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的異常或抑制,比普通人更容易感染。因此,防止感染成為了血液病患者日常護理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1.勤洗手。手部是病菌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無論是在飯前、如廁后,還是外出歸來后,都應使用肥皂和流水洗凈雙手。特別是在接觸公共物品后,如購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更要注意洗手,避免病菌通過手進入體內。
2.口腔護理。口腔也是血液病患者易受感染的部位。要使用溫鹽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每日刷牙兩次,選擇軟毛牙刷,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牙膏。若口腔內出現潰瘍或不適,應及時就醫。
3.皮膚護理。皮膚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患者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特別是皮膚褶皺處,可使用溫水輕輕清洗,避免過度摩擦和刺激。穿寬松、透氣的衣物,避免皮膚過度潮濕。
避免感染源
1.避免人群聚集。血液病患者免疫力差,特別是感冒、流感等傳染病流行季節,更要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商場、醫院等公共場所。如果不得不外出,可佩戴口罩。
2.避免接觸寵物和昆蟲。許多寵物和昆蟲可能攜帶病原菌或寄生蟲。血液病患者應盡量避免接觸寵物。避免蚊蟲叮咬。
3.食物衛生。要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海鮮及生冷食品。應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并確保食物徹底煮熟,避免食用過期、腐爛的食物。
合理膳食,合理用藥
1.合理飲食。要保持營養均衡,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特別是含有豐富維生素C和鋅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堅果等,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2.合理用藥。血液病患者常常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如化療藥物或免疫抑制劑等,這些藥物雖然能治療疾病,但也可能抑制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風險。因此,患者必須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服藥,避免自行停藥或更改藥物劑量。
密切監測,早發現早治療
1.定期體檢。血液病患者應定期進行血常規、肝腎功能、免疫功能檢查等,及時了解身體的免疫狀況。這些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潛在的感染風險,并采取預防性治療。
2.觀察癥狀變化。一旦出現發熱、寒戰、咳嗽、咳痰、腹瀉等感染跡象,應及時就醫。發熱是最常見的感染表現,尤其是在患者接受化療或免疫抑制治療期間,發熱可能意味著嚴重感染,需迅速就醫處理。
家屬的支持和鼓勵不可少
血液病患者的家屬應時刻關注患者的身體狀況,幫助他們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并提供心理支持。血液病患者長期治療可能會帶來心理壓力,因此,家屬的關心和鼓勵至關重要。