38(6)∶35-39.
[2]舒敏,張德婧,徐倩然,唐雪海.基于遙感技術的松材線蟲病診斷與監測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22)∶11-14.
[3]李小波.淺談松樹種植特征及病蟲害防治要點[J].種子科技,2022,40(13)∶84-86.
[4]楊國永.松樹栽植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陜西蠶業,2022,56(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